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本可功盖秦皇汉武 为何一败涂地 都是不听老王说话惹的祸

 思明居士 2018-04-22

他本可功盖秦皇汉武 为何一败涂地 都是不听老王说话惹的祸

375年,那个号称“功盖诸葛第一人”的大牛逼货老王死了。

那一天,满城飘雨,哀嚎震天,差一点就要六月飞雪。

皇帝哭得肝儿颤,一病不起。

病好以后,皇帝厉兵秣马,御驾亲征去了。

老王若是在天有灵,肯定棺材板都要按不住:“老子临死前对你说了那么些掏心窝子的话,让你别往南边打,盯着点北方,你咋就是不听呢?”

8年后,

大败,

亡国!

01

柏杨在评价这位皇帝时,说:“在中国数千年历史上,有资格称得上大帝的不过五人: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清圣祖、他。”

颇有讽刺意味的是,五个大帝里,只有他从未统一过中国,也只有他,明明功盖千秋,后人却只永远记不住他干了那些大牛逼事儿,只记得他打了一场败仗。

皇帝自打了败仗后,一路败退,单骑跑到淮北,还不小心中了流矢受了伤,又饿又疼,幸得当地平民帮助,勉强没有被饿死。

皇帝三日没吃饭,捧着滚烫的汤碗,忍不住落下泪来:“朕若是早点听了大丞相的话,又何至于在此处吃这玩意儿?唉,朕还有啥脸面去见天下人呢?”

他泪眼未干,又不禁想起他的好兄弟来。

他本可功盖秦皇汉武 为何一败涂地 都是不听老王说话惹的祸

那时,他还是少年鲜衣怒马的东海王,爷爷和父亲都是一代枭雄,伯父是开国君主;

他出生时,背上就刻着“草付臣又土王咸阳”的谶文,“草付臣又土”,连起来是他的名字,他命中注定要在咸阳称王。

这个注定不凡的公子王孙,忽有一日遇见了卖簸箕的穷书生老王···

02

老王家里一贫如洗,只能一边卖簸箕,一边读书,勤工俭学相当努力。

幸好,他拿的是主角剧本,前期苦逼都是为了后面放大招。

老王这天挑着簸箕去洛阳,碰上一人出高价买他的货。

老王一看,这大买卖啊!

于是,屁颠儿地给送货上门。

他跟着那人一路走,竟走进了深山,正疑惑间,一位鹤发童颜的老翁出现,老王以为看见了神仙,倒头就拜。

老翁说:“王公,你怎么好拜我呀?”于是以十倍价格买下他的簸箕,送他出山。

老王出了山后回头一看,妈呀,这不中岳嵩山吗?

我这是遇见黄石公了?

难道,我应该做张良吗?

伟大人物的经历也总是相似的,当年张良遇隐士黄石公指点,遂成栋梁,先辅项梁、韩王,后择明主刘邦,终成开国名相。

如今,老王也受高人点拨,要静候明主,成万世基业。

他强闻博知,对兵法与治世均有独到见解,很快声名远播,成了别人口中“卧龙”、“雏凤”一流人物。

但他认为东晋王朝已经烂到了根里,难有作为;

而面对权臣恒温的高官厚禄,他又害怕助其篡晋会玷污清命,坚辞不就,于是躲进深山里读书。

03

公元355年,前秦的尚书吕婆楼找到老王,恳请他出山辅政。

老王冷笑:“如今大秦王座上那个独眼的瞎子,暴虐无道,迟早有一日要遭天谴,我何必去趟那浑水?”

“在下请先生入仕,并非是请您辅佐堂兄,而是助我诛昏君、平暴政,还天下一个清明盛世。”帘外一个声音响起,走进来一位锦衣少年郎。

老王打量了一下,穿得倒是不错,瞧着不过十七八岁,只怕是哪里来的公子王孙,竟公然说谋弑皇帝,好大的胆子!

吕尚书和颜悦色地介绍:“这位是东海王殿下。”

老王“哦”了一声,继续闷头看书。

东海王也不介意,说:“当今天下,兵祸久矣,乱象堪比汉末三国,而百姓不堪其扰。我大秦虽是氐族江山,却向往汉室政通人和。我愿效仿先贤,伐无道、扶明主,还百姓一个富庶盛世···”

老王“啪叽”往自己背上一拍,捉出来一只虱子,打断了东海王的话:“殿下效仿昭烈帝顾我茅庐,可是把我当做诸葛了?”

东海王正襟作揖,道:“愿请先生出山。”

老王哈哈大笑:“好,殿下放心,有我老王出马,殿下绝不会只做一个三分天下的昭烈帝,我也不是吐血五丈原的诸葛孔明!”

两人击掌为誓,遂立盟约。

04

接下来,他们相对而坐,从兴废大事一直聊到到排兵布阵的细节,句句投机。

东海王被老王的才学彻底折服,而老王,也对这位少年人彻底刮目相看,从此真心实意地辅佐他。

那一年,东海王17岁,承袭父爵不久,封了龙骧将军,因不满堂兄苻生暴政,广寻天下名士能人,想要整顿吏治,惩处不法豪强,平息内乱。

那时,老王刚到而立之年,窝在山中读了几年书,痛感天下大乱,却寻不到一个明主,终日哀叹怀才不遇。

机缘巧合之下,这两人怀着同样的理想走到了一起,二人携手,在两晋十六国的乱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他,就是后来的前秦大帝苻坚;

而他,是“功盖诸葛第一人”王猛。

他本可功盖秦皇汉武 为何一败涂地 都是不听老王说话惹的祸

05

王猛名字叫“猛”,却并不是一个蛮横勇猛的大老粗。

他睿智机敏、运筹帷幄,先助苻坚平定姚襄羌人之乱,成功树立威望,又利用皇帝苻生赏罚失当,挑起苻黄眉等功臣不满,苻黄眉谋反失败,反而给了苻坚一个上位的机会。

公元357年,苻坚发动宫廷政变,冲进皇宫,将睡懵的苻生给五花大绑,扔进了小黑屋,废为越王。

然后,苻坚装模作样,将哥哥苻法推上帝位,苻法以自己庶出为由,坚辞不受,于是苻坚顺理成章地登基,称“大秦天王”,改年号永兴,王猛为中书侍郎,掌军国机密。

苻坚即位前,废帝苻生倒行逆施,惹得天怒人怨,本就连年天灾、饿殍遍野,再加上关中地区各民族杂居,民族仇杀此起彼伏,整个前秦社会内忧外患不断。

面对这样一个烂摊子,苻坚与王猛君臣同心,竟用数年的时间,开创出一个清明盛世来。

苻坚听从王猛建议,先从调整最高领导机构入手,果断地处斩了帮助苻生作恶的佞臣董荣、赵韶等二十余人。提拔重用了一批精明廉洁的汉族士人参与朝政。

大量汉臣的起用,对于缓和民族矛盾有巨大的作用。

06

当时,京师的西北门户始平县豪强横行,百姓不堪其扰,苻坚派王猛前去治理。

王猛雷厉风行,到任后便当众鞭死了一个作恶多端的奸吏,没想到,这奸吏背后有靠山,一群狐朋狗党联名上告,勾结执法官竟将王猛逮捕,关进了大狱,押送到长安。

苻坚得知后大惊,亲自到狱中探视王猛。

责问:“为政之体,德化为先,莅任未几而杀戮无数,何其酷也!”

王猛回答:“臣闻宰宁国以礼,治乱邦以法。陛下不以臣不才,任臣以剧邑,谨为明君翦除凶猾。始杀一奸,余尚万数,若以臣不能穷残尽暴,肃清轨法者,敢不甘心鼎镬,以谢孤负。酷政之刑,臣实未敢受之。”

翻译如下:

苻坚:老子就是靠鼓吹德政上位的, 你这好,一上来就乱杀,感觉是个酷吏啊!

王猛:乱世不用猛药有毛用,这才杀了一个,如果不早点动手,国家还治理个毛线。要说我是酷吏,真是大大冤枉…

苻坚本听信群臣之言,觉得王猛此举像个酷吏,但这一番话,却让他且暂且叹,回头对诸臣说:“王猛是管仲、子产一类人物啊!”

于是,不但赦免他滥杀官吏之罪,还给他升官了。

此后,在王猛主持下,革新吏治、驱除积弊,修养生息,将原本一团乱的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无不称颂“兵强国富,垂及升平,(王)猛之力也。”

苻坚对他信任无比,让他裁夺一切军国内外之事,自己则端坐拱手于朝堂之上。

他曾怀着十分感激的心情对王猛说:“爱卿日夜操劳,忧勤万机,我好像周文王得到了姜太公似的,可以优哉游哉享清福啦!”

他本可功盖秦皇汉武 为何一败涂地 都是不听老王说话惹的祸

07

前秦江山乃是氐族人打下来的,从皇帝到满朝文武多是氐族显贵或世家望族,而王猛以一介汉人寒士的身份,竟然得到皇帝重用,“权倾内外”,诸元老大臣自然不服气。

姑臧侯樊世是当年随先帝苻健打天下、王关中的功臣,他居功自傲,在某日下朝后,当中羞辱王猛:“我们与先帝共兴大业,辛苦耕耘;你无汗马之劳.凭什么坐享其成?”

王猛反唇相讥:“让你去耕种还算便宜了你,还想让你当屠夫作厨子呢。”

樊世气得要死,跳着脚说:“姓王的,迟早叫你头悬长安城门,否则我不活在人世!”

两位重臣不和的消息传进苻坚耳中,他问明缘由后,叹道:“必须杀此老氐,然后群臣方能整肃。”

在满朝显贵与王猛之间,苻坚选择了后者,他借公主的婚事发难,诛杀了狂妄的樊世。

身为帝王,他深深地知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的道理,一个口无遮拦的樊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朝臣们心有怨怼,背地里使阴招。

朝官仇腾、席宝等人,屡屡运用职务之便,在民间肆意传播王猛的黑料,被苻坚发现后,直接革职查办;

有些小官员听信谣言,上奏弹劾,竟被苻坚当庭一顿猛踹。

可以说,苻坚对王猛的信任,已经远远超越普通的君臣之谊,他们不但是并肩携手的战友,更是休戚相关的兄弟。

08

王猛治国,使前秦成为诸国中最有生气的国家,群雄逐鹿中原,唯前秦屡战屡胜、越战越强,大有一统天下之势。

在扫平五公之乱、攻灭前燕、荡平西陲后,北方的一统已指日可待,只剩下了南方东晋。

一直以来,中原都以汉人为正统,即使东晋王朝如今只是偏安一隅,但在很多汉族士绅眼中,那里依然是华夏正朔。

多年征战,东晋国威虽已日落西山,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要一举灭之,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

王猛深感这些年来,东征西讨,国力扩张得太快太猛了,必须要缓一缓,稳固根基。

但苻坚不这样想,他杀红了眼,更盼望着建立不朽之功勋,开万世太平。

他本可功盖秦皇汉武 为何一败涂地 都是不听老王说话惹的祸

09

苻坚厉兵秣马,准备对东晋开战,一切都有条不紊地进行。

但王猛,却在多年积劳下,病倒了。

苻坚暂停了一切开战准备,亲自为他祈祷,命人遍访名山大川,为他祈福。

不久后,王猛病情有所好转,苻坚欣喜异常,下令大赦天下。

王猛受宠若惊,连忙上书跪谢,又忍不住劝谏:

“臣听说报答恩德最好的办法是尽言直谏,请让我谨以垂危之命,敬献遗诚。陛下威烈震慑八方荒远之地,声望德化光照六合之内;九州百郡,十居其七;平燕定蜀,如拾草芥。然而善作者未必善成,善始者未必善终。所以,古来明君圣王深知创业守成之不易,无不战战兢兢,如临深渊。恳望陛下以他们为榜样,则天下幸甚!”

苻坚读罢奏章,热泪两行。

两个月后,王猛病势又再加重,已有油尽灯枯之相,皇帝前去探视,询问身后事。

王猛本已奄奄一息,忽然睁开双眼,说:“晋朝僻处江南,但为华夏正统,而且上下安和。臣死之后,陛下千万不可图灭晋朝。鲜卑、西羌降伏贵族贼心不死,是我国的仇敌,迟早要成为祸害,应逐渐铲除他们,以利于国家。”

说罢,便停止了呼吸。

灵堂之上,苻坚三度痛哭,对太子苻宏说:“天不欲使吾平一六合邪?何夺吾景略之速也!”

上天这么快夺走他身边的肱骨之臣,难道真的是不愿让他一统天下吗?

共过苦的人,却不能同甘!

他伤心之余,却不肯信命。

他本可功盖秦皇汉武 为何一败涂地 都是不听老王说话惹的祸

10

王猛临终前的肺腑之言余音未散,苻坚已经开始准备南下用兵。

半年之后,他迅速灭亡前凉和代国,完成北方的统一,西域六十二国皆来朝贡,东夷和西南夷更是俯首称臣,苻坚志得意满,开始进攻襄阳。

襄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有“华夏第一城”之誉,固若金汤,但全盛时期的前秦军队,仅用一年时间就将它拿下,大军长驱直入。

多年征战,人困马乏,朝中又在此时出现宗室内斗,镇守洛阳的北海公苻重谋反,唐公苻洛亦有不臣之心,这些动乱虽然很快就被平定了,但人心已经动摇。

群臣都不同意继续伐晋,就连名僧释道安、太子苻宏、宠妃张夫人等,都劝谏他不要冒进,阳平公苻融甚至哭着重提王猛临终遗言,可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苻坚,却将这些话都抛诸脑后了。

当时满朝文武,只有慕容垂一人支持苻坚,他很高兴,说:“与我平定天下的人,就只有你一个呀。”

若是王猛还在世,只怕要气得嗷嗷吐血:若与陛下平定天下的人是慕容垂,那老王我呢?

慕容垂本是前燕皇子,因宫室内讧投奔前秦,后来,前秦灭前燕,王猛早对此人有疑心,曾想办法除掉此人,结果失败,两人龃龉很深。

果然不久后,此人就暴露了狼子野心,起兵反秦,光复大燕,做了后燕的开国君主。

11

但身在局中的苻坚,却坚信慕容垂的忠心,听信他的怂恿,倾全国之兵南下。

战争开始前,谁也没有想过东晋会赢,苻坚更想不到,自己一统天下的决心,竟然会变成一桩笑柄。

淝水之战,这场注定被记入史册的战役,以前秦的惨败结束。

东晋以谢安之侄谢玄为先锋,率北府兵8万人;

前秦这边则由皇弟苻融为前锋,领25万兵马,苻坚亲自坐镇中军,共有50万精锐,双方于淝水两岸摆开阵型。

苻坚自认为能速战速决,派前秦尚书朱序前去劝降,谁知朱序反水,私下提示东晋宜先发制人,击溃前秦的先锋部队。

秦军小战不敌,且战且退,朱序在阵后大叫:“秦军败了!”

军心瞬间大乱,一番血战之后,苻融被斩落马下,一命呜呼,苻坚连忙撤军,却不幸被流矢所伤,狼狈逃往淮北。

他本可功盖秦皇汉武 为何一败涂地 都是不听老王说话惹的祸

12

淝水之败后,前秦元气大伤,苻坚自己也心力交瘁,逃回长安后,哭悼苻融、告罪宗庙。

有时候,一场败仗给国家带来的悲剧远比想象的大,前秦元气大伤,先前被统一的鲜卑、羌等部族酋豪纷纷举兵反叛,建立割据政权。

慕容垂首先发难,逃回燕国故地自立为王;

什翼犍之孙拓跋珪亦在牛川称王复国;

羌族的姚苌等人也重新崛起;丁零、乌丸相续起兵反叛。

北方重新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局面中。

鲜卑慕容大军大举进攻长安,将这座古城包围得密不透风,苻坚困于宫中,气得吐血:“慕容贼子,昔年朕待你们如亲兄弟,如今却来叛我!后悔不用王景略(王猛)和阳平公(苻融)之言,使白虏敢猖狂如此!”

慕容大军在长安城外围困日久,城中粮草断绝,竟然出现了人吃人的情况。

苻坚拿出最后的余粮激励群臣,每个人分到薄薄的几片肉,塞进嘴里不敢咽下,回到家“吐肉以饴妻子”。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苻坚竟然犯起了糊涂,听信“帝出五将久长得”的谶言,率领近卫逃出长安,只留下太子守城,最终魂断新平佛寺。

史书记载,“(苻)坚既不许(姚)苌以禅代,骂而求死。”

13

临死之前,他仍正襟危坐,气度雍容,仿佛还是那个立志要一统天下的帝王,君臣携手,睥睨天下。

自淝水败后,他就常常想起王猛,昔日他们都还年轻,飞驰马上,畅谈江山,他坚信,天下英雄熙熙攘攘,得王猛,可得天下,可惜自己刚愎自用,不听忠臣死谏,竟到了这个地步!

一个个午夜梦回里,苻坚痛哭流涕,可惜,人生没有重来的机会。

他没有办法复活王猛,更没有办法再将这个跌入泥潭的帝国重新扶起。

375年,王猛死

383年,淝水之战,苻坚大败

385年,苻坚死

394年,前秦彻底灭亡

刘备死了,诸葛亮还能“七出祁山”;

王猛死了,苻坚就真要玩完。

搭档很重要,干活的更重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