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民拼娃”何时终结,从牛蛙说起

 长沙7喜 2018-04-22

我们正处在一个“全民焦虑”的时代,尤其是关于孩子的教育,各种广告宣传,各种才艺比拼,各种升学压力,常常让我们陷入不安和焦虑之中……




牛蛙战争


一篇网络热文——《牛蛙之殇》击起了千层浪,向我们讲述了一个6岁小孩的辛酸和无奈,要等到外公这么大的时候才可以玩……


虽然这篇文章有广告软文的嫌疑,但的的确确抓住了眼下的热点,反映了现在普遍存在的、被严重误导的“全民拼娃”现象。


在痛批教育制度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为人父母“望子成龙”的渴望,因自身安全感的缺失、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而想设计和掌控孩子的未来……


而事实上,孩子的未来丝毫没有因为你的规划而变得可控,人生路上的太多不确定性和可能性,使得你越想掌控却越不可得。这是谁也无法解开的难题,但又如此重要,于是你就越不安、越焦虑。在有意或无意中,父母的不安又引起了孩子的不安,互相影响……



父母的不安


父母的不安主要和两方面有关。一是童年的成长经历,二是当下的社会环境。


首先,我们的童年是一个物质比较匮乏的年代,我们的父辈们面临了太大的生活压力。唠叨、抱怨是常事,用现在的话讲就是心理苦,咱就吐个槽呗……生活如此艰难,类似“出人头地”、“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样的教育观也非常符合当时的要求。


况且在那个年代,“安全感”这样的词语,估计90%的父辈们都从未听说过,当着孩子面吵个架估计是家常便饭,偶尔打个孩子也不是什么稀罕事……这些,都导致了我们这一代中的大部分人,在童年的安全感上或多或少有一点缺失。(安全感的缺失会带来诸多问题,比如不自信、消极预期、容易焦虑、过于在意别人的脸色等等,如果不能自我疗愈,便始终可能把这种不安全感传递给下一代)


其次,是当下的社会环境。我们这一代人是不太走运的,你看:咱上大学了,教育部说要自费了;好不容易混到毕业了,国家说工作自己找去;最令人愤愤不平的是,最大的一个红包——福利分房咱也没赶上……***,真是背到家了,有没有?于是,咱就只能擦干眼泪、撸起袖子干,为了家庭的幸福,为了孩子的未来,我们鞠躬尽瘁,就差死而后已了……


在这个既充满自由与惊喜,又充满竞争与压力的年代,加上我们童年安全感的那点缺失,不安和焦虑是很平常的,而且适度的焦虑也是个人和社会进步的需要,但我们往往控制不好这种情绪,常常陷入过度的担忧之中……


时代造成的痛,唯有时间的流逝和时代本身的进步才能疗愈……



时代的脚步


我们无法改变我们的成长环境,但时代的脚步永不停歇,至少我们要努力地跟上,积极地去思考:当下发生了哪些变化?时代脚步的方向在哪里?


首先,我们比较幸运地生活在和平年代。建国68周年,物质不能说已经极大丰富,但至少是相当丰富,十万小车和百万豪车的差距已经不是有和无那样的对比了。在可遇见的将来,整个国家的物质水平还将持续提高,大多数人也不必为孩子将来的小康生活而担忧。


其次,人工智能的发展,在未来的几十年很可能颠覆你的想象,你的孩子将要从事的工作有65%是现在还不存在的职业(世界经济论坛在2016年发布的《工作的未来》中预测“在由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和生命科学等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冲击下,现有的大部分职业都将消失,同时将涌现出大量目前没有的新职业)。这让未来变得更可期待,同时也变得更不可预测,更不可能控制。所以,健康的体魄,乐观的风格,社交的能力等等这些基本素质在未来将更加重要。


第三,十几年以后,00后将走上历史舞台,将成为新一代的父母,长江后浪推前浪……大胆预测,现在正流行的、被商业化严重误导的“全民拼娃”将成为历史,新一代的父母会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时代的脚步不停地向前,而人与人之间的比较也将一路相伴,但比的内容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变化:比如从比车子、比房子,到拼分数、拼才艺……那么,未来比什么呢?在讲这个之前,我们要先看看,孩子需要什么?



的需要


(安全感、安全感、安全感,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生存是第一需要,特别是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家庭安全感是第一位的,上学之后,学校安全感的建立也是相当重要的。这方面在第一篇文章里已经有涉及,就不展开了,或许会专门再写一篇,对安全感进行一下更深入的探讨)


孩子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孩子越小,需要陪伴的时间越长。在陪伴下哭,在陪伴下笑在陪伴下游戏,在陪伴下学习,在陪伴下思考……总之一句话,在陪伴下长大。孩子的成长是一个点点滴滴,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父母无条件地、全身心地投入……

小孩子是最容易满足的,一个小小的冰激凌,就能让一个哇哇大哭的孩子破涕为笑。但同时,小孩子也是最不容易满足的,因为他真的需要你长时间的陪伴。时下很流行一句话——高质量陪伴,对于这句话,笔者肯定是认同的,但还是要补充,长时间也是必须的。父母要协商一致,有分时、有分工,并经常沟通,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长时间这个度只能自己把握,在小孩子缠着你粘着你时,多想想,等孩子长大一些,这种关系很快就会倒过来。到了青春期,你要给予孩子更多的自由和空间,陪伴而不是掌控)


健康的体魄,乐观的风格,社交的能力等等这些基本素质与你的收入,你的金钱并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只与你全心的投入和教养的方式有关。而且,这些素质是任何一家培训机构都无法提供给孩子的,唯有父母能够做到……

(家庭是教育的核心战场,学校是重要战场,其它都是小规模战争。如果你在核心战场节节败退,势必影响到重要战场,这时候,你指望民兵部队去扭转大局,无疑是舍本求末,事倍功半)



幸福的生活


全民拼娃,如果非要说拼,那么现在拼都是在拼未来,都是为了孩子将来长大了能够更好地去生活。所以,我们必须还要先看看自己的生活,在成人的世界里,我们拼的是什么?追求的是什么——出人头地?人上人?我想,大家在看了上面的这个小标题之后,就已经知道笔者想说的是什么了。是的,我们该追求幸福!


那什么是幸福呢?每个人的答案可能都不一样,100个人就会有100个答案。但概括起来,可能不外乎几个大的方面:工作、家庭、社交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收入,成就,满足等等。如果我们让一个航天科学家和一个水果摊小商比成就,那么无疑前者有巨大优势,但如果比幸福,那就不一定了……


幸福的答案只有让孩子自己去寻找,他不需要你的掌控,只需要你的陪伴。在你全身心地投入和陪伴下,孩子能够尽快找到自己,在自己的命运轨迹下成长!我想,这就是最大的拼!拼的是你的时间,拼的是你的默默耕耘!


孩子的天性都是无忧无虑,充满阳光的,不要因为你对未来的担忧和焦虑而影响了这份洁白无瑕的纯真,让孩子快快乐乐地成长,就长成他自己希望成为的样子!去寻找自己的幸福!


幸福是教育的最大目标,是人生的终极意义。生活本身的目的就是获得幸福,追求幸福让众生殊途同归。推荐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公开课——《幸福的方法》适合全民阅读的好书!



世界如此浩大,你我都只是沧海一粟,人生如此复杂,我们谁又能看得透……生活不会真的因一句话或一本书而有大不同,那样的事通常只在故事里才有……阅读的力量是带给你内心的平静,积极地去思考……分享是一种快乐,如果还能获得一点共鸣更是一种喜悦!




“做自己喜欢的事,陪儿子玩耍,陪家人散步”,于我而言,这就是幸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