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十四岁的孩子跟自己的母亲发生了矛盾,起因是母亲因为工作压力大,而孩子的一些表现又让母亲不太舒服,甚至有点生气,于是母亲忍不住说了孩子一大堆话,这些话本来可以不说,或者少说,可是母亲当时的确心情不好,的确有点难受,而那个时候的孩子的表现又正好不是很理想,正好给母亲的情绪发泄找到了一个出口;母亲说得十分理直气壮,好像是孩子犯了什么大错。 孩子平时一贯是十分敬重母亲的,根本不会跟母亲顶嘴,只是当时孩子看到母亲生气完全是无来由的,或者说完全是母亲因为自己工作上的原因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却把自己当撒气筒的时候,这心里就有一百个不乐意,一万个不高兴,但当时的情况自己又不能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那个时候,这个孩子心里很痛苦,很难受:为什么当家长的就可以随便地发脾气?为什么当家长的就不能尊重孩子一下?这是上星期四发生的事情,这个孩子整整憋了两天,后来父亲回来了,她就一股脑儿倒给父亲听,这个时候,她才算放松了许多,那压在心里的一块石头,对母亲的不满与气愤,彻底释放出来了,但是仅仅跟父亲说出来,只是暂时的宣泄,因为父亲只是一个倾听者,信息的接纳者,并没有告诉她该怎样处理这件事;而根本的原因还没有得到解决,她跟母亲的疙瘩还是依然存在,自己跟母亲的见面依然是那种不尴不尬不冷不热的状态:没有什么话要说,也没有什么话想说,只是例行公事一样的简单的问候而已。其实这个孩子的内心依然存有对母亲的意见,很想跟母亲交流却又不敢,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来跟母亲交流,生怕自己的不小心会得罪了母亲不说,甚至会伤害了母亲。星期四晚上自己一个人躺在床上狠狠地哭了一阵子,把那积压在内心的很多,也很久的不好的情绪彻底地流淌出来,总算有好受了一些,可是第二天去学校上课自己的双眼有点红肿,这个时候,心里依然还是惦记着跟母亲发生的那点事,心里依然还是有点恨恨的感觉。 后来,这个孩子遇到我,跟我好好地聊了一个多小时,彻彻底底地把这两三天积压在内心的负面情绪痛痛快快地说了出来,而我则当好一个聆听者的同时,也告诉她:母亲的方式固然不太和情理,甚至有点令人难以接受,但是你为什么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为什么只是当一个忠实的听众而不懂得选择一个母亲能够接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呢?也许母亲当时根本就是没有顾及到你的感受,只是看到你当时的一刹那不那么好的表现借题发挥一下而已,假如你是一个有心者,在认认真真听完母亲的唠叨或者宣泄之后,可不可以另外找一个时间,在母亲心平气和的时候跟自己的母亲好好地交流一下?我想不是每个人都是那么完美无缺的,谁都可能犯错,即便是你的母亲,她也一样可能犯一些错,也允许自己母亲犯错,只不过你可以在尊重她的同时,在适合的时候说出自己的想法。你的母亲不可能不明白你的意思,不可能不明白你的内心感受的,你也不会连续几天心情不好。你说是吗?这个孩子点了点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