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肩周炎的·鉴别诊断2

 李树年图书馆 2018-04-22

“肩周炎”误诊(一):肩峰下撞击综合症

发表者:徐丛 14193人已读

          徐丛  副教授 研究生导师 中国肩肘运动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欧洲留学 

周一周五上午门诊 

        肩峰下撞击(SIS)与“肩周炎”主要区别:活动范围受限较“肩周炎”轻,外展60~120°时疼痛最明显,出现上肢无力,查体有Neer撞击试验阳性 Hawkins撞击试验阳性

       肩峰下撞击(SIS)是指肩上举时,肱骨大结节与喙肩弓反复撞击,导致肩峰下滑囊炎、肩袖退变、撕裂,引起肩部疼痛、活动障碍。肩峰下间隙又称冈上肌出口或肱骨上间隙,上缘是喙肩弓,由肩峰的下缘、喙肩韧带和喙突组成,下缘包括肱骨大结节和肱骨头上部,位于肩峰下间隙中的是肩袖肌肌腱、肱二头肌长头腱、肩峰下及三角肌下滑囊和盂肱关节囊的上部。在上肢上举过程中大结节移动并靠近肩峰, 使间隙变窄,其间任何组织发生病理改变均可导致

       主要表现:疼痛——肩峰周围为主,可放射至三角肌止点(从肩下一掌距离),外展60~120°时,疼痛最明显,夜不能寐,患侧无法卧床。肩关节活动受限。

肩关节疼痛逐渐发展,从肩部到前臂,上举或持物时疼痛加重,可出现夜间痛。上肢无力,活动受限时无法完成手放到身后等动作。在严重的病例活动的丧失可能造成凝冻肩。在急性滑囊炎时,肩部会有明显的触痛。肩关节在各个方向的运动都有限制和疼痛

       治疗时主要是患肢肩部早期充分休息,避免上举运动,不宜过早活动,进行逐步肩关节肌肉训练,可到康复科正规治疗,不可滥用暴力手法或按摩治疗,防止肩袖撕裂;进行一些物理治疗,包括肩峰下封闭注射及理疗。

       如果通过以上治疗无效,可采用关节镜微创治疗,效果明显。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徐丛副主任医师近年来采用肩关节镜行肩峰下成形,关节清理手术,取得了满意临床疗效。

                                     转载请注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徐丛 副主任医师

   下图为肩峰下封闭治疗(非手术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