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恩e学,已不是简单的公众号 郭守魁13220801780 腰椎的椎间盘大而厚,椎间关节关节面接近于矢状位或冠状位,这就使得腰部的伸屈活动范围较大,而旋转及侧屈活动范围较小,加上腰部活动频繁,所以因外伤,劳损或先天性畸形等造成腰椎后关节错位的发病率,要远远大于颈椎和胸椎关节。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这就是平时所说的'闪腰'。 发病原因 1.腰椎小关节的位置和运动是由腰部肌肉软组织来维持的,腰椎小关节紊乱也是由于腰部肌肉软组织的病变引起的,所以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不但要纠正腰椎小关节的位置和活动范围恢复正常,还要治疗腰部肌肉软组织的损伤。关节紊乱是结果,是标,肌肉软组织损伤是原因,是本,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骨骼通过肌肉软组织相连结,肌肉软组织附着于骨骼上,筋骨一体,骨正筋柔,所以在治疗时要筋骨并重,才能取得长远的疗效。 2.外伤引起。肌肉软组织都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当外力超过肌肉软组织负荷时,肌肉韧带就会出现损伤,从而影响到腰椎小关节的位置,造成关节紊乱。 3.劳损引起。由于长时间保持同一种姿势,造成腰部肌肉劳损,腰肌无力,从而影响腰椎小关节的位置,造成关节紊乱。 4.寒凉潮湿引起。寒凉潮湿可影响腰部的血管痉挛,造成腰部血液循环障碍,腰肌缺血而损伤,而使腰肌无力而致关节紊乱。 5.腰椎小关节紊乱有急性和慢性之分,除外伤引起之外,在症状出现之前,都有慢性损伤过程,纠正关节位置可快速解除症状,症状消除后还要对损伤的腰肌进行治疗。腰椎失稳症即是由于腰肌无力,腰椎小关节紊乱反复发作引起,这时腰部核心肌群的锻炼是最好的治疗方法。 6. 当腰椎充分前屈,腰椎在前屈过程中带有旋转或单纯旋转时,使关节间隙张开,由于负压力的作用,滑膜被吸入关节间隙,而致于在腰椎伸直时,关节滑膜被嵌夹于关节面之间,又称为滑膜嵌顿,腰骶关节的后关节面,排列为冠状位,最容易发生,此外,第4,5腰椎关节也多发。 临床诊断 1有屈伸旋腰的扭伤史,或下蹲工作过久突然站起的病史。 2疼痛敏锐,但指不出具体压痛点,保持俯身屈腰位可缓疼痛,拒绝任何搬动。 3整个腰背部肌肉呈僵硬,紧张状,尤以健侧为重,腰椎保持于异常后凸位。 4身体呈前屈并略向健侧侧屈的特殊体姿,不论是坐,立,仰卧,俯卧或侧卧,都不能改变此姿势。 5除前屈活动尚可外,其他活动均受限,尤以后伸为最。 6直腿抬高试验一般均为阴性。 7X线片示腰椎生理前凸变小,变平直,甚至后凸以及姿势性侧弯。 治疗方法
1.患者俯卧,腹部垫一个枕头,高度以舒适,不引起疼痛为宜。在背部,腰部和骶部做滚法,摩法,揉法,放松腰部肌肉,并对脊柱两侧的竖脊肌进行弹拨。 2.腰椎后凸增加必然伴有骨盆后仰,按压腰5骶1和髂后上棘部位使骨盆复位,带动腰椎生理曲度恢复。 3.点按患侧股骨小转孑,弹拨腰大肌,使痉挛的腰大肌放松。 4.斜刺腰椎脊柱两侧竖脊肌,直刺腰椎多裂肌,腰大肌在腰椎的附着点,放松腰部肌肉组织。
5.一助手拉患者双腋向上做反牵引,另两名助手分别握紧患者双踝向下牵引,术者一手掌压另一手背,以下手掌按压在笫5腰椎与骶椎之间,先缓慢轻柔地反复做压下一一放松的连续动作,渐渐增加压力和加快频率,与此同时,顺伤姿拉患肢的两助手保持牵拉力的作用下,逐渐抬高患肢向背侧,即将患者腰部逐渐由前屈位变为中立位和后伸位,如在此过程中出现剧烈疼痛,说明嵌夹尚未解除,需重复操作,直至后伸不痛为止。 若多次重复仍未成功,可能是第4,5腰椎间嵌夹,将双手上移,放在第4,5腰椎间施术,复位成功后,疼痛顿减,后伸及其他功能不同程度恢复,甚至立即痊愈。 6.患者仰卧,双侧髋关节极度屈曲,膝关节屈曲90度,术者双手按患侧腘部,先向患侧腹部下压数次,再稍偏左下压数次,后再偏右下压数次,均可在最后稍加力顿挫数下。如可伸直双下肢平卧,则示解脱成功,如未成功,重复操作。 注意:术中患膝关节应始终保持屈曲90度,屈膝90度屈髋下压之力作用在腰部,而极度屈膝屈髋下压之力作用在髋关节,二者颇为相似,但作用却完全不同。 7.远端取穴针刺法 A后溪 通督脉,经络走行处主治所治之病。垂直进针1寸,提插捻转,催气行针,出现酸麻胀感为度。 B委中 腰背委中求。可毫针刺或三棱针点刺放血。 C人中,睛明毫针针刺都可治疗。 D第2掌骨侧疗法的全息穴位腰痛穴,不但有治疗作用,还有诊断作用。在疾病初期疼痛剧烈时按压腰痛穴压疼明显,治疗后随着腰疼减轻,腰痛穴压疼也会逐渐减轻直至压疼消失。治疗时即可用手法按压穴位,也可用针刺治疗。在按压时需注意,因为此穴反应敏感,用力过大病人疼痛剧烈时会出现头晕,心慌,汗出等晕针现象,所以治疗时要注意观察病人的情况,中病即止,避免晕针现象的发生。 E平衡针的腰痛穴在印堂穴上方,腰正中疼针尖向下,两侧疼针尖偏向两侧。 F上述远端取穴,在针刺的同时要配合运动疗法,在留针状态下让病人活动腰部,可迅速止痛,腰部活动范围加大,起到立杆见影的效果。 由于椎间关节的滑膜十分敏感,所以此症的特点是外伤轻微,发病迅速,疼痛剧烈,后伸障碍明显,但治疗后症状和体征立即顿减或消失,为此常有症状与体征不符之感,临床上常见由多人抬来,术后自行走回的患者,其恢复之快令人惊讶。急性疼痛症状消失后要注意对腰部肌肉损伤的治疗,并加强平板支撑等腰部核心肌群的锻炼,才能使闪腰不再复发。 (未完待续) 说明: 本系列文章内容是我向医学前辈学习所得和自己在临床工作中的经验总结而成。有些內容可能与前辈所写的相同,有些内容可能与前辈所写的不同。不论相同不同,都是我真实的认识,尤其是操作方法,都是临床验之有效的才写出来推荐给大家,请大家批评指正。 |
|
来自: 昵称12253181 > 《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