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之博大真人丘处机·丘祖功》之《炼神入顶》

 我行我素wxws 2018-04-17

《古之博大真人丘处机·丘祖功》之《炼神入顶》陈全林

  [转载]《古之博大真人丘处机·丘祖功》之《炼神入顶》

顶即是头部,脑为元神之府。古人认为,人的灵性元神从头顶脱体,容易往生天道。这些功夫,普通修炼者是难以成就的。下面讲的甲乙日炼肝,丙丁日炼心等,不过是古人的一个数理模式,不必如此拘泥。古人干支配伍中,甲乙为木,木对应肝;丙丁为火,对应心;庚辛为金对应肺;壬癸为水,对应肾,戊己为土,对应脾。这是一个人为建构的模式。后面的偈子里的“静中真象朝元后,犹恐阴魔作外邪。”这是真传一句话,真正的魔障是在元神要脱体前后。这就好比佛教说的,一个人修行到进入了甚深禅定,也快要得道时,才会有天魔来干扰。对于普通修炼者,天魔根本不会来干扰,功行太浅,也不值得天魔干扰。在大乘究竟得见地里,天魔也是菩萨化身,所谓干扰,也是来考验修行人的境界。能修持到此地的人极少,对于出神,我这里存诀而不讲。

此法曰炼气成神。本法用子、午、卯、酉时。甲乙日炼肝,丙丁日炼心,庚辛日炼肺,壬癸日炼肾。脾不受炼,气寄四脏,戊己日不下功。此为炼五脏日也。甲乙日卯时下功,丙丁日午时下功,庚辛日酉时下功,壬癸日子时下功,此为炼五脏时也。

右件依前时用法。幽室静坐,上香一炷。叩齿二十四通。升身平坐,内观所炼之脏,鼻息绵绵若存。静极气生,气极神现,如梦非梦,暗中神气上升。前件日辰不可有差,盖神随日。当真气随时运转,当审日察时炼之。百日气足神现,将欲升仙,非止长生不死。

应日随时自不差,五神会处起河车。

静中真象朝元后,犹恐阴魔作外邪。

     修道的过程里,处处会用到最基础的法门,比如这里的叩齿,修炼到快要能出神了,但一上座,还是要做一些基础得功夫,“叩齿已集神”,叩齿容易对治昏沉,使人精神集中。“升身平坐”,要腰直起来,内气上提,这是调身或调形;“观内炼之脏”,还是内观内视法门,这是调神或调心;“鼻息绵绵若存”,这是调息。无论如何修持,都离不开这最基本的三调。这是真口诀,修行都要从这三调开始,都要包含这三调的内容。“静极气生”,入静到极致,就入定了,入定里,真气自然就在生命里生发了,古人所谓“静中调火候,定里见丹成”,就在于人入静入定中,生命元气会自然生发,意识内在元气得自然生发,一是与天地元气得自然感通;前者是内药;后者是外药。丹道的采药,古人说要见到玄关一窍后才行,要见到玄关,没有静定功夫,如何见?“气极神现”,这内外的真气修炼到了极致,则气可化光、化神,所谓“炼气化神”,到这时候,元神才会出现。一些修道的人看不起“炼气”得功夫,以为炼气是低层次的,你不炼气,就炼不出真神,元神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会成就的。“当真气随时运转”,这气是“听话的”,意到气到,心想什么,气就能完成什么。这样,气才能化成神。像《钟吕传道集·论证验》里说的,“真气入物,与人疗疾”,就能轻易做到。即便现代一些高明的“气功师”也能做到“发放外气(或曰发放内气,内气发到外面,叫外气)”,而给他人治病。“当审日察时炼之”,觉察,是为了更好地炼神,是为了把握火候。这时,在古人会运用数术,叫“择吉”,选择吉祥的日子修炼,天气好的日子修炼。如本节所言的“甲乙日炼肝,丙丁日炼心”,即是择吉。古人计时,每一年每一月每一时都是用六十甲子。现在的智能手机计时,也有这甲子干支计时,非常方便查阅。现在,我们也可以选择共性的节日如春节、清明,也可以选择择吉的生日、父母的生日等日子,这样的日子往往是吉祥的、生气勃发的。特别是祖先、父母、自己、子女的生日,这样的日子修炼,很容易激发内在得来遗传系统的某些信息儿为修道所用。像国庆、春节这样的日子,举国同庆、万民同庆,则天地间必有吉庆的信息,也能为修道所用;还有仙佛的圣诞日、成道日等纪念性节日,都可以作为修炼的吉庆日,在这样的日次,有很多道场还会做法,对于修道者,要打破时空去看待这些时空中的奥妙;也可以选择天气晴朗的日子,忌讳刮风、下雨、打雷等极端天气时修炼,因为,外在的天地的能量在大变动时,比如打雷下雨,就会影响到修炼者内在的神气的安定与平衡。对于初修者,这样的日子炼神,很容易惊吓到元神,元神在风雨雷电交加之时出体,很容易迷乱。当然,对于成道者,这些都不会是问题,因为,那时,元神有大神通,反倒能呼风唤雨、役使雷霆了。古代雷法的本质如此。这些,都是修持中的真口诀。不管你修得成还是修不成,修还是不修,这些道理一定要懂得,真正懂了道理,这些理,可以作为智慧种子、道根、慧根而存在于第八识中,生生世世可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