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突厥小传(3)

 陆一2 2018-04-23
 
  
  北方游牧民族建立国家和政权,通常是来得快,去得也快,但是想突厥人这么快的,很真实没有。从土门草创建国到现国家分裂,前后仅仅30年而已,直可谓“不堪”二字!
  
  归纳起来,突厥的快速分裂、衰败,原因大约有4个:
  
  1. 历史原因:自身的积累极度欠缺。不可否认土门和室点密兄弟二人,应当都是堪称人中龙凤的人物。治理国家,需要的不仅是一两个天才,而是一套产生人才的机制,和一套行之有效的政治体制,对于一个民族来说,上述“两制”是要在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中,逐步积累来的。但是,对于靠打家劫舍来的一笔不义横财发家的突厥来说,成功来的太快,实在是没时间积累。而且后续的国家收入,来得又太容易,仿佛也不要这种积累。
  
  2. 内部原因:可汗的传承制度。对于任何一种世袭政体来说,最高统治权的传承,既是衡量其进步程度的标尺,有是一件关乎国运的大事,突厥也不例外。在这一点上,突厥人和在其前后的草原民族都差不多(满清入关以前,用的也是这一套),大致由以下三个要素来决定:
  
  a) 可汗遗志——老可汗死前可以建议下一任可汗的人选;
  
  b) 国人会议——这属于早期的议会,直到今天西方人也还在这上面转悠(够TM原始的)
  
  c) 部族的实力(军力)——游牧民族是一个崇敬强者,信奉弯刀的民族,所以实力永远不道义重要。
  
  3. 外部原因:此时突厥人的对手变成了统一的隋朝。统一带来的不仅是实力的倍增,更带来了策略的统一与连续——隋朝持续贯彻着“远交近攻,离强和弱”的对图策略,直到把突厥拆散了,揉碎了,捏扁了。对此后世的突厥人,常恨恨不平,其实是有点缺心眼+不地道。说白了,玩政治这东西,你不能因为自己脑子笨,就怪别人太聪明。
  
  4. 女人的原因:当初在它钵可汗的胁迫下,东周将千金公主嫁给了他,如今这个女人,为了复亡国之仇,屡次三番的挑唆突厥可汗,发动对隋的战争。
  
  这四个原因,在突厥的分裂与衰败中,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历史原因,注定了突厥快速分裂与衰败的命运;内部原因,使其分裂为东西;外部原因,促使其分裂为南北;那个女人的原因,加速了其分裂与衰败的速度。
  
  首先是东西分裂。
  
  东西分制,是从匈奴就开始的传统,突厥人既然在政治上没有什么发明,也只能沿袭这种做法。所不同的是,突厥的东西分制,从一开始就带点“先天的分裂性”——东西的疆域,分别是由两兄弟独立开拓的。其中土门及其儿子木杆可汗,拿下了东边;室点密拿下了西边。
  
  但在室点密建在的时候,虽然其地位低于侄子木杆可汗,但突厥仍然保持着统一状态。但是室点密和它钵可汗相继去世之后,就没谁再能镇得住局面了。矛盾就发生在由谁来继承汗位上。
  
  n 它钵可汗是从哥哥木杆可汗那里继承的汗位,所以他希望死后,将汗位还给木杆可汗的儿子(大罗便);
  
  n 但他的另一位兄长摄图,认为应当由它钵可汗自己的儿子(菴罗)继承汗位;
  
  n 木杆可汗的儿子(大罗便)坚决反对由菴罗继承汗位;
  
  n 无奈之下,国会——国人大会把汗位给了摄图!这就是沙钵略可汗。
  
  可见其乱!
  
  为了平衡关系,稳定局面,沙钵略上台后,又封了4个可汗——木杆可汗的儿子(大罗便)为阿波可汗;室点密的儿子(占厥)为达头可汗;它钵可汗的儿子(菴罗)为第二可汗;沙钵略的弟弟为突利可汗。这就是所谓的5可汗并立。其实,当时突厥中自称可汗的还有很多,这5个是来路比较正宗,实力和影响较大的。应当说,5可汗并立之日,就是突厥分裂之时,因为同样反对沙钵略,又都属于突厥偏西一侧的阿波和占厥,很快就和其周围的几个小可汗,结成了西突厥小团体。
  
  于此同时,前周的千金公主,在突厥滚向衰败的车轮上,推了一把——她劝说沙钵略提40万大军,进攻隋朝。但此时真是时过境迁了,当初突厥是统一的,中原是分裂的。所以只能争相与之通好,向其献贡。如今中原是统一的,突厥却是分裂的。所以在沙钵略进攻的第一时间(582年),隋朝搞的不是军事而是外交——首先和西面的达头可汗可汗,签署了互不侵犯条约。之后(583年)才发起反击,分8路出击,分别击败了沙钵略和阿波。
  
  所不同的是,沙钵略被打的仓皇逃窜,阿波却最终和隋朝签署了和平条约。因此,对于气急败坏的沙钵略来说,阿波比打败他的隋朝人还可恶!——柏杨说窝里斗是中国人的陋习,看来突厥人也是这德行。于是,在隋军退去后,沙钵略袭击了阿波可汗,并连他的娘都杀了。突厥人后来愤愤,都是汉人离间了他们亲人间的感情,其实要是稍稍有点政治头脑,又怎么会干这种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呢?
  
  走投无路的阿波可汗,投奔了达头可汗,并借达头之兵攻击沙钵略。至此,西突厥正式成立——突厥分裂成了东西两部分。然后随即进入了南北分裂的历程。
  
  南北分裂的准备工作
  
  突厥进入南北分裂阶段,就进入了草原游牧民族,走向分裂的正道——匈奴走的也是这条道。简单的讲,就是在不断的相会攻击,和中原的打击之下,逐渐走向南附和北遁的道路。
  
  对突厥来说,自己内部的残杀,起的作用更大一些。
  
  先是584年,阿波借达头之兵击败沙钵略,后者只能向隋朝求援——东突厥在西突厥的打击下,向中原求援。
  
  第二年,在沙钵略再次向隋朝求援的时候,得到了许可,准许他们向南迁徙。
  
  587年,沙钵略死。其弟莫何可汗继位。莫何利用隋朝提供的装备,反攻阿波可汗,并将其擒下。可惜,莫何可汗在588年,在西征的途中,中流箭而死。——东突厥在中原的帮助下,进攻西突厥。
  
  莫何可汗死后,由都蓝可汗继位——估计是他的弟弟。莫何可汗的儿子,出任突利可汗。
  
  就在东西突厥处于相对平静的状态的时候,593年的一件事,促使了突厥的南北分裂,走上了快车道。
  
  这一年,隋朝人杨钦叛逃到东突厥,他的到来,又燃起了那个前周千金公主——如今被隋朝该封为大义公主的那个女人的复仇热情。她一方面与杨钦,以及与她私通的粟特人安遂,三个人一道鼓动都蓝可汗出兵攻击隋朝;另一方面,又设法联合西突厥的泥利可汗(阿波可汗的继任者),同时出兵。
  
  结果,很可笑。隋朝的使者,直接向都蓝可汗揭发了她与粟特人私通的事情——三个人统统脑袋搬家。
  
  显然隋朝人看出了都蓝可汗的不可靠性,因此继续他们“离强和弱”的策略,在597年将一个公主价格了突利可汗。
  
  都蓝可汗又和他的前辈沙钵略一样,兴高采烈的中计了——马上去联合西突厥的达头可汗,合力进攻突利可汗(599年)。
  
  突利自然不敌,无奈之下只能向隋朝投降——南附,并接受隋朝所封的启民可汗的头衔。并在隋朝的帮助下,又强大起来。
  
  表面上取得胜利的都蓝可汗,显然没有得到民众的认可,很快被部下杀掉。至此东突厥的命运告一段落。
  
  隋朝对南附的突厥的政策,一如汉朝对匈奴的政策,两个字——优待。因此,不仅是东突厥散落在草原上的部落,就是西突厥治下的部落,也纷纷因羡慕启民可汗的安生日子,纷纷来投。
  
  结果导致西突厥内部爆发了大规模叛乱(603年),曾经傲视中亚,甚至震慑东罗马帝国的达头可汗,西奔青海的吐谷浑国,不知所终。此前,泥利可汗也被造反的铁勒族人杀死。
  
  达头可汗的继任者是其孙射匮可汗。
  
  泥利可汗的继任者是处罗可汗。
  
  后来处罗可汗于611年归附中原,射匮又重新统一了西突厥。
  
  (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