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常识:心肾不交、肝阳上亢、肝胆不宁、肝气不舒、心气心血虚

 轻舟如叶 2018-04-22

心气虚即“心气不足”。为心气虚损,功能减退,致运血无力,心动失常的病理变化。主要症状有心悸、短气(活动时加剧)、胸闷不舒、自汗、脉细弱或结、代。多见于某些虚弱病患者,以及贫血、心律不齐、神经衰弱等。

心血虚证,中医病证名。是指血液亏虚,心失濡养,以心悸、失眠、多梦及血虚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常见于虚劳。

心气虚、心阳虚与心阳暴脱是由于心脏阳气虚衰,功能减退以及阳气暴脱所表现的证候,三者程度不同,往往由心气虚发展而来。多由久病体虚,禀赋不足,或年高脏气衰弱等因素引起。主要临床表现为:心悸怔忡,胸闷气短,活动后加重,汗出,神倦,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脉虚为心气虚。

中医常识:心肾不交、肝阳上亢、肝胆不宁、肝气不舒、心气心血虚

痰阻心窍:同痰迷心窍:痰迷心窍证是指痰浊蒙闭心窍所表现的征候。多由温浊内留,久而化痰,或情志不畅,郁而生痰引起。

心血瘀阻:病证名。症见心悸,心前区刺痛或闷痛,并常痛引臂内侧,且以左臂为多见。 轻者时作时止,重者可见面、唇、指甲青紫,四肢厥冷。舌暗红或有紫色斑点,脉微细或涩。多由心气虚或心阳虚,血运无力,心血瘀阻脉道所致。亦可因情绪激动,或劳累受寒,痰浊凝聚等诱发。治应急者救阳通脉,缓者活血化瘀,兼补气通阳。心血瘀阻,心脉受阻,血液运行不畅,临床以心胸部憋闷疼痛,唇舌瘀暗为主要表现的证。又称心脉痹阻。多见于胸痹、厥心痛、心悸,以及西医的冠心病、心包炎、心律失常、精神分裂症、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病。

热闭心包证:中医病证名。指热邪内陷心包,或痰热蒙蔽心包,而导致神志昏迷等症的病症。

中医常识:心肾不交、肝阳上亢、肝胆不宁、肝气不舒、心气心血虚

心肾不交:心与肾生理协调失常的病理现象。多由肾阴亏损,阴精不能上承,因而心火偏亢,失于下降所致。心在上焦,属火;肾在下焦,属水。心中之阳下降至肾,能温养肾阳;肾中之阴上升至心,则能涵养心阴。在正常情况下,心火和肾水就是互相升降,协调,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心肾不交是指心阳与肾阴的生理关系失常的病态。心居上焦,肾居下焦。正常情况下,心与肾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彼此交通,保持动态平衡。如肾阴不足或心火扰动,两者失去协调关系,称为心肾不交。多见于神经官能症及慢性虚弱患者。

中医常识:心肾不交、肝阳上亢、肝胆不宁、肝气不舒、心气心血虚

小肠虚寒:指因寒邪侵犯小肠,出现小腹冷痛,喜温喜按,小便清长,夜尿多,肠鸣泄泻或便后下血等主要症状的病变。

小肠实热:由心移热于小肠或脾胃积热,下移小肠,导致小肠里热炽盛,影响到小肠分清泌浊和下焦气化功能的病机。常存在于口疮、尿血、淋证等病中。

中医常识:心肾不交、肝阳上亢、肝胆不宁、肝气不舒、心气心血虚

肝阴不足:指肝脏阴液亏虚的证候。多由气郁化火,肝病及温热病后期耗伤肝阴,或肾阴不足所致。症见眩晕耳鸣,胁痛目涩,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口燥咽干,或手足蠕动,经闭经少等。治宜滋阴养肝为主。肝阴虚不能潜阳,多致肝阳上亢或虚风内动。现代医学诊断的慢性肝炎、高血压病、神经官能症及眼部慢性疾患等可见此证。

肝阳上亢:肝阳上亢证,中医病证名。是指由于肝肾阴亏,肝阳亢扰于上所表现的上实下虚证候。又称肝阳上逆,肝阳偏旺。恼怒所伤,气郁化火,火热耗伤肝肾之阴,或因房劳所伤、年老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木失荣。

肝风内动:肝风内动证是指临床出现眩晕欲仆,震颤,抽搐等症状的病证。多由肝肾阴液精血亏虚,血不养筋,肝阴不能制约肝阳而肝阳亢奋无制所致。根据造成肝肾阴亏的原因,临床可分为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动风、血虚生风四种证型。肝风内动临床可分为四型——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动风、血虚生风。

中医常识:心肾不交、肝阳上亢、肝胆不宁、肝气不舒、心气心血虚

中医常识:心肾不交、肝阳上亢、肝胆不宁、肝气不舒、心气心血虚

中医常识:心肾不交、肝阳上亢、肝胆不宁、肝气不舒、心气心血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