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反常识的心理现象

 用珠宝装饰自己 2018-04-17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跟我们原有的认识不相符,或是与大众的观点不一致的事情,下面一些有关心理现象的解释,哪一个超出了你的想象呢?

愤怒与恐惧

恐惧不是软弱的象征,愤怒也不是无脑的表现。恐惧和愤怒都是十分普遍的心理现象,它们本身并不是坏的情绪,但是往往导致不好的后果,原因并不在于情绪本身,而是个人无法驾驭它。同时,一味的消除恐惧不如反过来利用恐惧,让它成为自己的力量,同样的,一味的压制愤怒不如将其转化为一种新的目标或斗志来得有意义。

ps:这里的恐惧指的是正常的害怕,若是非正常的恐惧症,那么还是以消除为主。

压抑怒火

民间智慧会认为,心里积压的愤怒要释放出来才好。但事实上,爱发脾气的习惯反而有害心理健康。研究发现,你一边想着惹你发火的人,一边击打沙包泄愤,只会让你更生气。当然,表达愤怒是个复杂的问题,建设性地表达愤怒有时的确是件好事,但“释放愤怒总比压抑好”的传统说法确有不妥。

少数服从多数

少数服从多数有时是不合理的。我们在做群体决策时,往往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投票方式,但在一些情况下,这么做是不合理的。例如:有一家小公司有有五名股份相当的大股东,他们进行决策的标准是“只要有一人不同意,便否定该提案”。可能一开始让人有些i匪夷所思,但仔细想想,这种做法是睿智的,若是这个团队中有一人不支持该做法,如果强行让他做了,但他在心中就有所排斥,甚至希望这个做法失败,根据心理学对于潜意识的研究,那么这个人极有可能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将大局推入深渊。

所以尽管民主投票在有的情况下做到了“民主”,但最好想一想,那少部分的心存芥蒂是否会毁掉剩下多数的成就。

坐电梯

我们其实并不喜欢坐电梯,坐电梯的时候,我们常常不断抬头看楼层的变化,亦或是不断转移目光,这一现象在与陌生人一起乘坐电梯时尤为明显和频繁。很多人以为这是为了看自己的楼层什么时候到达,但心理学上认为,这是人的“私人空间”受到侵犯时的一种行为表现。人的私人空间因人而异,对不同的人也会不同。当他人离你过近的时候,就会产生一定的不适感,我们会回避与他人的肢体接触、眼光对视等等,甚至有一些不自在,就是因为你的潜意识认为你受到了侵犯,于是不断地看着变化的电梯层数,希望早点去到更加开阔的空间。

本期编辑:郑凯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