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 辛 清 源
传统内丹功有“三关”、“九窍”之说,包括:上、中、下三丹田,尾閭、夹脊、玉枕三关,还有炼丹所需“丹炉”、“炉盖”和“炉鼎”。 三关是指丹家们常常说的处在人体督脉上的尾闾、夹脊和玉枕三个重要穴位。三关是个炼功的难点。修炼小周天功夫,循督脉路径,必须透过尾閭、夹脊、玉枕三关。只有精气神过关,才能更加有力促进任督两脉畅通无阻的运行,使人们感到子午周天的自行运转。 一,“三关” (一),三关的位置 1,尾閭穴位于尾骨端与肛门之间。经属督脉,是督脉之络穴,别走任脉。清闵小艮在《如是我闻开关说法》中说:“闾在脊尽头处,此一关也。内通肾窍,髓路一条,从此关起,号曰漕溪,又曰黄河,按即人道谓之督脉窍为黑道。”重庆市老中医梅自强老师在《传统养生内功》:“脊柱锥往上数,第三与第四锥之间谓尾閭。尾閭是人的命蒂,命根所在的命宫。” 2,夹脊双关:“脊”指脊柱,夹脊穴位于脊柱两旁,从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就好像将脊柱固定一样,故名“夹脊”。”大体在膻中穴正对后背的脊柱骨处,夹脊双关被丹家称谓“轱辘关。 3,玉枕穴位于人体的后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二点五寸,旁开一点三寸平枕外聋凸上缘的凹陷处。重庆市老中医梅老师在《传统养生内功》:“与前面两眼之间正对的后脑处为玉枕关。” (二),如何认识三关: 一是,三关是子午周天的必经之路径,是内丹功炼功的战略要地。玉枕关在人的后脑勺部位,大体与上丹田前后对应。尾閭位于人体上身的底部,又处于人从头到脚的中间部位,上有命门要穴、前有气海、下丹田,紧邻要穴会阴,处于炼功要地、不可小视。正如宋石泰《还原篇》13篇:“一孔三关窍,三关要路头。忽然轻运动,神水自周流””,他的一孔指的就是尾閭穴,并且还说此穴处在三关要路位置。 特别是夹脊位于人体上半身后背中间位置,炼功中能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炼功的重要战略位位置,上通百汇,中透心骨,外可摄入天地之灵气,内能救护命宝。丹书对于气过夹脊只是使用了一个经过的“经”字,并且没有说过气过夹脊如何难度之说,相反,夹脊关却成了内丹功的重要炼功的路径,意守夹脊是打通督脉的重要法门。正如唐.吕岩(动宾).《吕祖志》(调气诀)说:“夹脊双关透顶门,修行径路此为根”......常使气冲关节透,自然精满谷神伸”。 元萧廷芝《金丹大成集》:“几回笑指昆仑上,夹脊分明有路通。” 二是,“三关”中的尾閭和玉枕这两个穴位对于内丹概念的精气畅通或多或少有一定的阻力和难度。如果没有一定难度,为何丹书使用穿尾閭,透玉枕的提法呢?古人用词非常讲究词意,使用“穿”字和“透”字的用语足可以看到气过尾閭和玉枕关的难度。重庆市老中医梅在《传统养生内功》:“尾闾喻为天寒地冻坚冰凝固之地,又是阴极阳生,包括万物萌生而动,生生不已之乡,人们通过练功,在性命汇合的基础上,要求进而掌握性命,就在尾闾孕育灵根。”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人是通过炼少林内劲一指禅功而进入子午周天的,所以并没有感到气过三关的难度。 清闵小艮在《如是我闻. 开关说法》中指出:玉枕关“又谓之铁壁,是以此窍细而关坚,固有是名。” 三是,三关的某一关特别是夹脊双关可能就是炼功者的玄关玄窍,丹书对于气过夹脊只是使用了一个经过的经字,气过夹脊关并无难度。当炼功者达到一定炼功境界之时,如果意守夹脊部位,的确就会感到夹脊部位,人体就可能出现“夹脊如车轮”的震动之感,就会体悟到丹家为什么把此关称谓轱辘关的奥妙。 二,“安炉立鼎”说 诸多丹家在丹书中时常提到“安炉立鼎”之说,但是哪里是炉盖?哪是丹炉?哪里是炉鼎(底)却避而不谈,使学者常常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对于这个问题,重庆市老中医梅自强老师著《传统养生内功》一文(文章来自丘陵编《中国流行气功选》一书),说的最为清楚。现载录如下: 梅自强老师说:冲脉以行于人身之中的经脉要冲而得名。它由下而上行至胸中而散布于十二经脉要冲,故喻冲脉为十二经之“海”。十二经主五脏(包括心包为六脏)六腑。五脏六腑之气禀受于冲脉而行。其上行者出于顙(脑门),于任脉会与頞(e鼻梁),而渗灌精血于诸阳经(诸阳经皆起止于頞——玄关)但也有部分下冲注入足少阴肾经大络,渗灌气血与足三阴经。总之,冲脉线上养生窍要,原非故有,要功程进入大周天,使五行攒簇于胸,随之开始实现五气朝元之后,才能陆续形成三窍。 (一)、先是中央立极,成为九窍核心,即所谓炼丹的“炉”。这个炉的名目也多如中宫、中庭、黄中、黄庭、土釜、土等,位于中丹田与夹脊的连线的中间位置。 (二)、紧接将“地涌金莲”,在下丹田于尾闾之间形成所谓的“鼎” (三)、与此同时,玄关与玉枕之间将安生宝盖形成所谓的“盖”。由于九窍分布在人体这个“小天地”的前后上下,四面八方,而象圆周,故曰周天。 三,玄关玄窍 (一),何为玄关玄窍? 玄关玄窍指的是在丹田、三关或者其他人体炼功等气穴之中气感最强,炼功效果最佳的要穴要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人体炼功的部位。 罗公远《弄丸集》云:一窍虚无天地中,绵绵秘密不通风。恍惚杳冥无色象,真人现在宝珠中。刘海蟾《见道歌》云:幽谷关当天地中,往来日月自西东。试将寸管窥玄窍,虎踞龙盘气象新。以上两位丹家所说的一窍就是玄关玄窍。本人感到欲寻玄关玄窍就要从丹书中对于气穴作用意义中去寻找线索。本人认为三田、三关以及会阴,夹脊、命门、百汇、涌泉、劳宫穴等等内丹功的要穴,最有可能是人体炼功的玄关玄窍。对于每个人来说,究竟是几个,是哪个气穴,是不确定的,因人而异,要靠自己长期炼功摸索。 1,上丹田可能就是玄关玄窍。如梅自强老师说:两眼之间的鼻梁,又名山根,为玄关妙窍,简称玄关、玄窍。这里理通儒道释三教,是历代公认为养生、修行的门径。故名曰繁多,各家叫法不同。......这里既是练功的门径,又是九窍门径。故为讳莫如深。“梅老师说的位置也是上丹田所处的位置。 2,会阴位于两便之间,是内丹功的要穴,有可能是炼功者的玄关玄窍: 一是此穴与人体头顶的百会穴为一直线,是人体精气神的通道。百会能接天气,会阴能接地气,二者遥相呼应,维持人体阴阳平衡,是丹家炼功的极为重要的穴位。 二是会阴是督脉、任脉、冲脉交汇之处。梅自强老师指出:“督脉行于身后正中线,与任脉、冲脉同出于会阴之一,源而分为三。” 三是会阴位于人体全身中间,是连接人体上下神精气运行的桥梁和纽带,当炼功进入一定层次的时候,只要深度入静意想会阴,涌泉穴就会出现明显的气感反应。 3,少林内劲一指禅的玄关玄窍就是炼功者的双手。 本人长期炼习《少林内劲一指禅》的佛家功法,尽管说功法不入静,但是禅的本意就是静虑的意思;从功理、功效来看,特别是从练功的全过程来开,一指禅的意念,注意力就在手上。手上的气感最强,在躺下炼功内丹功之前,如果能把双手结成手印,放在下丹田的部位,人体过一会就会出现较强的气感。特别是在睡觉之前,把手结成一定的手印,放在肚脐上,当你一觉醒来,便会觉得人体之气走动情况。一指禅第13代传人阙阿水先师曰:“人身无处不丹田”,实践证明这个理论是道家丹田论的发展和创新。 (二),立玄关之体 张三丰在《道言浅近说》:“神入气中,如在深穴之中也;神气相恋,则玄关之体而立”。要立玄关之体,不在玄关穴位本身,关键在于虚无守静。正如闵小艮说在《上品丹发节次》中说:“玄关玄奥,万难得开。而开法,不在有为,乃在虚无不动四字。”:关键是要打牢立玄关之体的基础,核心是要炼好神气相恋,用神炼气、凝神聚气上,做好功课、炼好功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