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肿瘤资讯 《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2018 版)》在第四届中国胰腺癌多学科高峰论坛(CSPAC 2018)发布啦!这是胰腺癌诊治领域第一本体现多学科模式、打破学科壁垒,提供胰腺癌多学科诊治规范的专业指南。随着发布会的顺利召开,会议进入第二天的日程,学科争鸣,精彩连连。 《胰腺癌综合诊治指南(2018 版)》终于发布啦! CSPAC 2018年会执行主席,上海市胰腺肿瘤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胰腺肿瘤研究所所长/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胰腺外科主任虞先濬教授主持了发布会,CSPAC 2018大会主席,中国抗癌协会胰腺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春友教授对指南的发布做出重要评价,表示该指南体现了国际和国内的最新进展,由全国数十位多学科专家的合作制订,临床实践结合更紧密,诊疗依据充分,为高水平高质量的胰腺癌综合诊疗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指导! CSPAC 2018大会主席,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倪泉兴教授致辞,该指南凝聚了几代人的共同心血,历时半年,经过多次修改,最终在全国各地胰腺癌研究领域专家的共同讨论后达成共识,对推动我国胰腺癌临床诊疗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北京协和医院张太平教授代表CSPAC 2018大会主席北京协和医院院长赵玉沛教授发表重要致辞,表示该指南将国际热点和我国国情相结合,多学科模式打破学科间的壁垒,为国内胰腺癌的多学科诊治提供了专业指导。 随着指南发布会的顺利结束,第二天会议正式开始。第二天主会场围绕胰腺癌手术治疗的热点与探索、胰腺癌综合治疗的价值和应用、胰腺癌手术及并发症处理的经验和体会、胰腺癌微创手术的前沿和进展、胰腺肿瘤多学科讨论与争鸣五大主题展开。 第一部分 — 手术之道 各位专家共同探讨胰腺癌手术治疗的热点,专家们各抒己见,会场掌声连连。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杨尹默教授阐述了ERAS理念在胰腺外科的可行性与必要性评价, 认为减少围术期应激及导致的代谢改变是ERAS的理论基础,注重团队建设,强调两个“M”,多原则、多模式,提高手术治疗、努力减轻创伤应激,注重住院时间的缩短,更应注重再入院率的降低,结合国情开展ERAS并开展ERAS相关临床研究十分关键;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沈柏用教授讲解了胰瘘的最新治疗策略和研究进展,胰瘘只是纸老虎, 良好的手术方式选择和围术期管理可大大减少胰瘘;上海长征医院邵成浩教授讲解了胰腺癌联合血管切除重建手术根治的再认识、新思考,控制出血问题仍是重建术的重中之重;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虞先濬教授对2018胰腺癌新进展、新理念、新思维进行了思考和总结,提出胰腺 基础研究的2018关键词——从单一走向系统,从分子走向环境,从简单测序走向精确分型,分析了胰腺外科的微创潮流,指出胰腺外科的发展趋势在于甄别人群、提高手术有效性,重视胰腺癌生物学行为和新辅助治疗,并向各位同道推出了CSPAC-1:胰腺癌肝寡转移患者转化性化疗后手术切除的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3期临床研究,为胰腺癌肝转移患者带来的临床生机。 第二部分 — 通幽之径 各学科的专家汇聚一堂,各抒己见,充分体现了胰腺癌多学科综合治疗的应用价值。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雷群英教授,从分子生物学专家的角度阐述了代谢异 常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为胰腺癌的治疗做出了基础理论铺垫;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仵正教授,从外科专家的 视野对家族性胰腺癌的研究和治疗进展进行了讲解,监察对于家族性胰腺癌的早发现早治疗十分关键,对于直系亲属中有胰腺癌患者的广大家属来说,应关注自身健康,定期体检,争取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在高危人群中筛查出早期胰腺癌或在癌前病变阶段进行干预,增加患者治愈机会,降低胰腺癌患者的死亡率;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傅深教授,从放疗专家角度解 读了先进技术质子重离子放射治疗在胰腺癌的应用价值,质子重离子放疗可大大减少放疗造成是局部损伤,为胰腺癌治疗注入新鲜血液,但价格昂贵却成为该治疗手段广泛推行的重要阻力;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杨秀疆教授,从内镜专家视角 基于临床研究和本中心经验肯定了超声内镜在胰腺癌早期筛查、诊断的准确性,与CT等其他影像学手段相比具有明显优势,超声内镜下神经阻滞术可有效缓解胰腺癌痛,超声内镜下射频消融治疗可成为未来的有效治疗手段,推动胰腺癌诊疗的多元发展。 第三部分/第四部分 经验之谈 & 微创之途 外科技术日新月异,如何改良手术方式,争取患者最大获益显得尤其重要。根治术作为胰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外科治疗及围术期管理、微创手术主题中各路专家分享本中心手术经验,吸引了广大与会专家的眼球。 戴梦华教授介绍了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关于胰腺癌手术及术后并发症处理经验;刘亚辉教授代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介绍了本中心对于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出血的新理解;上海长海医院金钢教授讲解了 左右联合路径全胰切除术的中心经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洪德飞教授结合本中心案例探讨了联合血管切除重建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胰头癌的技术策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秦仁义教授从本中心经验出发,介绍II 型胰腺肿瘤——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受压迫的胰腺肿瘤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开腹或腔镜手术方式的选择。中国解放军总医院刘荣教授结合本中心案例介绍胰腺癌机器人手术的探索与实践;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牟一平教授解读了胰腺癌腹腔镜手术的探索与实践;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陈汝福教授探索了胰腺癌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的选择与实践;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王巍教授则就胰腺癌微创手术中转开腹与出血的应对与处理展开讨论。 最后部分 — 名家之争 胰腺肿瘤多学科的讨论与争鸣,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刘续宝教授认为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的综合治疗中新辅助化疗的意义最为明显,对于直接手术或新辅助治疗的 争论焦点,目前虽无公认的新辅助治疗方案,但NCCN指南将FOLFIRINOX及白蛋白紫杉醇结合吉西他滨的方案作为局部进展期新辅助化疗推荐方案,目前新辅助治疗随机试验多限于单中心,并存在可能的二次筛选,因此新辅助化疗后手术获益不完全归功于化疗本身的效果;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备教授对于胰腺囊实性肿瘤手术或保守的选择进行了讨论,认为PCNs的 治尚存较多争议及不足,缺乏高等级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国际上尚无权威性规范可以遵循;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傅德良教授对几个回顾性分析研究的结论进行总结,认为胰腺癌肝转移的联合切除 的意义不明确,从华山医院内部未发表资料的数据的分析中,认为射频消融治疗对于肝转移具有一定意义,尤其是对于转移灶数目小于3个的寡转移病例,热灌注化疗对于胰腺癌转移的控制具有一定疗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殷晓煜教授就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的外科治疗的选择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2cm以 上的可切除肿瘤主张积极切除,并联合淋巴结清扫,对于有血管侵犯的无功能性pNET,建议结合病理分级,考虑先行新辅助治疗降期。 上海市抗癌协会胰腺癌多区域协作青年学组学术会议同样精彩。大会执行主席虞先濬教授致开场辞,肯定了优秀青年医师在胰腺癌研究领域做出的贡献。为促进中青年医师学术交流、促进人才发展,此次学术会议搭建了交流与合作的良好平台。来自全国各地的胰腺癌领域优秀青年医师就RAMPS在胰体尾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胰腺相关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胰腺囊性肿瘤以及胰腺手术ERAS 进展展开讨论,各抒己见,讨论热烈。 本次会议展示了国内外胰腺肿瘤领域的新发现和新技术手段。间质微环境仍然是胰腺癌研究的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数据指向胰腺癌的高度异质性,亟待与临床预后相一致的分子分型以指导胰腺癌的药物运用。手术治疗仍然是胰腺癌治疗的关键,手术方式的合理选择、围术期的管理和微创外科的运用是提高术后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纳米刀、射频消融、质子重离子放疗等新技术的应用需要更明确的循证医学的指导。 作为国内胰腺癌领域的大型学术盛会,CSPAC 2018会议展示了胰腺领域的最新理念,推动了国内临床诊治水平的共同提高,打破学科壁垒,促进了国内胰腺癌多学科合作,体现了学者的共同信念——携手同行、共克癌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