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人互泰”点评之二」:从“天人合一”到“天人互泰”的超越

 HNYZL 2018-04-18

[“天人互泰”点评之二]:从“天人合一”到“天人互泰”的超越

——萧力群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贤唯物辩证思想的高度总结。先秦时期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认为道是“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同时,他又进而认为“天地与我合一,万物与我为一。”汉代董仲舒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进一步加以完善,他先是提出了“以类合之”、“天人一也”的命题,“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肯定了“天人感应”和“人副天数”之说。认为:人在宇宙中是一小天地,人与自然是相通相融的,人与天性相合,故一切人事均应顺应自然规律。

「“天人互泰”点评之二」:从“天人合一”到“天人互泰”的超越

人类原始的思维方式,最具体的表现是在天与人的关系上。道家学说认为:“天地与我共生,万物与我为一”,把人看作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天地怀抱中求得精神慰藉,追求顺其自然的境界。儒家学说认为: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是天赋的个性,人的道德本性应合于天,要自觉遵循和履行道德法则。

“天人合一”,将人与天合于一体联系思考,人与天是客体与主体关系、个别与整体关系, 也是被动与主动关系。“天人合一”传统思想在某些意义上带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远古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科技落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限,其许多行为与结果只能以顺其自然或听天由命的态度作理解和把握。

“天人互泰”思想出自梁缺《穷通刍论》:“与天为善,其趣无穷;与地为善,其益无穷;与人为善,其乐无穷。天人互泰,方存浩长。”“天道地道与人道,道道融通方成道。”“万变中存不变之道,不变中存万变之法。”“互”是彼此、相互、交互。“泰”指安定太平、和谐美好之意。这一源于道、循于法、归于理的哲学思维,从人类的理性诉求出发,视为人类的终极追求。它包罗万象、寓意深远,蕴含了人与天、人与人的对应关系。它还涵盖了“天”所囊括的星际之间的辩证关系,彼此间的关系只有达到互善互泰,而不是互恶互害,才能建构人与宇宙及万物之间的平衡、和谐、共存关系。“天”的运动和变化是绝对的,“人”的思维也应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和完善。“天人互泰”是“天人合一”的升华与超越,它从消极被动化为积极主动,立足人类自身,通观大自然,面向未来、明确方向、把握本质、顾及全盘,着重人的主观能动与创造,强调人类的智慧和一切科技手段,不断提高人类应对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为实现天人之间的和谐相安作出了理性和神性的思考。

「“天人互泰”点评之二」:从“天人合一”到“天人互泰”的超越

在一些人认为“上帝已老”、“哲学已死”的今天,梁缺“天人互泰”哲学思想的提出,顺应天理人道和时代发展潮流,对人类社会不断致力追求实现高度文明,倡导和实践善行,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对我们现实中建构健全友善的社会关系,有着深邃的理性启迪。而对于处理未来的天人关系,天人互泰理论同样具有建设性的预警方案,悟出了天人关系的永恒纲领。将来地球人如发现了地外文明、也无论移居到别的星球,又或是外星人来到地球,地球人也应想方设法主动与外星人建立彼此间的友好和谐关系,实现互存互泰、共享共赢。而处理人与天的关系,则应融入人类发展的“开放、包容、协调、共享”的主旨,实现天人互存、互动、互善、互泰。

(本文作者肖力群系著名作家、哲学家、媒体人,出版个人专著20余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