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吃完这口好吃的,再谈人间值不值得!

 真学以致实用 2018-04-23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而我们,每日灵魂三问:

俗语有云:民以食为天。

俗语又云: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

如果要为全世界的“吃货”们选一句人生格言,那大概就是:吃,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相信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会存在那么几个“吃货”,他们在看到美食时两眼放光,在吃到美食时幸福洋溢,他们在无形中感染了身边的很多人,不知不觉间调动起了所有人的好胃口。


懂得美食的大吃货,都是生活家;而既会吃美食又能将美食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文字的吃货大概就是艺术家。


好巧,我们的大文豪梁实秋先生就是这么一位艺术家。



梁实秋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更是一枚不折不扣的大吃货,曾与唐鲁孙、邓云乡一起被称为“华人三大美食家”。


他不仅爱吃,更爱写,如今很多人对他熟知都源于他曾写过的那本《雅舍谈吃》。


只是与别的吃货作家不同的是,他并不拘于描写山珍海味,北京的豆汁儿、白肉,山东的爆双脆(鸡胗和羊肚),湖南的腊肉,这些寻常家庭的美味是梁实秋最常描写的主题。


当别的美食家都在旁征博引、借古喻今、争奇斗艳,攀比谁尝了龙肝凤脑,谁品了上古珍馐时,他却厚道地把一只八宝饭的做法细细讲给了你听。


八宝饭

梁实秋


席终一道甜菜八宝饭通常是广受欢迎的,不过够标准的不多见。其实做法简单,只有一个秘诀——不惜工本。


八宝饭主要的是糯米。糯米要烂,越烂越好,而糯米不易蒸烂。所以事先要把糯米煮过,至少要煮成八分烂。这是最关重要的一点。


所谓八宝并没有一定。莲子是不可少的。莲子也不易烂,有的莲子永远烂不了,所以要选容易烂的莲子,也要事先煮得八分烂。莲子不妨多。


桂圆肉不可或缺。台湾盛产桂圆,且有剥好了的桂圆肉可买。


美国的葡萄干,白的红的都可以用,兼备二种更好。


银杏,即白果,剥了皮,煮一下,去其苦味。


红枣可以用,不宜多,因为带皮带核,吐起来麻烦。美国的干李子(Prune),黑黑大大的,不妨用几个。


豆沙一大碗当然要早做好。


如果有红丝青丝,作装饰也不错。


以上配料预备好,取较浅的大碗一,抹上一层油,防其粘碗。


把莲子桂圆肉等一圈圈的铺在碗底,或一瓣瓣的铺在碗底,然后轻轻的放进糯米,再填入豆沙,填得平平的一大碗,上笼去蒸。蒸的时间不妨长,使碗里的东西充分松软膨胀,凝为一体。


上桌的时候,取大盘一,把碗里的东西翻扣在大盘里,浇上稀释的冰糖汁,表面上再放几颗罐头的红樱桃,就更好看了。



相比很多美食文章来说,梁实秋所写的吃不在于炫耀与见识,而写的是馋。


他更尊重食物的本性,就像是在文字中伸出一只手一般,与你作揖对谈,喝醉了偶尔也说两句粗话,即使路边摊也能吃得异常开心。


就像人与人之间有磁场一样,食物也是有记忆的。


它们不仅仅是为了解决我们身体的需求,更多时候,还承载了我们对于情感的记忆。


生病时端来的一碗粥,醉酒后的一碗汤,抑或是年少轻狂时小巷街尾里啤酒烤串,那些熟悉的味道总会在某个猝不及防的时刻窜到鼻下,勾引着你的胃连同心一起想念回味。


当我们步履匆匆地出发,当我们走过千山万水,当我们在陌生的世界里看不清自己的时候,胃里的那一处温热恰到好处的提醒着我们来时走过的路。


想起那个味道,往事便也随之浮现在眼前。


朋友青青给我讲过这么一个关于红薯丸子的故事。


在青青还在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爸妈因为工作原因去了遥远的帝都,青青一个人跟着爷爷奶奶留在老家读书。


都说隔辈比较亲,然而不知是不是孙儿比较多的原因,青青的爷爷奶奶对她并没有那么好。


青青平时读寄宿学校,周末的时候爷爷会忘记去接她,平时也从来不会打电话到学校去关心一下她的学习情况,就更别提给她做好吃的东西了。


六七岁的小女孩,正是需要家长呵护关爱的年纪,失落的青青经常在学校里想爸妈想到大哭。


值得庆幸的是,青青的姥姥很疼她。


本来姥姥都是一周去爷爷家看青青一次,会给青青带很多好吃的东西,带青青出去逛逛街、走一走。


后来许是察觉到了青青的委屈,姥姥便开始隔三差五的去学校看一看青青。


那个时候青青最喜欢吃姥姥做的红薯丸子,所以姥姥每次出现在学校门口的时候手里总会提着一个保温盒,里面一颗颗丸子冒着香喷喷的热气,诱惑的青青一下课就狂奔着扑到姥姥的怀里。


姥姥笑着看她吃完丸子,蹦蹦跳跳的回去教室才放心的掉头回家。


过不了两天又准时提着做好的红薯丸子在学校门口等着青青的出现。



整个小学时光,姥姥和她的红薯丸子就像是温暖的一双光,照亮了青青冰冷孤独的内心。


跟我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看到她眼角一闪而过的泪光。


她说真的特别感谢姥姥,让她觉得自己也是一个有人疼爱的小孩,也在幸福中成长起来。


如今很多年过去了,虽然如今身在帝都的青青早已有了更多喜欢吃的食物,但是每次吃到红薯丸子的时候,她都第一时间想起姥姥,想要回到她身边去抱一抱她。



普鲁斯特说过一句话:气味以它不可思议的微弱和渺小,为我们撑起了一个恢弘的世界。


那么我想,食物为了防止这个世界崩塌,也一定起到了非同小可的作用。


对于吃货们来说,食物在一定程度上还寄托着对生活的希望,当痛苦潦倒的时候,一口“好吃的”能暂时拯救那些快被生活踩扁了的灵魂,为几近虚脱的生命缓缓注入几分元气。


食物还会让人觉得生活还是有盼头的,再不堪再绝望的日子,只要还想着那一口吃的,就觉得这泡沫般的人生还能再挺一挺,这人间也还是值得的。



工作两年多了,也算是尝遍了各种美食。甜品、蛋糕、奶茶、火锅、小龙虾,想吃什么随时都可以吃到。


各种美食APP、社交网站和电子商务的发达让我们和全世界的美食近在咫尺。


只要打开手机,你想吃的东西一定会在两小时之内出现在你眼前。


但是偶尔,我会突然想念家里的饭,也时不时的就会在同事带的家常饭菜里蹭上几口。


就这样想念了一段时间之后,于是在某一个周末,我跑去超市买了些食材,打开许久未动过的燃气灶,为自己烧了一两道菜。


虽然没放什么特殊的调料,也只是简简单单的土豆和青菜,但是我却风卷残云的般的一个人吃了整整两盘菜。


那个时候突然理解了以前在家的时候,每次只要我吃的特别多的时候,妈妈总会开心地问我:“今天的菜是不是特别好吃?”


原来吃东西带来的幸福感不仅仅与食物本身有关,更与食物所能产生的关联、与我们的内在感受紧密相连。


当你想起生命中的美食体验,就算不是什么山珍海味,而只是一些再普通不过又不值钱的食物,但是,只要它们记载着生命中某一段时光,就会牵动出“得之我幸”,甚感“活着真好”的特殊情结。



而我目前最大的满足感,就是在每个周末都会自己动手做饭。


摆脱了躺尸等外卖的颓废时光,起床买菜、洗菜和炒菜,突然觉得原本匮乏空虚的周末突然也变得生动了起来。


不仅多了很多时间去看看书、做做运动,原本不爱做饭的我也越来越享受烹饪的过程。


看着自己爱吃的菜品在锅里翻动,还未吃到便已幸福感爆棚。


而做饭自然少不了几样给力的厨具,锅具当然是重中之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