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元神在本质上没有多大区别,但先天元神指令下的因应调节,在不同地域、不同时代、不同生命体有差异。不同地域的人们为了生存需要,在先天元神因循相依的协调性活动中,形成了具有地域特殊性的因应调节;不同的个体,由于父精母血、生活环境的差异性,决定了因应调节的个体特征。 先天元神的因应调节,会因为外部因素的影响发生变化,已有的可能逐渐退化,没有的可能萌发,新的可能逐渐强健,都因应于外部环境的变化。我们已经生活在科技文化、商业文化营造的环境之中。医疗是科技的,饮食是科技的,住房是科技的,出行是科技的,衣服是科技的,物理学、化学的成就,把人们包裹起来,因应调节在“被科技”的文化中变化,顺应自然的能力逐渐下降,一个普普通通的伤风感冒,都可能出现你传我、我传你的流行情况。 因应调节的退化、萌发、强健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科技文化对先天原神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因应调节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样的变化能不能赶上科技文化的发展速度等等,无不关系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从过去的情况看,因应调节的适应性很难和科技同步发展,科技成就很难维护固有的因应调节。在科技文化的作用下,原有的因应调节,有些退化了,如抗生素弱化了人体对细菌的因应调节,而细菌的耐药性却在突飞猛进,人对细菌的因应调节-正气抗邪力越来越差。 科技对先天原神的影响,还有许多未知的东西。生命一直的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因应调节是顺应自然的调节,现在环境中充满了物理、化学文化制造出来的东西,转基因也悄然登场,先天元神能不能在短时间内,萌发适应这些影响的因应调节,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从进化的历史看,任何因应调节机制的形成,都不是短期内能够完成的。因应调节的完善是缓慢而渐进的过程,从猿猴树上筑巢,到山洞生活,再到房屋,其过程十分漫长,因应调节有足够时间,从树巢裸露逐渐过渡到房屋床铺。从树巢到房屋床铺,先天元神的因应调节发生了变化,裸露的因应调节逐渐消退,床铺的因应调节日渐强化,再回到树巢裸露,人们就无法适应,疾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因应调节的生命惰性很容易发生,在惰性的作用下,相应的因应调节机制很快就会退化,但新的因应调节的建立,时间就长得多,也许要付出生命的代价,通过一代代地遗传改良才能完成。假设,人一生下来就不让他走路,下肢肌肉萎缩、骨骼没有发育的后果出现之后,再让他走路,恢复就相当困难了。 以结核病为例。结核病是一种经典疾病,几十年前异烟肼是很好抗结核药物,现在卷土重来之后,抗痨治疗往往需要多种药物联合使用,不少的病人承受不了抗痨药物对身体的伤害,结核菌还没有消灭,身体已经跨了。药物取代了人的因应调节,正气对结核菌的抗邪力下降了,同时锻炼了结核菌的因应调节,适应了异烟肼等的抗结核效应,天长日久就出现了超级耐压的结核菌。“用进废退”,是生命问题的普遍真理,医疗文化不应该取代疾病状态下的因应调节-正气抗邪力,让人体对抗疾病的能力逐渐衰退。自古中医就不治菌,也不治“病”(西医的病,余同),而是因势利导,增强生命抗御病邪的因应调节,使疾病康复。 科技文化再发达,因应调节的自然属性都不会消失,地球环境还是我们的生活家园。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难题,不是生活家园出了问题,而是文化环境出了问题,不断加大人和自然的距离,不断用技术化的方式,取代因应调节。人们能够建立起顺应科技文化的因应调节,就能在科技文化的环境中发展下去,反之,因应调节机制日趋退化,先天元神会日渐脆弱,恐怕就很难持续发展。 科技文化只是沿着自己的道路发展,一开始就没有维护自然环境的意识,吃的东西由工厂化生产到转基因,住的方式从农村到城市化,呼吸的空气从自然到pm2.5,整个生活环境,发生了全方位的改变。科技文化以飞快的速度改变着自然,气候正在走向极端化,衣食住行正在逐步科技化,因应调节机制受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挑战,健康成为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高科技的出现,不知道环境还会发生那些变化,对因应调节会产生那些影响,先天元神能不能度过这一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