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从电影《刮痧》谈中西方跨文化差异(2)的英语论文范文

 波罗蜜多黄山松 2018-04-18
子,还落得一个有严重暴力的恶名。
  许大同的这一巴掌,第一是为了给自己找回面子。传统礼教核心的三纲中有一条是“父为子纲”,中国的家族是父权家长制的。天常地纲,不得僭越,按许大同看来,他叫丹尼斯给小朋友道歉,丹尼斯无条件执行。拒绝就是抗命,就是不给自己面子,就是挑战尊严。于是他给了儿子一掌。
  许大同的这一巴掌,第二是为了给自己的老板一个面子。后者却根本无法苟同,反驳说打人与给他面子是乱七八糟、不可理喻的中国式逻辑。
  于是,中美两种文化的碰撞和摩擦开始了。
  林语堂先生在《脸与法制》一文中说,中国人的脸不但可以洗,可以刮,并且可以丢,可以赏,可以争,可以留。有时好像争脸是人生第一要义,甚至倾家荡产而为之也不为过。
  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既无财产也无地位,但却有的是面子,一旦被人伤了面子,比父母死了还难受。面子几乎统治了中国人的心灵,“人要脸,树要皮”;“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足见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之大之先。
  而美国人则不同。美国人不是不讲面子,只是不像中国人把面子摆在那么的位置。他们在原则理由上,绝不讲面子。比如在法庭调查时,许大同的老板当着许大同的面,承认许大同打了自己的儿子。事后当许大同责备他“不够朋友”出卖自己时,他嗫嚅着说,“那我也不能撒谎啊”。
  中国人是一个非常看重集体主义原则的群体,人与人之间讲究和谐,互相依存,互相帮助,这是几千年农耕文明培育的一种存活法则。落后的农业生产方式实际上是一种非常脆弱的存活纽带,维系在上面的人们,无法脱离它的束缚。冲突的结果是毁灭现存的秩序,造成生产关系的又一次调整,使得苦难得以无休止的轮回。因此中国人愿意忍让,尊重别人,把和谐看得比天都大,把集体看的比天大,把面子看得比天大,不到万不得已,绝不轻言战端,绝不轻易得罪别人。这也是中华大一统历经离乱,而中华民族一直统一不散的一个理由。而对于强调个人行动自由、个人愿望满足和个人为中心等人生哲理的美国人来讲,他们不能理解中国人眼里的面子观念。他们认为:打孩子是父母不体面的行为,它甚至是违法的,因为它侵犯了孩子的人身权利和长幼平等的信条。
  三、关于中医
  刮痧到底是治病还是家暴,中美文化“各执一词”。
  刮痧一向被中国人认为是解毒祛邪、行气止痛的民间疗法,它所涉及的“丹田、经络”等术语是没有办法用英语解释清楚的,因为它们带有纯粹的中国特色。而且,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刮痧在中国已经转换为一种被绝大多数人欣然接受的实践定规。因此,面对西方文化的讨伐,爷爷痛惜地自问:“刮痧在中国几千年了,到了美国怎么就说不清楚了呢?”
  造成这种尴尬的理由之一在于中西方在哲学观念上的差异。西方文化实证科学和理性分析,他们不懂中医文化,因为“丹田”、“经络”之于他们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他们看到的只是父亲“ ”儿子留下的触目惊心的伤痕以及不可理喻的“暴力扭曲的逻辑思维”。但在许大同一家看来,美国人理所当然应该知道刮痧疗法,他们把自己的母文化直接地、不分青红皂白地强加给异质文化,用自己的行为标准来评判对方的行为。刮痧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在与异质文化相遇时产生的避开的碰撞与摩擦,用孰是孰非简单加以定论。
  《刮痧》所表现的冲突,只是中西文化全部冲突的一个缩影,这种冲突还将长久的继续存在。的不是转变,因为无法转变——两个民族几千年形成的思维和认知,只能交流的加深而逐渐融合。的是习惯和相互适应——当观众们看到影片结尾许大同一家人 的相拥在一起接受包括公诉人在内的那么多美国人的祝福时,谁能说这不是一种相互适应和融合呢。
  另《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写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许大同,世界大同。(作者单位:四川大学
  参考文献:
  [1] 杨慧,《从语篇整体论探析电影<刮痧>的中西文化差异》。
  [2] 林语堂,《林语堂散文集》。香港世界文摘出版社。
  [3] 林素荣,《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从电影<刮痧>谈起》。
  [4]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