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 欢迎来到萃辰天心书院365家庭共修之诗歌赏读栏目,我是雷磊老师。 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今天我们要赏读的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出塞》。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诵读这首诗: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秦汉以来,明月就是这样照耀着边塞,但是离家万里的士卒却没能回还。如果有像卫青和李广这样骁勇善战的将军立马阵前,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踏过阴山。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是盛唐著名诗人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的一首边塞诗,千百年来传唱不绝。 诗歌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咏物诗、咏史诗、咏怀诗、边塞诗等等。边塞诗最早起源于西周,而盛唐是边塞诗创作的鼎盛时期,涌现了大量的边塞诗人,代表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除此之外,盛唐大诗人李白、杜甫、王维等都写过边塞诗,他们的诗歌共同形成了盛唐边塞诗的美学风格,即:雄浑、磅礴、豪放、浪漫、悲壮、瑰丽。
第三句的“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时期的两位著名的军事将领,飞将指的是李广,如果和龙城联系起来,指的就是卫青,所以说这里的龙城飞将指的是汉朝飞将军李广和大将军、大司马卫青。
卫青,西汉时期名将,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卫青的首次出征是奇袭龙城,揭开汉匈战争反败为胜的序幕,曾七战七捷,收复河朔、河套地区,击破单于,为北部疆域的开拓做出了重大贡献。 开篇“秦时明月汉时关”一句,表明自古至今明月始终映照边关,而边疆战事一直没有休止。这样从千年以前、万里之外下笔,自然形成一种雄浑苍茫的独特的意境。 “万里长征人未还”,秦汉以来无数献身边疆、至死未归的人们有去无回。“人未还”,一是说明边防不巩固,二是对士卒表示同情。这也是自秦汉以来世世代代的人们共同的悲剧;希望边境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龙城飞将”,也不只是汉代的人们,而是世世代代人们共同的愿望。 这首诗声调高昂,气势雄浑。汉关秦月,无不是融情入景,浸透了人的感情色彩。 秦月汉关,边疆气魄。最后让我们再诵读一遍,感受边塞诗的雄浑: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今天的诗歌赏读就到这里,萃辰天心书院,让国学智慧走入千家万户,我们明天见! |
|
来自: 昵称32901809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