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商务部、科技部、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举办的第六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于今天在上海世博展览馆落下帷幕。 本届上交会观众达到55361人次,比上届增加5%,专业观众更是占比例81%。在本届上交会上,语音交互、智慧医疗、自动驾驶……一大批国内外领先的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项目也悉数亮相! 其中,个性化机器人Olly备受欢迎,高票当选为本届上交会的“镇馆之宝”。 △个性化机器人Olly 今年上交会, 还有哪些高能的机器人 将改变我们的生活, 一起跟着东东来看一下吧~ 1 “科幻小说”变现实! 外骨骼机器人重构病人新生活 外骨骼机器人最早出现于科幻小说,人们把它穿在身上后,跑得更快、跳得更高,还能够背起更重的东西。 △《钢铁侠》电影中托尼斯塔克穿上战斗盔甲 △《明日边缘》电影中主角所穿的外骨骼盔甲 △电影《阿凡达》中的外骨骼战士 近年来,这种机器人开始进入现实生活,美国、中国、日本、以色列等国的一些企业高校先后研制出产品,主要用于帮助瘫痪者以及中风、脊髓损伤患者康复,乃至于老年人行走。在第六届上交会的展台上,一台蓝白黑的外骨骼机器人非常“拉风”,在展位上模拟人的步态匀速行走,格外有范,吸引众人驻足观看了解。 这款由上海傅利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下肢外骨骼机器人“Fourier X1”是第二次参加上交会,其核心技术是力反馈,通过装置在各个关节、不同力矩和位置的19个传感器,以及11个分布式CPU(中央处理器)模块,识别传感信号、了解使用者的走路意图。 机器人后台会根据众多不同类型患者使用反馈数据,建立一个步态曲线数据库,可依据使用者走路习惯、步幅大小、步频快慢等,在步态曲线的各个点处进行调整。有时候使用者走动的重心、步态偏差比较大,超出设定范围,机器就能检测到并会采取自动关停、报警等安全处理。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这款机器人是直接穿戴在人身上的,所以不同于工业机器人,能与使用者、环境实现交互,拥有“触觉”。 △外骨骼机器人让下肢功能障碍患者重新站立行走(资料图) 未来,交互技术会呈现更加多样化,外骨骼机器人会通过多方式的交互更好与人体实现融合,更好帮助患者康复,减少因整天坐着轮椅而引发的二次并发症。 2 能“爬楼梯”送外卖! 机器人“润”:尽心尽责的“服务生” 由上海云迹科技研发的“跑腿机器人”,大名叫“润”,也在上交会亮相了。它最大的特点是可以自主上下电梯,在行走过程中能够自动避开行人和障碍物,目前已广泛服务于酒店、医院、展厅等场景中。 ![]() △云迹科技研发的商用服务机器人 不仅如此,机器人“润”还是一台可以自己“赚钱”的机器人,酒店用户在需要“他”提供服务时,只需投入1-2元,就会亲自为你“跑腿”。 比如一位住客点了一瓶饮料,身高一米左右的“服务生”出发了,“他”按键进入电梯,一边“行走”,一边打着招呼,“宝宝还小,请给宝宝让个路”。 到房门口后,“他”给客人打了个电话,客人开门,在“他”头顶轻按,从“他”打开的脑门中取走饮料。此时“服务生”喃喃道,“给宝宝一个好评哦,我妈妈会给我糖吃的”,萌态可掬~ ![]() △云迹科技酒店机器人 机器人服务于酒店只是一个小小分支,未来它还将出现在高铁上,替代售货员,乘客有需求,发个信号,它就会过来,你扫扫二维码,支付完毕就可取货了。 截至今年3月底,云迹科技的服务机器人累计运行里程数超过了4万公里,已超过地球赤道一圈。 ![]() 在上交会现场,参观者可以体验到这位“跑腿”机器人带来的服务。当用户通过微信扫描房间的二维码进入电子商城,选购好所需商品后,仅需几分钟机器人即可送货上门,全程没有他人参与。它可以实现7X24小时随时待命、认真工作,帮助酒店减少了人力成本、人员管理成本和培训成本。 ![]() 3 小i改变传统客服 “高情商”机器人能做讲解员 生根于上海的小i机器人一直专注于以自然语言处理为核心的人机交互技术的研发。创始人、CEO朱频频介绍,小i开创的智能客服,是目前全球人工智能应用最为成熟的领域之一。近两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服务型机构通过采用智能机器人来提升客服体验。由小i提供的QQ/微信智能客服机器人,能够节省巨大的人力成本。 ![]() △小i机器人系列产品 以银行业为例,由于银行的个人客户不仅数量大,还有咨询问题往往同质的现象,在不使用机器人之前,银行只能通过呼叫中心这样的传统方式进行客服,这一形式不仅涉及人力成本,还涉及土地租金等一系列问题。而智能机器人介入后,用户可以通过银行客户端、微信、QQ的语音交互实现账户管理、转账汇款、基金理财等常用功能,以及获得商城、订票、娱乐等生活类服务信息。 小i可以同时为众多的银行个人客户提供多种方式的客服,只要把个人客户咨询频率最多的问题录入小i数据库,再将小i的银行专用客户端通过QQ、微信等方式应用,大部分的咨询业务就可以妥善解决了。在建设银行发布的统计数据中,由小i提供技术支持的智能客服系统“小微”三年累积服务用户人次达10亿。 ![]() 在此次上交会的展台上,小i机器人将通过实体和虚拟的机器人,配合现场解说、案例演示、亲身体验等形式向观众展示小i在智能客服、智慧城市、智慧金融、智慧医疗、智能办公等领域的多种成熟应用。 ![]() 4 智慧钢琴化身“陪练老师” 实现人与琴双向互动 此次上交会侨商专区参展项目中,一台黑色的立式钢琴别具一格,与传统钢琴不同的是,它有与琴键1:1对应的高清大屏幕,能自动演奏动听旋律。 据有关专家介绍,这台“Find智慧钢琴”由森兰信息科技打造,结合传统钢琴与现代信息技术,自带运算主机及高清大屏,实现人与琴双向互动。与钢琴同宽、融为一体的高清大屏幕,清楚展现老师手型、指法,自动演奏系统还原大师级的演奏效果。 ![]() 云平台教学资源及大数据分析体系使钢琴化身“陪练老师”,实现智能纠错,使学生以参与者的身份,出色完成音乐教学过程中视、听、练、测等多个环节。 通过信息技术对传统钢琴这一基础乐器加以革命性改造,破解钢琴教学只能“一对一”进行的限制,开创了钢琴教学“大班课”模式,并改变传统“灌输式”教育,提倡“互动参与式”教学。这个音乐互动教学平台除了可运用于中小学音乐教育,还进行社区音乐教育,普及钢琴教育。 ![]() 5 “美猴王”精通上交会的各类信息 和人们实现零障碍语音沟通 “美猴王请告诉我今年上交会有多少参展商、展会面积多大?”展会现场,“美猴王”身披蓝金色战甲,头戴紧箍咒,手中挥舞着金箍棒,还不时和路过的人们打招呼。走近看,原来这一场景出自于雾幕影像的语音智能机器人,它不仅仅能和人们实现零障碍语音沟通,还精通关于上交会的各类信息。 ![]() “齐天大圣孙悟空”就是一款基于智能语音交互技术的机器人。掌握这一技术的“齐悟科技”,通过结合深度学习等技术研发出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算法,实现了复杂的语义分析及上下文理解,涵盖了语音识别、语义识别和语音合成等一整套语音交互技术。 “相比传统的一问一答机器人,我们产品对知识组织和处理方法更接近人类。”该企业相关负责人介绍,优势是运用智能算法处理复杂的业务逻辑,赋予机器真正的上下文理解能力,提高百倍以上的开发效率。目前这一技术已经开始与游戏制作厂商展开合作,未来人工智能语音交互技术将渗透到生活的点点滴滴。每天早上叫你起床、帮你订机票、叫外卖等处理各种琐事。 ![]() 上海这座城市高度重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把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打响上海制造的品牌战略。去年10月,上海发布《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如今,半年过去了,这一实施意见对促进产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黄瓯表示,上海是地方政府中最早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实施意见的。意见发布半年以来,上海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成效显著,在产业应用及人才等方面全面发力。 上海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机器人产业集聚区,截至2017年底,上海机器人及系统集成相关企业约100家,产业规模超过240亿元。人工智能最新技术成果在机器人的智能感知、语音图像识别、人机交互等领域取得了较大进步,助推机器人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目前,政府部门也正在进一步研究推进上海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有关政策。从科技引领、产业协同、生态培育、人才集聚等方面构建支撑体系,来凸显上海的特点和优势,以求更好地为企业成长和产业发展服务,巩固提升实体经济能级。黄瓯表示,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工智能企业来上海发展,相信借助上海的产业基础和政策优势,优秀的企业能在上海加速成长,领跑未来。 来源:东方网 |
|
来自: 红翡綠翠 > 《上海风光.建设.生活休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