分享

初中物理中考计算题解题技巧方法大全,计算题想得满分读看看!

 平凡苦乐年华 2018-04-16

初中物理计算题解题技巧方法大全

一、几种重要的解题方法

1.分析法:把从所求结论追溯到已知条件的方法称为分析法。用分析法探求解题思路是初中解题中用得较多得的方法,也称为反推法。当遇到一个问题不知如何入手时,可从“结论”出发,一步步往回探索,这样就会摸清路子。分析法解题的程序为:

(1)反复读题找条件:找出题目给出的直接条件、间接条件及隐含条件;

(2)确定对象作简图;

(3)分析过程找规律:在分析过程中,找出解题所需要的物理概念、定律、公式等;

(4)返回列式求答案:按分析过程的顺序,一步步返回结论。

分析法解物理题的好处:目标集中,方向明确,过程严密,由果索因,步步为营,理论根据充分,很容易成功,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实例1】现代家庭装修中有些浴室使用燃气热水器提供热水,小芳家安装了燃气热水器。已知水进入热水器前的温度是10℃,洗澡时热水器输出热水的温度设定为40℃;如果小芳洗一次澡用热水0.05m3,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求:

(1)所用热水的质量为多少?

(2)水从热水器中吸收多少热量?

(3)若天然气完全燃烧释放热量的70%被水吸收,需要消耗多少m3的天然气?(天然气的热值q=4×107J/m3)

答案:(1)m=50kg(2)Q吸=6.3×106J(3)Q放=9×106J v=0.225 m3

2.假设法:在解答某些物理习题时,若能针对问题进行一些合理而又巧妙的假设,就会使问题易于理解,易于分析和求解,收到化难为易的功效。有时对于某些习题的题设条件明显不足,给解题造成困难时,若能假设一些合理的条件,则会使问题迎刃而解。

【实例2】用比热容分别为c1、c2的两种金属制成合金,已知两种金属的质量分别是m1、m2,求这种合金的比热容。

答案:合金的比热容c=(c1m1+c2m2)/(m1+m2)

分析:根据题目提供的条件,无法用比热容的计算公式直接求解,若假设合金吸收热量使其温度升高了Δt,问题就好办了。

解:设合金的温度升高了Δt,则合金吸收的热量为:

Q=c(m1+m2)Δt,

其中两种金属分别吸收的热量为:

Q1=c1 m1Δt, Q2=c2 m2Δt

显然Q=Q1+Q2   将以上三式代入此式得:

c(m1+m2)Δt=c1 m1Δt+c2 m2Δt

解之,得合金的比热容c=(c1m1+c2m2)/(m1+m2)

3.整体思维法:就是把彼此独立而又有一定联系的物体或物理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处理的方法。

【实例3】甲、乙两人从相距100km的A、B两地同时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12km,乙每小时行8km,甲带了一只狗,狗每小时走15km,当狗遇到乙时,立即返回甲处,遇到甲时又立即返回乙处,直到两人相遇,问狗共走了多少路程?

答案:75km

分析:由于从开始到两人相遇,狗一直在走,只要从整体去考虑,把狗行走的总路程当作一个整体,这时我们只须求出狗行走的总时间就行了,而这个时间恰好等于甲、乙二人的“相遇时间”。分析到此代入数据即可求出狗行走的总路程为75km。

解:狗行走的总时间等于甲乙二人相遇时间。由于狗的速度v0=15km/h

相遇时甲乙行走的路程分别为S1、S2 则有

S1+ S2=100S1= v1t S2= v2t

v1t + v2t=100 12t + 8t=100 t=5(h)

由于狗的速度v0=15km/h

所以狗共走的路程为

S=v0t=15km/h×5h=75km

4.简化法

这种方法是把题目中的复杂情境或复杂现象进行梳理,找出题目中的相关环节或相关点,使要解决的复杂的问题突出某个物理量的关系或某个规律特点.这样使复杂得到简化,可以在计算解答的过程中减少一些混淆和混乱,把要解答的问题解决.例如电路中的电流表可以当作导线,电压表当作断路对电路进行简化,判断电路是并联还是串联。

【实例4】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R1=20Ω,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60Ω,小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5V,电流表的量程(0~0.6A或0~3A)。只闭合S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4A;只闭合S3,且变阻器的滑片P在正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

求:(1)电源电压和灯丝电阻。

(2)只闭合S3时,要使小灯泡L正常发光,变阻器R2连入电路的阻值。

(3)闭合S1、S2、S3,为保证不损坏电流表,变阻器R2的阻值可调范围和电流表的变化范围。

初中物理中考计算题解题技巧方法大全,计算题想得满分读看看!

答案:(1)U=12V RL=10Ω(2)R2=23.3Ω(3)R2的阻值可调范围是:5~60W;电流表的变化范围是:0.6~3A

5.隐含条件法

这种方法是通过审题,从题目中所叙述的物理现象或给出的物理情境及元件设备等各个环节中,挖掘出解答问题所需要的隐含在其中的条件,这种挖掘隐含条件能使计算环节减少,而且所得到的答案误差也小.

【实例5】图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滑动变

阻器R1的最大阻值为20Ω,定值电阻R2=30Ω,灯泡L标有“6V3.6W”字样,且电阻不变。当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最左端,只闭合S1时,灯L

刚好正常发光。求:

初中物理中考计算题解题技巧方法大全,计算题想得满分读看看!

初中物理中考计算题解题技巧方法大全,计算题想得满分读看看!

初中物理中考计算题解题技巧方法大全,计算题想得满分读看看!

初中物理中考计算题解题技巧方法大全,计算题想得满分读看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