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束发之美、汉冠威仪

 聰哥的寶藏 2018-04-22


(2016-02-19 17:25:14)

——在汉式婚礼中找回失落已久的汉家男儿

 

什么样的发型最能彰显汉家男儿的威仪?

束发之美、汉冠威仪

是披发?

 

束发之美、汉冠威仪

是半披发?

 

束发之美、汉冠威仪

亦或是清朝的辫子头?

统统不是!

 

束发之美、汉冠威仪

束发唯有束发,才最能彰显汉家男儿英武阳刚的威仪!

 

何谓束发?古代男孩成童时束发为髻,因以代指成童之年。 汉代贾谊 《新书·容经》中说:“古者年九岁入就小学,蹍小节焉,业小道焉;束发就大学,蹍大节焉,业大道焉。” 唐代鲍溶 《苦哉远行人》诗云:“去时始束发,今来发已霜。” 宋代陆游 《上执政书》道:“某小人,生无他长,不幸束发有文字之愚,自上世遗文, 先秦古书,昼读夜思,以求圣贤致意处。”

束发之美、汉冠威仪

    《礼记·曲礼上》曰:“(男子)二十曰弱冠。”就是说男子到了二十岁即称“弱冠”。早在周朝,男子二十岁时要行成人礼,其仪式主要是束发加冠,以示成人。

汉人束发也与农耕民族的生活习惯相关,男子把头发束起来,再带上头巾,就不怕头发弄到眼睛了。由于头发能调节头部气温,这样既保证在烈日下头部不会太热,也能保证冬天头部不会受冷。再加上后来《孝经》里的“身体发肤受之父母”等影响,束发完全的成为了我们中国数千年之传统。

 

历代古画中的男子束发形象:


束发之美、汉冠威仪

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龙帛图》

 

 

束发之美、汉冠威仪

东晋顾恺之《斫琴图》局部

 

束发之美、汉冠威仪

唐代孙位《高逸图》局部

 

 

束发偏髻的秦兵马俑:

束发之美、汉冠威仪


汉俑中的男子束发形:

束发之美、汉冠威仪

束发之美、汉冠威仪


影视剧中的男子束发形象:

束发之美、汉冠威仪

束发之美、汉冠威仪

束发之美、汉冠威仪
 

为何明末以后就鲜少见到束发了呢?这不得不提及华夏民族的劫难——剃发易服。1644年明朝灭亡后,清朝统治者为了削弱汉人的民族意识,以达到长期统治中国的目的,大力推行“剃发易服”政策——强行命令所有汉人官员、百姓必须改剃满洲人的发型、改穿满洲人的服饰,不得再蓄发穿汉服,否则就会被处死。在与屠杀抗争了37年之后,延续了四千多年的汉服最终从华夏人民的主流生活中消失,满服的长袍、马褂、瓜皮帽、“金钱鼠尾”的装束,在“铁与血”中被固定下来。

 束发之美、汉冠威仪束发之美、汉冠威仪


剃发易服所暴力中断的除了汉服便是汉家男儿的束发传统衣与冠不可分复兴束发是复兴汉服的题中应有之义汉未央自我赋予了这样一种使命即在复兴汉服的同时在特定时刻特定场合复兴束发传统汉未央立志给当代中国青年一个机会即在汉婚中找回汉家男儿的本相还新郎一个真正的自己给新娘一个完美的郎君


难道有哪位新郎愿意在婚礼中只是简单地往脑袋上扣顶冠,走走形式主义,做一个身着礼服,头戴冠冕,而脑袋依旧是板寸亦或是顶着一头厚重刘海的“新新人类”?

 

汉未央要与这种“只走形式”说不!2015年起,汉未央为推行汉婚束发计划查访历史资料考据束发式样重金配备高端发套延请富于经验、精于结簪的发型师加盟在学术上、技术上、人员上做了充分的准备汉未央在汉式婚礼及汉服艺术摄影中强烈推荐新郎束发髻戴高冠,以彰显汉家男儿的威仪,也通过这一细节将汉家衣冠落到了实处。可以说,汉未央开创性的束发实践引领了汉式婚礼的新风尚、新标准。

 

汉未央汉式婚礼及汉服艺术摄影中的束发高冠新郎形象:

束发之美、汉冠威仪

束发之美、汉冠威仪

束发之美、汉冠威仪

束发之美、汉冠威仪


束发之美、汉冠威仪

束发之美、汉冠威仪

    束发之美、汉冠威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