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诚意即正念头

 oooppp1969 2018-04-21

1

很久以前,有个人坐着马车在大路上飞奔,速度惊人,好像要去捉奸。

他的朋友拦住他,问:“你如此匆忙,去哪里?”

他回答:“到楚国去。”

朋友笑着提醒他:“你方向错了,楚国在南边,你正往北走呢!”

他说:“没关系,我不辞险阻,决意向前。况且,我准备了匹健马,日行千里。”

朋友哑然失笑,“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

他说:“没关系,我的车夫万里挑一。”

朋友摇摇头,说:“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呀!”

他继续说:“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足了盘缠。”

如你所知,这个故事叫南辕北辙,故事的最后,有人一本正经地评论道:楚国在南边,他非要往北边走。他意志越坚定,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

【2】

也是很久以前,有个农夫常常去庄稼地里视察,他发现禾苗长的太慢太慢,恐怕到世界末日也无法成熟。

在漫长的暗夜,他绞尽脑汁地思考,终于让他想出一绝妙的办法。

第二天鸡叫头遍,他就跑到地里,把每颗禾苗都拔出一点,太阳高照时,他跑回家美滋滋地睡觉了。醒来后,他想到自己的禾苗已茁壮成长,又美滋滋地去看庄稼。

结果他目瞪口呆,禾苗全死了。

也如你所知,这个故事叫拔苗助长。故事的最后,有人一本正经地评论道: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3】

还是如你所知,我要谈王阳明了。

众所周知,王阳明心学是从朱熹理学而来,再具体言,是从《大学》而来。《大学》三纲:亲民、明明德、止于至善。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王阳明认为,“八目”中的关键不是格物致知,也不是正心,而是诚意。“意”是念头,我们要在事上依良知的判断正我们的念头,就是诚意。

比如你要去天竺见释加牟尼,这是件事。我在这件事上正我的念头,念头就是,不辞险阻,决意向前,纵有十万八千只妖孽在路上等我,我也要去。

良知告诉我,你这个念头是正确的,你要真诚无欺地对待这个念头,那就上路吧。

这是不是就算“诚意”了呢?


4


王阳明说,不算。

“‘不辞险阻,决意向前’只是‘意’,念头而已。你若真诚无欺地对待这个‘念头’,就必须实现它。也就是说,你要为这件事的实现做好充足的准备,首先该知道天竺在哪里,你要准备馒头和盘缠,还要准备交通工具,然后再把念头付诸实践,这才是真正的‘诚意’!”


5

照此理论,南辕北辙和拔苗助长都不是诚意。

南辕北辙中的主人公“意”是对的,不辞辛劳,绝不放弃,但没有‘诚’,最基本的一点,方向就搞错了。

拔苗助长中的主人公“意”就错了,其他的事诸如勤奋等,也就不值一提。他的善念头应该是拔草助长,而不是拔苗。

今天我们看南辕北辙,主人公恐怕没有错,因为地球是圆的。从这一点而言,“意”对了,方向即使有点偏差,也会成功,只是成功会来得晚一点。

所以,王阳明最重视的就是诚意的意,也就是念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