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要想孩子不生病,一摸二看三闻

 为什么73 2018-04-18


原创 2018-04-18 珍珍 活法儿



「为人父母,不知医是为不慈」


作为宝妈,我非常赞同这句话,谁家孩子一年到头不发生几次感冒、发烧、咳嗽这样的小病呢,但有没有医学常识,真的能让结果截然不同。


完全没有医学常识的宝爸宝妈,孩子生病的时候就是两眼一摸黑,一是不了解孩子的身体,说不清孩子最近的身体变化;二是没有选择治疗方案的能力,只能任凭医生处置,如果医生开对了处方还好,越治越差或效果不好时,最奔溃的就是父母了!


但有点医学常识的爸妈,就很淡定,他们平时细心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身体,一些小病小症,都能通过一些食疗、家庭疗法,把疾病扼杀在摇篮中,即便自己真的解决不了,看医生时也能清晰地说明孩子的症状及发病过程,对医生做出正确的判断、开出有疗效的处方非常有帮助。


这样的父母,医生喜欢,孩子也少遭罪,自己也省心。一般来说,小孩生病最重要的三个导火索就是:积食、受寒、上火,我们做父母的只要学会一摸二看三闻,就能避免至少80%的小病


摸温度


每天摸摸孩子的手脚温度,一般来说婴幼儿的体温比我们稍微高一点,摸上去暖和滋润。


上火:如果孩子手心脚心比平常热,干热或者湿热,说明孩子上火了。有可能是穿盖多了,捂着了;也有可能是喝水少,上火了,或者吃多了香燥煎烤的零食,或者吃肉多吃菜少,上火了。


积食:如果手心脚心比平时热,而且手心手背温度不一样,手心很烫手背不烫,同时用自己的嘴唇亲吻宝宝的肚子和后背,如果肚子很烫后背不烫,就是积食了,这种情况下孩子可能快要发烧了。


受寒:如果孩子的手、脚摸上去很凉,这时候再摸摸后背、后脖子,如果后背后脖子也发凉,或者后背衣服汗湿了,必须马上处理,不然孩子恐怕要受寒了。同时再看看袜子湿了了没有,有些宝宝是汗脚,袜子湿了不及时换,也容易受寒,寒从脚下起啊。如果有打喷嚏、流清鼻涕,是刚刚受寒,马上处理寒气也容易驱除出去。


看吃玩拉撒睡


说起看,是最需要父母细心观察的,主要看精神状态、舌苔、食欲、二便、睡眠。


1

看精神状态

每天孩子的精神状态,宝爸宝妈是最需要亲身去感受的,因为父母最了解孩子的秉性。每天跟孩子聊聊天,做做游戏,看看孩子是否精力充沛、表情活泼、动作灵活、眼睛有神。


如果孩子精神状态有点反常,一定要注意看看以下几点:


2

看舌苔

正常的舌头是舌质淡红而润,舌苔薄白。


肺热:如果孩子舌苔正常,但舌尖红,说明有肺热了,这跟大人不一样,大人舌尖红,是心火。孩子的肺热多是吃出来的,捂出来的,“三分饥寒保平安”是育儿真经啊。


积食:舌苔厚腻,逐渐变黄,说明积食至少好几天了,积食久了则化热。如果舌苔刚刚偏厚,积食不重,饿一两顿、之后再给清淡饮食,舌苔就能变正常。


脾胃寒湿:舌苔白腻,通常多见于爱吃冷饮、爱吃寒凉食物,比如过多的吃水果、酸奶、奶制品等,导致寒湿内滞,或者孩子脾胃一贯是虚寒的,跟遗传、生病治疗不当有关系。


3

看食欲

食欲不正常,可能是不想吃东西,有可能是有积食或脾胃不舒服,这时候不要强求,听孩子的,一两顿不吃并不会影响身体发育。


也可能总是吃不饱的样子,或挑食喜肉,这时候可不能随着孩子,很有可能是胃火大,要适当控制饮食的量,给点清淡好消化的粥、面条、萝卜青菜等,清清肠胃之火。如果不控制食量,过几天可能就积食或上火了。


4

看睡眠

积食:晚上睡觉不安,不停扳,爱趴睡,子时过后满床翻滚,床头翻到床尾,爱哭闹,还可能磨牙,这都是有积食的表现。


上火:上火的孩子怕热不怕冷,睡觉不喜欢盖东西,老蹬被子。


5

看二便

大便、小便都要看,不要觉得脏臭而避开它,这可蕴藏着身体很多秘密呢。


小一点的宝宝,喂母乳的宝宝,正常的便便黄色或金黄色,质地松软,呈均匀的糊状或软膏状,没有明显的臭味,会有些酸味,每天2~8次。喝牛奶、羊奶的宝宝,颜色是淡黄,质地较干硬,略带酸臭味,每天1~2次。


添加辅食后,或跟大人一样饮食的大孩子,便便就跟大人的一样。


积食:如果大便很臭,可能是酸臭,拉得不顺畅或拉稀,大便颜色偏深,甚至黑色,那必定有积食。放屁也特别臭,或刚开始拉肚子很臭,拉几天就不臭了。也有大便先硬后不成形,还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说明脾虚加积食。


上火:大便干结,如干硬的球状,便秘,不能每天正常排便,便便也剧臭无比。


受寒:拉肚子,大便稀薄,或呈水样,夹着泡沫,不是很臭,会有肚子痛。


正常的尿尿是淡黄色,无明显的尿臊味儿,如果孩子小便很少很黄,而且有明显的尿臊味儿,要是再加上大便干,肯定和喝水少、上火有关。如果小便清澈量多为寒,包括外感寒邪或阳虚内寒。


闻口气


说起闻,当然离不开屎尿屁,不过上面都一起说了,现在重点说说闻口气。


这个动作我每天都做,即便我家孩子已经五岁多了,每天我都会闻闻孩子的口气,如果口气酸臭或腐臭,必定是积食。有时候也留意孩子打嗝儿时候的味道,孩子打嗝时候立即凑近闻闻,如果打嗝反出的味道具有呕吐酸臭味,也说明有积食,这个情况比口气出现的更早,处理起来也更容易。


是不是很简单呢,自己只要稍微留心,就能学会。其实孩子反复生病,跟脾胃有很大的关系,脾虚的孩子容易积食、上火,因为脾胃功能弱,运化不了吃进去的食物,反而成为身体的负担;同时脾胃弱,生成的气血就不足,又导致身体更虚。之前也有相关文章说如何养脾胃的,今天就不多说了。


怀山药煮水,坚持喝了一个月,效果惊人

你的脾胃,也许正被消食化积药慢慢摧毁


今天教给大家几个调理妙招,做对了也能救救急。


积食:推拿+山楂陈皮麦芽水


这样的组合,效果还是很好的,每次给孩子做顺时针揉腹10分钟,一天可以做两三次,只要孩子配合。

然后往下推七节骨,就是用拇指面或食中二指面自上向下推后腰的命门(肚脐正对面)至尾骨端这一条直线,稍微用点力,有泻热通便的作用。位置不需要太准确,关键是用力往下推


山楂陈皮麦芽水:

山楂6克、陈皮6克、炒麦芽8克(药店有卖)。

这三味药都是药食同源的,是食材,却有药效,将它们放入砂锅中,倒三碗水,大火煮沸后小火煮20分钟左右,煮成约一碗水。每日1剂,早晚2次空腹服用。


山楂消肉积,助消化;陈皮具有理气、燥湿化痰的功效;炒麦芽可行气消食,用它们煎水服用,对宝宝积食所致的食欲不振、甚至会恶心呕吐、口气酸臭、舌苔厚腻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待宝宝食欲、舌苔等恢复正常就不用吃了。


受寒:艾叶泡脚+热水袋暖背+感冒汤



受寒后,最需要做马上能让自己暖和起来的事,这三个方法可以一起用,对受寒怕冷、手脚冰凉、流清鼻涕效果显著。


艾叶煮水泡脚


艾叶:1~3岁孩子艾叶(干的)用2克,3~6岁孩子用3克,6岁以上5克。

家里有陈艾也可,把艾叶或艾条里的艾绒,抓一小把,加水煮10分钟,滤出水,等温度合适的时候泡脚,泡到微汗。水温一定要用手背试试,不要把孩子烫着。孩子要是泡脚果不配合,艾叶煮水泡澡也可以,多放点艾叶和水即可。


注意:泡脚之前最好先喝点热粥。空腹泡脚,元气不足,发汗效果不好。


禁忌:如果鼻涕、痰变黄,咽喉肿痛,舌红、发烧等,不适合这个方法。



热水袋暖背


灌好一个热水袋,让孩子钻进被窝,把热水袋放在距离孩子后背半尺远的地方,具体位置在孩子后背上部与脖子附近,也就是大椎穴和肺俞穴之间的位置。


不要贴到皮肤,那样容易烫伤。热水袋和身体之间不要被什么东西挡住,这样热气会传到孩子身上,进而让后背的经络温暖起来。


后背的督脉主人体一身的阳气,当寒邪来袭时,如果让孩子的后背温暖起来,一身的阳气就会强盛,这样就可以抵御寒邪了。没有热水袋,用手快速搓热后背也可以。


三白汤


材料:白萝卜半个切块,大白菜根1个,大葱葱白两根。白萝卜切块,大白菜根切开,大葱葱白切成段,放1000毫升水,煮20分钟即可。趁热喝下。


白萝卜消积通气、清内热;白菜根清热利水、解表散寒;大葱散寒解表、发汗通阳,在刚刚着凉,初起未发烧,有流清鼻涕、鼻塞、咳嗽、打喷嚏等症时,都可用它们煮水喝,汗出寒解。


上火:萝卜白菜豆腐汤+金银花薄荷茶


既然知道上火要么是吃出来,要么是捂出来的,这时候要穿合适的衣服,睡觉不要盖太厚,同时多喝水,吃清淡点,最好吃素,积食引起的食滞化热,可以让孩子空空肚子,想吃的时候,就煮点萝卜白菜豆腐汤


萝卜通气,白菜豆腐清内热非常好,记住不要放姜蒜胡椒之类的调料,只要用水清煮,快出锅时放点盐和香油调味就可以了。


如果上火严重,高烧、嗓子疼、扁桃体炎之类的,一定要去医院找医生开一些清热解毒的药物,自己在家可以用金银花6克、薄荷3克泡茶给孩子喝。


最后,我还是要安利一下怀山药,我家孩子自从怀喝山药煮水1个月长高了3厘米后,脾胃好了不少,但我还是经常给她喝,现在已经用了4斤怀山药煮水了,最近还有个发现,以前我家孩子手脚吃多了奶制品、水果、海鲜,就会长湿疹,这次我在有要长的苗头时,就连喝两天,就能把湿疹压下去,真的是意想不到的好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