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麻利二铺) 投资是一场人性的博弈,不管你如何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处处都有考验人性的陷阱。 投资过程就是一个克服人性弱点的过程。 以下总结了一些常见的人性弱点: 一、厌恶损失 人们总是喜欢确定的收益,讨厌确定的损失。 这样会造成一种什么现象呢? 比如,你有两只股票,一只赚了20%,一只亏了20%,大部分人会卖掉赚钱的,留下亏损的。 原因有两个: 1、担心赚钱的股票不卖会下跌; 2、继续持有亏损的股票等待反弹,若此时卖出意味着浮亏变为实亏。 这两个原因都是源自对亏损的厌恶,赚钱了怕亏赶紧卖,亏损了怕卖出变成实亏。 二、禀赋效应 和投资标的谈恋爱。 举个最常见的例子:对星座有所了解的朋友,是不是都认为自己所属的星座是最好的那个。 因为人都是情感动物,偏向于将情感与自己相关的事件链接,比如:你可能曾经在那家公司上班,你可能曾经因为买某个基金经理的基金赚了很多钱,你可能一直在用某家公司的产品而且感觉很棒,等等。 人们往往对于自己已持有的资产会给予更高的估值,很难客观地重新审视,毕竟这是你之前认可的标的,要重新审视相当于承认自己犯错。 三、确认偏差 与禀赋效应相关联,确认偏差指的是,人们偏好关注支持其决策的观点,忽视与之相对立的观点。 因为爱屋及乌嘛,当你看好某个基金经理、看好某只股票,你会不自觉地认同外界对这个经理、这只股票的正面评论,自动屏蔽负面观点。 实际上,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时刻提醒自己保持客观和理性才是正确的选择。 四、控制错觉 “Everything is under control” 美剧中,每当强势群体对付弱势群体的时候,都会说这句话,可是结果却经常被打脸。 投资中,人们会进行大量的基本面分析、技术分析,以确定某只股票能按自己既定的计划运行,但事实却往往相反。 有个彩票的比喻,可以用来解释这种现象: 假设你随机买了一张机打的彩票,此时有人和你说2元转给他,你可能毫不犹豫就转让了; 但如果这张彩票上的数字,是你经过精心研究而挑选出来的,你就不会这么轻易地转让给他人了。 但理论上,这两张彩票的中奖率都是一样的。 这可能就是我们常说的“迷之自信”吧。 五、夸大偏差 如果投资者曾经因为某个决策而赚到钱,或者成功避免亏损,会让投资者对自己的判断能力产生高估和夸大。 实际上你一两次的成功绝大部分因素只是因为运气,而你却把运气当成了自己的能力。 好吧,原来这才是迷之自信。 六、锚定效应 如果投资者买入一只股票,从10元涨到15元,再跌回13元。 此时大多数人会继续持有,因为毕竟持有过程中,曾经涨到过15元。 直到这只基金再跌回10元,甚至跌至8元时,才割肉离场。 为什么赚钱了没离场,而一直等到股票亏钱又割肉呢?其中就有15元这个价位给投资者内心起到的一个锚定效应。 在投资过程中,会出现无数次这种类似的锚定数字,让你做出错误决策,宁愿亏损也不愿及时止盈。 七、随大流效应 蓝筹和中小创,你会选哪个? 我想大多数人都会随大流,因为即使选错了,大家都亏损,这是怪市场行情不好; 如果不随大流,而大多数人又盈利,就尴尬了,会显得自己非常愚蠢。 八、可得性偏差 人们往往容易被容易获得的信息所影响。 这也是为什么网络上充斥着很多谣言的原因。 现在网络发达,人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很轻松地获得各种信息,也许你正好在微信群看到某只股票的某个消息,然后你就被潜意识地洗脑了,如果这个时候正好你有点闲钱,想买个股票什么的,你看到的这只股票就会被你不自主地列入备选,或者直接就买了。 恭喜,顺利接盘站岗。 总结了上面这些投资中人性的弱点, 要如何克服呢? 我觉得没有什么很好的办法,无非就是两点: 1、保持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 2、制定投资纪律,严格执行。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目前来看,赚钱的投资者还是少数。 毕竟,人性这事不是说克服就能克服的。 好了,我们就把投资当成一种修炼吧,顺其自然,循序渐进。 |
|
来自: 地久天长9999 > 《财富理念、投资理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