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状腺超声怎么看?超全解读!丨回顾总结

 云台树根 2018-04-20


讲者:朱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超声科

来源: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频道


一、 结节部位

左上、左中、左下、峡部、右上、右中、右下



举例:


描述:左侧甲状腺(中上/背/肋)中上背侧面


二、 结节数目

甲状腺腺体内被超声所能检出的结节个数。


1.分类:


单发/多发


2.临床意义:

   

多发——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癌;单发——甲状腺腺瘤,甲状腺癌

48%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发生在多发性结节性甲状腺肿背景中;单发和多发结节患甲状腺癌的概率相似。目前强调超声检查时应对每个结节的超声特征单独进行分析,以甄别多发结节中的恶性结节。


三、 结节大小

上下径、左右径和前后径,一般在纵断面进行测量 。以上径线应包括结节的声晕。


1. 临床意义:


结节纵横比(A/T):在横切面上计算A/T

● 纵径(A)是指结节与皮肤垂直的最大前后径。

● 横径(T)是指结节与皮肤平行的最大径。

● A/T≥1: 多见于恶性结节 A/T<1: 多见于良性结节。


2. 随访:


● 结节3~6个月随访前后比较,径线增大>20%,其中两径至少均大于 2mm ,或容积≥50%为结节增大。

● 良恶性结节均可增大。恶性结节快速增大见于未分化癌、淋巴瘤、高级别甲状腺癌等。良性结节增大多见于结节出血囊变、腺瘤等。


3.甲状腺癌分类和处理:

● 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PTMC):≤1cm的甲状腺乳头状癌,其生物学行为、临床治疗措施存在一定特殊性。

● 甲状腺癌大小不同,临床治疗措施也不相同。


结节是否恶性与结节大小无关。小结节同大结节一样具有恶性可能性。


四、结节形态

1.分类:


椭圆形或圆形: A/T ≤1

直立状: A/T>1

不规则形



2.临床意义:

椭圆形或圆形:多见于良性结节,部分恶性结节。

直立状:多见于恶性结节 ,部分良性结节。

不规则形:多见于恶性结节,局灶性甲状腺炎,部分良性结节。


五、 结节边界

1.分类:

●清晰:结节的50%以上和周围甲状腺实质分界明确。


边界清晰


● 模糊:结节的50%以上和周围甲状腺实质分界不明确。


边界模糊


2.临床意义:

● 边界清晰:多见于良性结节,部分恶性结节(包裹型PTC,髓样癌)。

● 边界模糊:多见于恶性结节,部分良性结节,亚甲炎。


六、 结节边缘:近边界的结节区域


(分清边缘和边界的概念)


1.分类:


光整:结节与周围甲状腺实质交界面光滑完整。



不光整:结节与周围甲状腺实质交界面出现成角或微小分叶样结构。



边缘成角:边缘出现小于90度的较小成角边缘。



微小分叶:为在结节的边缘出现一些小的分叶。



2.临床意义:

边缘光整:多见于良性结节,部分恶性结节。

边缘不光整:多见于恶性结节,部分良性结节。


七、 结节内部结构

1.分类:


(1)实性结节:结节内全部成分为实性。



(2)囊性:结节内全部成分为囊性。


胶质囊肿


(3)混合性:结节内既有实性成分,又有囊性成分。


● 实性为主型:实性成分>50%



● 囊性为主型:囊性成分>50%


囊性为主,实性部分为海绵状


● 海绵状结节:结节体积内50%以上出现多个微小囊状结构聚集,其间含有纤细分隔,呈强回声,横断面有时似微钙化。


海绵状结节


2.临床意义:

恶性结节:实性(80%),混合性以实性为主,13%~26%的恶性结节内有囊性成分。

良性结节:实性(47%)、囊性、混合性以囊性为主、海绵状结节。

海绵状结节:多为良性结节,诊断特异性99.7%~100%。


八、结节回声水平

1.分类


分为高、等、低、极低和无回声。高、等、低回声:根据结节与周围甲状腺或颌下腺实质回声相比,结节内回声分布不均时,以结节内占优势的回声类型为主。


等回声


低回声


极低回声


无回声


高回声


2.临床意义:


极低回声:多见于恶性结节,诊断特异性92%~94%,也见于良性结节,如亚急性甲状腺炎。

低回声:大部分恶性结节。

等回声:大部分为良性结节,如腺瘤样结节,少部分为恶性结节。

高回声:多为良性结节。


九、 结节钙化:微钙化、粗钙化、环状钙化

1.分类

根据钙化的大小、形态和分布特征分类。

微钙化:小于2mm的钙化,大小在1mm左右,大部分小于1mm,一般无声影,较多微钙化聚集时也可产生声影。


微钙化


粗钙化:大于2mm的钙化,常伴声影。


  

粗钙化


边缘钙化:位于结节边缘部位的钙化,可呈弧形或环形,可光滑或不光滑。


环状钙化


间断钙化


2.临床意义:


结节内出现任意类型的钙化,患癌的风险性均增加,以微钙化恶性危险性最大。


微钙化:多见于恶性结节(PTC、髓样癌、未分化癌等)(病理:砂粒体),部分良性结节(增生结节),Graves’病,桥本。


粗钙化:良性结节,恶性结节(髓样癌)。

a.单发实性结节内部伴粗钙化时可能为恶性;

b.粗钙化可与微钙化并存于PTC中。


边缘钙化:光滑的边缘钙化(环形、弧形)多见于良性结节,不光滑的边缘钙化也可见于恶性结节。


十、 结节内浓缩胶质

超声表现:甲状腺胶质在结节内高度浓缩,超声上表现为囊性结节内点状强回声,后伴彗星尾征。实性结节内点状强回声后伴彗星尾征并非浓缩胶质。



临床意义:良性结节


十一、 声晕

围绕结节的低或无回声环,由纤维结缔组织、受压的甲状腺组织或慢性炎症浸润组织构成,也可为血管结构(腺瘤)。


1.分类


按完整性分:


完整声晕:结节声晕完整无中断

不完整声晕:结节声晕出现中断

无声晕


按声晕厚度不同:

厚声晕(厚度>2mm)

薄声晕(厚度≤2mm)


按声晕厚薄均匀度:

厚度均匀声晕

厚度不均匀声晕


2.临床意义:


完整,細窄——良性


良性结节:完整均匀厚度薄声晕


不规整,厚的地方>2mm——恶性。


恶性结节:不完整、厚、不均匀声晕(15%~30%的PTC不完整声晕)


十二、结节被膜连续性

良性结节:多呈膨胀性生长,被膜可局部隆起,但连续性好。


良性结节


恶性结节:靠近被膜浸润性生长者.被膜受到侵犯,连续性可出现中断。


恶性结节


十三、彩色多普勒血流信号


1.分类:


边缘型:结节边缘存在血流信号,结节中央无或少许血流信号。



混合型:结节边缘和中央均存在血流信号,程度相似。



中央型:结节中央存在血流信号,边缘无或少许血流信号。



无血流型:结节内无血流信号显示。


2.临床意义:


边缘型:良性结节,恶性结节

混合型:良性结节,恶性结节

中央型:多见于恶性结节

无血流型:良性结节(出血囊变、胶质储留),少数恶性结节(微小)


十四、PI/RI

以多次测量的最高值为标准 ,PI>1.3,RI>0.75可用于识别恶性结节,但部分恶性结节可表现为低阻力型血流动力学特征。


中国抗癌协会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