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周的文章发布之后,一位律师联系我,说自从认识我,了解到了时间统计、幕布、Tower;知道了得到、混沌大学、李叫兽,也开通了自己的公众号,但仍然需要努力学习。感慨与感谢之余,我也对「大鱼私享会」一年多以来的内容进行了整体的复盘。 第一篇文章发布于2016年末,自去年年中保持每周更新。关注我的朋友们都知道,我一直有一个观点——一切事情,都有方法论。方法论的核心,是把事情做成『系统』。这一年来,我一直围绕着「打造品牌」、「商业模式」、「思维方式」几个方面,一点一点地输出我对于搭建这几个系统的思考。例如律师品牌打造,应当围绕着『定位、客户、需求、渠道、服务、口碑、传播』几个关键点;而商业模式的构建,则需要考虑『趋势判断,流量获取,服务包装,产品打造,复购能力,成本结构』六个维度。 今天,我把这一年来的文章分类汇总,重新梳理了逻辑,希望能够帮助你更为清晰地构建「打造品牌」、「商业模式」和「思维方式」几个「系统」。 打造品牌 如果你认真观察那些品牌做得不错的律所、团队或者律师个人,你会发现他们的品牌形成,基本都会遵循下面这个路径——
定位,客户,需求,渠道,营销,价值,服务,口碑,传播,这9个关键要素如图所示,环环相扣。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形成了客户对你的品牌认知。 下图这个框架可以解释几乎所有律师品牌的形成过程。更重要的是,通过使用这个框架,你能够分析自己在打造品牌的过程中,还忽略了哪些要点,进而更好地修正或者加强自己的行为。 关于「打造品牌」的文章汇总—— 商业模式 每一位律师,其实都是创业者,都应该像经营公司一样经营自己。本质上,作为服务行业的一种,法律服务并没有跳脱商业本质。所有抽象的商业问题都可以拆解成具体的操作方法。 有一个商业分析框架——『商业模式画布』。它把一个商业模式的各项要素,抽象成下面9个核心模块。基于这9个模块,帮助你更好地分析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 思维方式 我一直有个观点,就是——一切事情,都是有方法论的。方法论的核心,是把事情做成『系统』。而做事情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就是「自我」。只有更清醒地认识『自我』,我们才有机会用更开放的心态,接收外部传来的信息,从而验证自己的观点、做法。 『系统感』『抛弃自我』说到底,仍然是手段和方法。真正驱动一个人的,还是内心对一件事能够做一辈子的笃定。因为对个体来说,不论做什么,最重要的是能够达到『自洽』的状态——有一个自己坚信,并且能持续遵循的原则,它指导你做所有的选择,让你可以持续不断地运转下去。 |
|
来自: 昵称27831771 > 《法律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