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倾听不同的声音

 wzchen666 2018-04-18
图片发自简书App

窗外,雨声、车声、喇叭声不绝于耳,但此刻我的世界里仿佛安静极了,只想将一天的感受通过文字的方式表达出来。

再次参加"千课万人",此次举办的地点在温州文化广场举办,与前年在杭州的听课有诸多不同的感受。

或许是由于近几年随着千课万人的培训已经在各地遍地开花的情况,偌大一个会场来学习的老师并不多,显得比较冷清。

今天安排的课程也不像前年杭州时那般密集。今天主讲的老师分别是薛瑞萍、诸老师、潘新和、鲍老师、陈教先。

虽然昨天休息得并不好,但我今天听得格外认真。一天的课听下来,我发现每位老师都有属于自己的观点,所以上课的方式大相径庭。

作为"亲近母语"的发起人之一的薛瑞萍老师,她今天的讲座中以鱼贯穿整个讲座,她将孩子比作一条鱼,她认为认为0一7岁的孩子应该到处游,而8一13岁应该让孩子多看,13岁后可以让孩子学会多想。

所以,她强调让孩子在0一7岁时应该多接触一些经典的绘本,她认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应该接触具有形象、音韵美且带有反复特点的歌谣或是诗歌。

薛老师的话虽然说得很轻,很温柔,但她的一些观点却像一颗颗石子投进了平静的湖面泛起了阵阵涟漪。

"只有体验到我们自己有多笨,我们才能同情孩子。"

"行云流水的课堂那是不真实的,磕磕绊绊才是真实的。"

"不从容,不优雅,那是因为我们太着急。做错的事会给我们带来污染。"

"坚持己见很痛苦,但是放弃自己的想法盲目从众,那会彻底找不到自己。"

"也许你就是生在鸭蛋中的天鹅蛋,成为天鹅那必须靠你自己的努力,要勇于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或许有的人会认为薛老师的话太过于绝对,有的还会认为太偏激,但她的有些观点我是认同的。例如只有老师每天多接触新知识,觉得自己的无知,才会更好的理解孩子。是的,当我们理解孩子的处境时,当我们感同身受时,就不会在我们的口中出现贬低学生的话语,更不可能有做出让学生的自尊心受挫的事情来。

潘教授与薛老师阅读经典绘本的观点完全,他认为小学生应该读经,读千百年留下来的诸如巜道德经》巜论语》等经典。

虽然孩子并不能很好的理解,但他认为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阅历的增加,孩子的理解自然慢慢地就提高了,对原来背诵的内容也就会慢慢地理解。

另外,他认为阅读写作本是一家,所有的语文教学都是以指向写作的言语动力,所有不是以写作为最终目的的习作都是耍流氓。虽然这话听起来让人感觉好像有点太绝对,但从潘教授的话中,我们却感受到了写作的重要性,一切学习都应该以指向写作为教学的落脚点,否则所有训练就不能称其为高效的课。

潘教授为此还提出了五个判断标准:志、蕴、体、行、能,每一点的具体表现都一一展开阐述。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他以何夏寿老师执教的《去年的树》为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课是直指言语动力的课,什么样的课才叫目标明确。

在听的过程中,我在反思,如果我们的每篇课文都能够按照这样的要求进行练习的话,我们的学生就不至于学完一节课后感觉了无所得了。

潘教授还认为我们单元的课不能一篇篇教,而应该进行对比阅读,发现二者的异同点,这样的教学才有实效。

听着潘教授的观点,我想起了他的巜表现与存在》《不写作枉为人》,这两部著作都详尽地阐述了他直指写作的观点。今天亲耳听到潘教授的观点,感觉自己对他的观点又多了一点理解。

鲍老师对当下的文化焦虑现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可能是自己的道行太浅,听得云里雾里。另外诸老师与陈老师分别上了《景阳冈》与《大瀑布的葬礼》,听了潘教授的讲座再分析两位老师的课,我发现两位老师的风格皆不同,他们的理念与潘教授的观点截然不同。所以,很难说出谁的更好。

各位老师都有自己的观点,这不就是百家争鸣吗?如果教育搞的是一家之言,我想那才是教育的悲哀,取各家之所长,但也要注意不要像大杂烩一样,什么都往课堂里塞,那也是不行的。只有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才能结出更加香甜的教育之果,学生才能真正喜欢语文,爱上写作。只有这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才不至于成为人人皆知的口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