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成都市温江区万春镇先锋村,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来形容这里一点都不为过,而这也正是党的十九大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总要求。作为温江著名的盆景村,先锋村近年来以小盆景走向大世界为发展目标,带领村民不断拓宽增收渠道,让盆景产业成了村民的金饭碗。 一大早,万春镇先锋村三组的村民文武就忙着给网上下单的客户编制盆景,与客户的一切交流、联系也都在网上完成。他是先锋村第一个回村创业的大学毕业生。 先锋村位于万春镇最北边,盆景种植历史悠久,全村集聚了各类世代传承的川派盆景和自主创作的独特盆景。上世纪60年代末,先锋村开始兴起盆景栽培,并逐步形成规模。目前,全村盆景种植面积1500余亩,核心区盆景种植面积达到357亩。5年前,该村大学毕业生文武、文化根等5人放弃在城里的发展,回村共创盆景事业。 年轻人回村,无疑给传统的盆景产业注入了活力。网络销售平台的建立,极大拓展了盆景销售市场,引导盆景产业日益规模化;编制技法的创新多元,引领盆景产业日益标准化、专业化。 师带徒,修剪、蟠扎,程跃全拥有园林技术高级职称。同时,村里像他一样具有园林技术中高级职称的还有70多人,占盆景潘扎从业人员的近40%。 程跃全说道:“一开始从简单的小苗到现在发展成了一个大规模的盆景村,经过了五十年的发展,这里已经形成产业化、规模化的发展。每年给全村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收入,这几十年的发展,我们从最开始的单一老传统的川派盆景模式逐渐接收了全国各地、甚至全球的一些先进手法,使我们的产品推向全国各地,得到全国各地消费者、爱好者的认可。” 先锋村吸引文武、文化根等年轻人回村创业的魅力究竟在哪里?除了盆景产业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既有的产业基础外,坚持“三农”优先发展的国家战略、日益宽松的农村发展政策、以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巨大空间,都是促使他们带着知识和热情回来和村民们共同开创盆景新天地的动力所在。 2015年,就在文武、文化根等人回村创业的第3年,先锋村川派盆景特色示范园动工建设。该示范园的建设不但引导村民开始标准化、高端化、规模化的种植精品盆景,更大的突破在于通过基础设施的完善提升,让“一三”产业互动起来,形成集盆景销售、景观展示、休闲观光于一体的观光带。 今年春天,先锋村盆景示范园核心区建成开园,与绿道、国色天乡度假区以及幸福田园旅游村落相连,形成“三足鼎立”的温江乡村游格局,越来越多的游客认识了先锋村,爱上了先锋村。 如今,先锋村每年仅盆景销售额都保持在4000万元以上,人均收入5万多元,村民端上了名副其实的“金饭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