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松江乡贤陆逊及其家风 胡申生

 金钱河南山牧童 2018-04-20


提起上海松江,不能不提“华亭”;提起“华亭”,则不能不提三国时期东吴名将陆逊。陆逊作为松江的先贤、乡贤,他的功绩、他的为人,他身体力行而形成的陆氏家风,是值得我们永远记取并不断加以宣传和发扬光大的。

 

  一

  陆逊(183-245),字伯言,吴郡吴县华亭(今上海松江)人,出身江南士族,孙策女婿。善谋略,曾与吕蒙定袭取关羽之计。汉建安二十四年(219)十一月,陆逊攻打占据荆州的蜀将关羽有功,“领宜都太守,拜抚远将军,封华亭侯”。(《三国志·吴书·陆逊传》)吴黄武元年(222),刘备攻吴,他任大都督,以逸待劳,巧用火攻之计,以少胜多,取得对刘备的夷陵之战胜利。黄武七年(228),又破魏扬州牧曹休于石亭(在今安徽怀宁、桐城间)。后任荆州牧,久镇武昌(今湖北鄂城),官至丞相。

  陆逊不仅是三国时有名的军事家、政治家,而且从人品和道德角度来审视,陆逊也完全符合乡贤标准。《三国志·吴书·陆逊传》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可看出陆逊的端正品德。会稽太守淳于式上表孙权,批评陆逊“枉取民人,愁扰所在”。陆逊后来却在孙权面前夸奖淳于式为“佳吏”。孙权就问陆逊:“(淳于)式白君而君荐之,何也?”陆逊回答说:“(淳于)式意欲养民,是以白逊。若逊复毁式以乱圣德,不可长也。”孙权听了感慨地说:“此诚长者之事,顾人不能为耳。”孙权认为陆逊这种态度和气量,真是忠厚长者才具有的,换了其他人还真是做不到啊!这个故事真实地体现了陆逊一心为公,不计个人毁誉的良好品行。还有一件事,也可见陆逊之光明磊落、无私无惧的品行。吴黄龙元年(公元229),孙权东巡建业,留陆逊辅佐太子,并总理军国大事。在这期间,他偶看到孙权次子建昌侯孙虑在殿堂前建了一个斗鸭栅栏,即很严肃地对孙虑说:“君侯宜勤览经典以自新益,用此何为?”陆逊批评的对象是已经就位皇帝的孙权的第二个儿子,可见他的无私和敢言。幸好孙虑也不是糊涂人,当即听从陆逊批评,将斗鸭栅栏拆毁掉。吴赤乌七年(公元244),陆逊被拜为丞相。当时有个名叫全琮的大将向陆逊反映了宫中内廷的一些事,陆逊表示:“子弟苟有才,不忧不用,不宜私出以要荣利;若其不佳,终为取祸。”原来当时孙权的两个儿子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之间正明争暗斗,而全琮的儿子全寄却明显地阿附鲁王。针对这一点,陆逊专门写信给全琮,警告全琮不要让儿子掺和其间,以免给自己和家庭带来祸患。而作为丞相,陆逊为了维护国家政权的稳定,不计个人得失,多次上书孙权,明确表态维护太子正统地位。陆逊的这一做法,遭到孙权的不满,他屡次派人批评责骂陆逊。陆逊为此忧伤过度,愤恚去世,终年63岁。死时“家无余财”,保持了忠心为国、清白廉正的本色。《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吴志·陆逊传》的最后对陆逊写下评论:“及逊忠诚恳至,忧国亡身,庶几社稷之臣矣。”陈寿对陆逊的这个评论是准确精到的。

 

  二

  陆逊生四子,其中次子陆抗不仅秉承父业,而且继承了陆逊的品德,延续了陆氏家风。陆抗与其父一样,也是一代名将,官至大司马、荆州牧。《三国志·吴书·陆逊传》说:陆抗带兵打胜仗以后,“貌无矜色,谦冲汝常,故得将士欢心。”陆逊死后,陆抗送葬东还,到孙权处谢恩。孙权接见陆抗时,将鲁王孙霸之党杨竺在他跟前批评陆逊的20件事一一责问陆抗,作为陆逊的儿子,陆抗“无所顾问,事事条答”(同上),依据事实为父亲的清白和忠诚一一辨答,使得孙权“意渐解”,明白了事情的真相。吴太元元年(公元251),也就是6年以后,孙权终于留着眼泪对陆抗说:“吾前听用谗言,与汝父大义不笃,以此负汝。”(同上)作为一国之主,孙权明白了自己误听谗言,不公正地对待陆逊,特向陆抗道歉。

  最可见陆抗之品行的,是他带兵在边境和晋名将羊祜对垒时,偶患病,羊祜得知以后派人送来了药,陆抗即毫无疑心地服下。部下许多人提醒他,小心药中有毒。陆抗回答说:“羊祜岂酖人者!”(《晋书·羊祜传》)翻成白话就是“羊祜哪里是用毒药来害人的小人!”羊祜带兵,以德为本,出兵行军到吴境,割麦充军粮,送绢给吴人作为割麦之补偿。吴人感于羊祜之仁德,都“翕然悦服”,尊称羊祜这样一个敌国统帅为“羊公”。面对羊祜这样一个对手,陆抗告诫部下:“彼专为德,我专为暴,是不战而自服也。”意思是说羊祜这一方对我们施以仁德,我们如果还要对他们采取敌对的暴力行为,那我们是不要经过战场上的较量就输给他们了。因此他指出,我们现在和羊祜的晋军对峙,只是“各保分界而已,无求细利。”吴主孙皓听说边界陆抗和羊祜交和,就责问陆抗,陆抗回答说:“一邑一乡,不可以无信义,况大国乎!臣不如此,正是彰其德,与祜无伤也。”陆抗的意思很清楚,羊祜以仁德示人,我们如果反其道而行,那么更是彰显了羊祜的仁德,对羊祜一点都没有什么伤害。(见《晋书·羊祜传》)陆抗的所做所言,一方面显示了他善于带兵有战略头脑,不是莽夫;另一方面可以看出他的品质为人。他和羊祜之间,既是对手,又是惺惺相惜的同道。这也是中国军事史上的一桩美谈。

  陈寿在《三国志·吴书·陆逊传》最后也对陆抗作了一番评论:“抗贞亮筹干,咸有父风,奕世载美,具体而微,可谓克构者哉!”说陆抗“咸有父风”,就是说陆抗在许多方面都继承了陆逊的品德和风范。这不仅是史官对陆抗个人的充分肯定,也是对陆逊的家教和家风作出的正确公允的评价和肯定。

 

  三

  陆抗生有六子,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以文学见长的陆机、陆云,人称“二陆”。《晋书·陆机传》称陆机:“少有异才,文章冠世,伏膺儒术,非礼不动。”《晋书·陆云传》则称陆云:“六岁能属文,性清正,有才理。”在陆机20岁的时候,吴灭于晋。陆机、陆云昆仲即退回故里华亭,“闭门勤学,积有十年”。至今松江小昆山还留有遗迹“二陆读书台”。弟弟陆云对松江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给了松江一个极富于文化品位和诗意的别称“云间”。“二陆”闭门读书10年以后,弟兄双双来到洛阳张华府上,见到荀隐。此前陆云并不认识荀隐,见面后便自我介绍“云间陆士龙”,荀隐应声回答“日下荀鸣鹤”。士龙、鸣鹤分别是陆云、荀隐的字。这一著名的典故就此给松江多了一个美称。

  从官声人品来看,陆云也不负松江陆氏家风。刺史周浚曾召陆云为从事,周浚对陆云的评价是:“陆士龙当今之颜子也。”颜子即颜渊,孔子弟子中名列七十二贤之首,以德行著称,周浚称陆云为当今“颜子”,这是对陆云德行和学问的一个高度评价。后陆云以公府掾为太子舍人,出补浚仪令。浚仪县地处交通要地,向来很难治理。可陆云到任不久就管理得井井有条,史载“云到官肃然,下不能欺,市无二价”(《晋书·陆云传》),建立了良好的治安秩序。其断案审狱也被“一县称其神明”(同上),显示了陆云很好的管理地方能力。后陆云遭上司妒恨辞去官职,浚仪县“百姓追思之,图画形象,配食县社”。(同上)在封建社会,这是百姓对一个地方官员极高的褒奖。

  后来,陆云被任命为吴王司马晏的郎中令。居官期间,陆云直言敢谏,对吴王的弊政多所匡正。明代张溥在《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中评论陆云说:“宰治浚仪,善察疑狱。佐相吴王,屡陈谠论。神明之长,谏诤之臣,有兼能也。”

  中国历史上有一个著名的修身故事,叫“除三害”,也和陆云有关。据《晋书·周处传》记载,晋时宜兴人周处,从小就是孤儿,膂力惊人,但不修细行,横行乡里。当地乡亲把他和南山猛虎和长桥水蛟并成为“三害”。后来周处知道乡亲把他列为“三害”,悔愧难当,就奋勇杀死猛虎和水蛟,并决心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晋书》说他“乃入吴寻二陆,时机不在,见云,具以情告,曰:‘欲自修而年已蹉跎,恐将无及。’云曰:‘古人贵朝闻夕改,君前途尚可,且患志之不立,何忧名之不彰!’处遂励志好学,有文思,至存义烈,言必忠信克己。”从周处立志修身、改过自新这个故事可以看出,当时陆机陆云昆仲的名声很大,周处是专程到“二陆”家乡慕名寻访,拜师求学。当周处自感岁月蹉跎,再学习恐将不及的时候,陆云以古人贵朝闻夕改,患志之不立,来教训和点拨周处,使周处如醍醐灌顶,幡然醒悟,立志求学,终成著名学者。陆云教育周处的这段话,在今天对我们的修身都有着现实教育意义和作用。

  作为兄长,陆机才学过人,又志存匡世,但复杂的政治斗争使陆机最终遭馋被杀。陆机被害时,也同时逮捕了陆云。由于陆云居官清正,爱才好士,当时许多人上疏成都王司马颖,要求不要株连陆云,但最终陆云还是被害。

 

  四

  纵观陆逊及其儿孙三代,对松江的贡献至少有这几个方面:一是因陆逊受封华亭侯而使华亭作为松江的古称始见于史志,其后裔世居华亭,陆抗、陆机、陆云的英名都与华亭相联系,华亭也从陆逊起始为国人关注;二是华亭成为陆逊封地后,当地得到进一步发展,这对以后华亭地区,也就是今天的松江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相当大的作用。三是如前文所述,陆云还为松江贡献了一个极有诗意的名称“云间”。为了表彰陆逊对松江地区的兴盛和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当地专门兴建了“陆侯庙”以供邑人对陆逊进行祭祀和追念。成书于明朝正德年间的《松江府志》有一段关于为什么要为陆逊建庙的文字:“谨考秦汉之郡县,未闻有华亭。三国时,吴奉陆逊为华亭侯,始见于《吴志》。华亭乃逊之故里,兹土在汉时,海滨一弹丸不毛之地。逊仕吴,氏世居之,以此生齿日繁,地土日扩,后因置为县,开拓封疆,陆氏为大功于斯土。”“陆氏为大功于斯土”,松江地方志对陆逊的这个评价是符合松江发展历史的。陆逊庙虽然因年代久远,世事变迁,几度废坠,但从历代松江府志的记载来看,元、明二朝都曾对陆逊庙进行重修,并将陆逊的弟弟陆凯和儿子陆抗置于陆逊神像两侧配享,可见松江地区的人民对陆逊一门的怀念。对于陆机、陆云兄弟,松江一直将他们作为松江的先贤、乡贤加以表彰和宣扬。据明朝《正德松江府志》记载:南宋“庆元末,徐令民瞻始为堂于学,以祀晋陆机、陆云,名其堂曰‘二俊’。”到了元朝元贞初年,官府又重建“二俊堂”,还以唐宣公时名臣陆贽配享,时称“三贤祠”。另据明《崇祯松江府志》记载,元惠帝至正五年(公元1345),又在二陆故里小昆山建成“二陆祠”。清《康熙松江府志》则记载明朝万历九年(公元1581),松江府建“乡贤祠”,共祀乡贤13人,陆机、陆云兄弟名列其中。

  从陆逊、陆抗到陆机、陆云,祖孙三代,人品、才能都是一流的,他们的事迹、功绩和家风,都为松江增添了文化品位和社会影响,他们名列松江先贤、乡贤,都是当之无愧的,理应受到后人世代的怀念和敬仰。

20180420日大讲坛  稿件来源:松江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