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口语交际《 我看到了》教学设计

 泷樟书苑 2018-04-22
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单元

口语交际《我看到了……》教学设计

      柳河县凉水中心校   于伟丽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图画的观察,学会并总结出观察的方法:要反复观察,仔细观察,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

2.引导学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把观察内容、过程及“想到的内容”和“观察的感受”说清楚、说完整的能力。

3.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提出问题,交流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倾听和交流的能力。

4.在有趣的观察活动中,体验观察带来的乐趣。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重点:

通过对图画的观察,学会并总结出观察的方法:要反复观察,仔细观察,从不同角度进行观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把观察内容、过程及“想到的内容”和“观察的感受”说清楚、说完整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喜欢找不同的游戏吗?那么我们就玩一玩这个游戏,出示课件:找不同。

2.同学们,好眼力,短短的时间就找到了四处不同,老师为你们点赞。孩子们,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细致敏锐的观察不仅可以愉悦我们的身心,还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老师这里还有三幅图片,里面藏着很多秘密,想看看吗?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上一节口语交际课,比比我们的眼力,体验一下观察的乐趣。板书课题:我看到了……

二、师生共同梳理交流要求

 1.请看大屏幕,结合板题你想交流哪些内容。

 2.学生汇报,教师提炼要求

   说:看到的(怎么看的)、想到的内容,交流观察后的感受。

听:认真听,及时做补充。

三、不同方式观察,练习描述

 教师出示三幅图画,学生观察。

 1.学生独自观察 学生汇报说看到了什么,班上其他同学作补充,在学生急着汇报且答案不一致时,设疑提要求,适时板书:仔细看。

2. 同桌交流发现,练习描述

汇报交流我看到了什么,怎么看到的,学生汇报时,教师引导孩子按照一定顺序练习说:我刚开始发现----仔细看发现-----反复看发现 -----从不同角度看发现----

3.小组内交流:把看到的,想到的说清楚,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相互补充,交换意见。做到表达完整,清晰,有序。教师巡视指导。注重学生的连接词的运用。

四、全班交流,补充修订

师:各小组选出一名在组内描述较好的同学上台,在全班进行交流,其他同学边听边补充其表达的不足。

1.交流第一幅图

 :我们组的同学观察第一幅图时,开始只看见了一棵枯树的下面有两个老人的头像。后来仔细观察,我们惊喜地发现,其实,树的枝丫中还藏着八个头像一共是个头像。

师:请你们组的同学到前面来指给大家看。

生:第一幅图中,在一棵光秃秃的树下,我们一眼就看到了两位白发苍苍的外国老人,全组同学反复地看,结果发现左上方的树杈中间隐藏着三个戴帽子的男人头像。有的脸上布满皱纹,有的脸上有胡须。根据这个方法,树顶上还有两个老人的头像,右边的树杈中间隐藏着三个头像,其中两个戴着帽子和眼镜,中间那个眼睛炯炯有神。那么,这课枯树上有是个头像,其中五个戴帽子,三个戴眼镜,还有一对老夫妻什么也没戴。

师:你们组的同学,眼力真不错,快赶上火眼金睛的小悟空了。其他组的同学也来说说吧。

2.交流第二幅图画。

   生:第二幅图,阴影部分是相对这两个人头侧面像,中间留出来空白部分像一个大花瓶,也像一个酒杯。

   师:那么,你们想到了什么呢?宴会。

   你们组观察得很仔细,可以说独具慧眼。那个小组汇报一下第三幅图你看到了什么?

  3.交流第三幅图画

  生:我们组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不同角度看,终于找到了第三幅图的奥秘。除了小女孩的半身像以外,还藏着一位老妇人的头像。

  师:那么你们想到了什么?美女与巫婆。你们组的同学迎难而上,真厉害。观察力不一般,老师给你点赞。

   4.同学们,通过回顾刚才的交流,我们来梳理一下观察的方法:教师相机板书。观察第一幅图要仔细,耐心,反复地看,第二幅图从不同角度看,第三幅图观察也要加上丰富的想象。

5.是呀,同学们,我们的生活千姿百态,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只要我们细心观察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通过这次有趣的观察你有哪些感受呢?

只要细心观察就会有收获。

观察要细心,耐心,不能随便下结论。

以前写作文总觉得无话可说,是因为观察的不够仔细,以后要认真观察生活,留心身边事物才会积累更多作文素材。

六、全课小结,拓展延伸

同学们,面对这样的图片,我们学会了静心看,仔细看,反复看,多角度看,练就了火眼金睛。老师这里还有两张图片敢挑战吗?

出示课件,观察图片。(藏在大象里的动物)

让孩子们带着图片走出课堂,在课外与同学,与家长交流发现,锻炼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设计了游戏导入,课的伊始就激发了学生的观察欲望,然后通过独立观察,性子急的同学在观察第一幅图时就迫不及待地说出“两个”引起其他同学地争论,我因势利导,教给孩子观察的方法,由仔细看,反复看,多角度看到发挥想象看等,让学生体会到了不同的观察效果,然后与同桌交流,在小组内交流,适时地出示提示,指导学生完整,清晰地表达,整堂课学生情绪高涨,课的结尾处出示类似图片,激发学生课后与同学,家长的交流欲望,继而在生活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不足之处:孩子们表达欲望强烈,课堂上没有了安静的氛围,个别孩子仍存在不爱表达的现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