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解质钾钠氯检验的临床意义

 半山翁丁亥 2018-04-21

临床意义


1、钾离子细胞内液中的主要阳离子。钾离子测定可用于诊断电解质失衡,心律不齐,肌无力,肝脑病变和肾衰竭,并在糖尿病和静脉输液治疗中检测酮酸中毒。并发醛固酮过多症的高血压患者,超过90%的人K+ 浓度很低。呕吐,腹泻,嗜酒和叶酸缺乏症都可引起K+ 浓度降低。快速输入K+ ,晚期肾衰,溶血性病变,外伤,Addison氏综合症,代谢性酸中毒,急性饥饿症,脱水和急救等均可引起K+浓度升高。通常情况下, K+ 经肾小球过滤掉,但在K+浓度较低时, K+会保留下来。在饮食增加,高醛固酮症,肾小管性酸中毒和碱中毒发病时,尿液中K+的含量上升。



2、钠离子是细胞外液中的主要阳离子,人体内的钠平衡由肾脏维持。尿液排泄过多,腹泻,Addison氏综合症,肾小管肾炎等都可引起钠浓度降低。严重脱水,某些类型的脑外伤,糖尿病昏迷和盐摄入过量可导致钠浓度升高。


3、氯离子是细胞外液中的主要阴离子,它的生理重要性在于能保持人体正常的水代谢,渗透压和细胞外液中正常的离子平衡。在脱水,肾小管酸中毒(高氯代谢酸中毒),食盐摄入过多等情况下,氯的浓度会升高。在水含量过多,慢性呼吸性酸中毒,失盐性肾炎,代谢性碱中毒和充血性心脏衰竭等情况下,氯的浓度会降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