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田蕴章书法讲座【114-亭-可敬女书画家管道昇(二)】

 MAY的学习簿 2018-04-19

田蕴章书法讲座《每日一题 每日一字》【114-亭-可敬女书画家管道昇(二)】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W411n7zo?p=114

  

  


  楷书

  行书

  草书

  


田蕴章书法讲座《每日一题 每日一字》【114-亭-可敬女书画家管道昇(二)】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uW411n7zo?p=114

每日一题

    古代一夫一妻多妾。蔣一葵《堯山堂筆記》記載:趙孟頫中年后想納妾,給管道昇寫了一首詞。管道昇回了一首詞。

《我侬词》(元)管道升

   你侬我侬,卿卿我我,忒煞情多。

   情多处,热似火,嬉笑怒罵,揉搓滾打,掐咬扭捏。

   兩個人團成了一個。譬如一塊泥,捏一個你,捏一個我。

   然後将咱们两个一齐來打破,用水调和,摔打均勻。

   再捏一个你,再捏一个我。

   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和你是結髮夫妻,小時候的同學,海誓山盟,志同道合。

   生則同床,死則同槨。

   桃葉、桃根可能是王獻之的妾。

每日一字

   古碑帖的亭字與規範字不同。方角需略停頓。丁字是圓角。

     行书与楷书虽然大致结构相同。但行书更讲究姿态的美。所谓姿态就是灵活多变,感到非常爽朗轻盈。而且有的地方需要夸张。比如在楷书中单写宝盖头,左右是要对称的,但到了行书时,左边一点就需要长出来一点,右边往回钩时出来少一点。再如亭字,起笔点下的一横,在楷书时是左右对称,而到了行书时左边出来长一点,而右边就相对短一点,有一种姿态的美。亭字当中可以写成个口字,也可以写成两竖两横。

    區分草書的亭、高、齊和齋。



田蕴章书法讲座【114-亭-可敬女书画家管道昇(二)】

 亭,民所安定也。亭有樓,从高省,丁聲。 ——《說文》

 亭,路边可以让百姓行人安定歇息的建筑。亭上有楼,因此字形采用有所省略的“高”作边旁,采用“丁”作声旁。 ——《象形字典》 

 亭,象形。战国文字字形,其中“T”象矗立的亭柱。小篆以为从高省,丁声。本义:古代设在路旁的公房,供旅客停宿。——《汉典》 



  


  【构造】形声字。古陶从高(台上建楼形)省,丁声。篆文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亭。 

  【本义】《说文 ·高部》:“亭,民所安定也。亭有楼,从高省,丁声。”本义为古代设在道旁供行人停留食宿的处所。 

  【演变】亭,本义指①古代设在道旁供行人停留食宿的处所:卫飒为桂阳太守,凿山通路,列~置驿。引申为②秦汉时的基层行政单位:大率十里一~,~有长。十~一乡。由停留食宿处又引申指③路边、公园供人休息的小型建筑物:有~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也|知春~。如今又指④像亭的小房子:售票~|报刊~。由亭的端正直立,又引申指⑤正,直,直立:~~玉立|~然不动。又进而引申指⑥平均,适中:自非~午夜分,不见曦月|决河~水,放之四海|~均|~分。 

  【组字】亭,如今既可单用,也可作偏旁。不是《说文》部首。现今归入亠部。凡从亭取义的字皆与停留、高立等义有关。
  以亭作声兼义符的字有:停、婷、渟。 
  以亭作声符的字有:葶。 


资料主要来源:
  ①谢光辉主编《汉语字源字典(图解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②谷衍奎《汉字源流字典》(华夏出版社,2003年) 


田蕴章书法讲座【114-亭-可敬女书画家管道昇(二)】

  tínɡ形声,甲骨文、小篆从高省,丁声,高象屋顶形,隶定为“亭”。本义为古代道路旁边设置的供行人停留歇息、食宿的处所,引申为古代行政区划的基层单位、风景名胜或园林中供行人歇息的有顶无墙的小型建筑、形状像亭子一样的小房子等,假借为适中、均匀。亭亭,形容人或花木美好的样子。 

  【辨析】以“亭”作音符构成的形声字一般读tínɡ:停、葶、婷。 


资料主要来源:
  ①魏励《常用汉字源流字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年)





田蕴章书法讲座【114-亭-可敬女书画家管道昇(二)】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这个“亭”字原是个象形字。金文①很像一座瞭望台,用以观察敌情。古陶文②的形体与金文相似,只是在“亭”的墙壁上增加了二横代表窗户,便于向远处望。其下部的“丁”形表读音,变成上形下声的形声字。小篆③也是从“丁”得声的形声字,书写也方便了。④是楷书的形体。

  《说文》:“亭,民所安定也。”此说正确。“亭”的本义就是“瞭望亭”,所以,在边疆用来观察敌情的建筑物也称为“亭”,如《后汉书·光武帝纪》:“筑亭候。”“候”亦作“堠”;“亭候”就是用作瞭望的“岗亭”。后世又引申为“凉亭”、“书亭”、“亭子”等等。“亭午”即为“正午”,如李白《古风》诗:“大车扬飞尘,亭午暗阡陌。”这是说:大车飞驰扬起尘土,正午时分也看不清道路。“亭亭”一词是形容高而耸立,如曹丕《杂诗》:“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当然,这个“高耸”义,也是由本义引申而来的。
 ——(左民安《细说汉字》)


田蕴章书法讲座【114-亭-可敬女书画家管道昇(二)】
——《王力古汉语字典》


田蕴章书法讲座【114-亭-可敬女书画家管道昇(二)】

 【114-亭-可敬女书画家管道昇(二)】
 
http://ent.enorth.com.cn/system/2007/07/11/001764077.shtml (北方网)

 来源:互联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