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气通于肝,主任中医师教你春天养肝这样吃 内附养肝滋血药膳

 绅申 2018-04-23

春气通于肝,主任中医师教你春天养肝这样吃 内附养肝滋血药膳

春天饮食三原则

在气候由寒转暖的春天,人们饮食生活的安排须顺应阴退阳长的“天时”,注意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适补营养 春天到来之后,阳气生发。一方面,人体各组织器官功能开始日趋活跃,增加了对营养物质的摄取;另一方面,不时袭扰的春寒又会加速体内蛋白质的分解,导致抵抗力下降,甚至引发一些疾病。

为满足机体新陈代谢的需要,增强人体免疫力,抵御料峭的春寒,应适当摄入鱼肉、鸡肉、鸡蛋、豆浆、牛奶、牛肉等优质蛋白质,以及红薯、黄豆、核桃、芝麻等产热量较高的食物。

饮食营养要合理搭配,易于消化,可采取肉丝、碎肉、烩肉末羹、肉丸子等制法,或将一些富有营养的食物共同炖煮、烩炒,如猪脊骨炖海带、菠菜烩猪肝、莴笋炒肉片、紫菜汤等。

减酸增甘 传统中医学认为,肝禀风木,外合于春,故春天人体肝气易亢。肝旺可伤脾,影响脾胃对饮食的传输和消化功能,故药王孙思邈曾讲:“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此时可适当进食米粥、大枣、蜂蜜、花生、山药、土豆之类滋补脾胃的食物,以及具有清肝养脾功用的黄绿色蔬菜、豆制品和各种瘦肉,少吃过酸或过于油腻的肥肉及糯米团饼等不易消化的食品,以“甘平”为宜。

温凉适宜 早春乍暖还寒,气温较低,饮食宜微辛温。根据中医学“春夏养阳”的理论,可适当吃些葱、姜、蒜、韭、蓼、蒿、芥,以此祛散阴寒,助春阳升发,与充满蓬勃生机和盎然春意的大自然保持协调一致,而且其中所含的有效成分还具有杀菌防病的功效。

此时应少吃瓜果蔬菜等性寒之物和冷饮等冷食。晚春气温日渐升高,饮食宜微清凉,可适饮绿豆汤、赤豆汤以及绿茶,防止体内积热,不宜进食羊肉、狗肉、麻辣火锅及辣椒、花椒、胡椒等大辛大热之品。

养肝滋血食疗方

不论养生还是治病,中医都讲究“和于阴阳,调于四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即所谓的因时制宜。

中医认为“春气通于肝”,而肝是藏血的脏器,由于春季阳气升发,肝血就容易相对不足,实际临床中,许多肝病的发生与加重也多出现在春季,因此春季养生尤重养肝。

无论平时食补,还是病后药治,春季都要考虑到滋养肝血这一因素,春季食补应着眼于辛甘温润、滋养肝血。兹介绍4款春季养肝滋血食疗方。

1.一品海参 水发海参500克,猪肉200克,冬笋100克,水发冬菇50克,油菜心10棵,胡萝卜1根,绍酒、胡椒粉、精盐、鸡油、淀粉、奶汤、姜、葱各适量。适当烹制。可补肝养心、安神益智,适用于心肝血虚诸症。

2.胡萝卜炖牛肉 瘦牛肉500克,奶油50克,胡萝卜150克,马铃薯100克,洋葱50克,淀粉、胡椒粉、盐少许。可以制作菜肴,配餐食用,每周1次。可补肝血、益心气、安神定志,适用于血虚体质之乏力、心悸失眠。

3.核桃芝麻糯米粥 核桃仁30克,黑芝麻15克,糯米100克,红枣10枚。共煮成粥,每日1剂,分2次服食。可滋补肝肾、养血填精补髓,适用于肝肾不足、健忘等。

4.香椿豆腐 香椿20克,豆腐150克,食盐适量。微炒焖熟,每日1次,晚餐服更佳。可芳香开胃、健脾养肝、益气生血,适用于肝郁体胖或脂肪肝患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