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清畫集|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尋夢閣 2018-04-17

《富春山居圖》是元朝畫家黃公望的作品,是黃公望為無用師所繪,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明朝末年傳到收藏家吳洪裕手中,吳洪裕極為喜愛此畫,甚至在臨死前下令將此畫焚燒殉葬,險在吳洪裕的侄子從火中搶救出,但此時畫已被燒成一大一小兩段。前段稱《剩山圖》,現藏浙江省博物館;後段較長稱《無用師卷》,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2011年5月18日,《剩山圖》點交儀式在京舉辦,於6月1日在台北故宮與《無用師卷》合展。

黃公望(1269-1354),元代畫家。本姓陸,名堅,漢族,江浙行省常熟縣人。後過繼永嘉府(今浙江溫州市)平陽縣(今蒼南縣)黃氏為子,居虞山(今宜山)小山,因改姓黃,名公望,字子久,號一峰、大痴道人。中年當過中台察院椽吏,後皈依'全真教',在江浙一帶賣卜。擅畫山水,師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法,得趙孟頫指授。所作水墨畫筆力老到,簡淡深厚。又於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稱「淺絳山水」。晚年以草籀筆意入畫,氣韻雄秀蒼茫,與吳鎮、倪瓚、王蒙合稱「元四家」。擅書能詩,撰有《寫山水訣》,為山水畫創作經驗之談。存世作品有《富春山居圖》、《九峰雪霽圖》、《丹崖玉樹圖》《天池石壁圖》等。

黃公望79歲時(1347)開始繪製在中國山水畫史上影響最大的《富春山居圖》。是年,黃公望偕好友無用師,又到富春山的居所飽覽富春江山釣灘之勝,暇日於南樓作畫,歷經三四年有餘,繪成《富春山居圖》長卷,即《無用師卷》。82歲時,黃公望又回到久別的小山村故里,縱情于山水之間,回歸於自然之中。後又再次出遊作畫,輾轉於虞山、杭州西湖、富春山等地之間。黃公望逝於元至正十四年(1354)農曆十月二十五日,享年86歲,黃公望逝後,歸葬於故鄉常熟小山南麓。

黃公望《富春山居圖》

高清大圖

...

想學國畫嗎?

來聽聽朱賢榮老師的講解吧

首節課一元即可試聽呦

掃碼免費諮詢

...

朱榮賢老師 傳統山水畫的技法與要領

傳統山水畫的創作技法是山水畫愛好者的必修法門,而樹石的畫法又是山水畫中最基礎、最重要的形式語言,歷代山水畫大家都有自己獨特的樹石語言,畫不好樹石,山水畫將失去最基本根基。墨與色,是山水畫的最主要特徵之一,歷代水墨山水、著色山水也是流派紛呈,各有其妙,不可輕視。山水對景寫生是當代山水畫愛好者師法大自然的主要方法,而古人重視的是遊歷(遊山玩水),目擊道存。怎樣把目象轉化為心象,再表達在絹素之上,是我們永遠的學習課題,而對傳統山水經典作品技法的鑑賞與學習,更是重中之重。

第一節 樹的畫法與石的皴擦要領

5月22日 20:00-21:30

1.筆法與順序

2.變化與統一

第二節 傳統山水畫的著色技巧

6月1日 20:00-21:30

1.技巧與要領

2.雅俗與氣息

第三節 如何對景寫生

6月8日 20:00-21:30

1.景物的取捨

2.筆墨語言與構圖

第四節 《富春山居圖》技法解析

6月15日 20:00-21:30

1.筆墨與結構

2.皴擦染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