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动机的一般分类 1.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 根据动机产生的诱因来源不同,学习动机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内、外:学习者 (1)内部学习动机,指的是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学习动机。——我爱学习 (2)外部学习动机,往往由外部诱因引起,与外部奖励相联系。——外部表扬 2.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 根据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学习动机分为高尚的动机和低级的动机。(无好坏) (1)高尚的动机,核心是利他主义,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简称:周崛 (2)低级的动机,核心是利己的、自我中心的,学习的动机只来源于自己眼前的利益。——为了奖励读书 3.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 根据动机行为与目标的远近关系,学习动机可以分为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 (1)近景性动机,与近期目标相联系。——为了奖励读书 (2)远景性动机,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简称:周崛 4.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直接、间接:学习活动 按学习动机与学习活动的关系,可以分为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 (1)直接动机,与学习活动直接联系,是由对学习的直接兴趣、对学习活动的直接结果的追求所引起的。—我爱学习、 (2)间接动机,与社会意义相联系,是社会要求在学习上的反映结果。(长期、社会意义) 5.一般动机与具体动机 按学习动机起作用的范围,学习动机分为一般动机与具体动机。 (1)一般动机,在许多学习活动中都表现出来的,较稳定、持久地努力掌握知识经验的动机。(高考) (2)具体动机,在某一具体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动机。(老师漂亮) (二)奥苏贝尔成就动机的分类 动机一定是内驱力,但引发动机的原因,可能是内部或外部的 奥苏贝尔认为,学校情境中的成就动机至少应包括三方面的内驱力,即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1.认知内驱力(探寻知识的奥秘)内部、最稳定最可靠 认知内驱力是指一种学生渴望了解和理解,要求掌握知识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倾向。这种内驱力,一般说来,多半是从好奇的倾向中派生出来的。在有意义学习中,认知内驱力是最重要而稳定的动机。 2.自我提高内驱力(考第一、三好学生) 外部(荣誉地位是外部诱因)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要求凭自己胜任工作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愿望。自我提高内驱力与认知内驱力不一样,它并非直接指向学习任务本身。自我提高内驱力把成就看作是赢得地位与自尊心的根源,它显然是一种外部的动机。 3.附属内驱力 外部 附属内驱力是学生为了保持家长和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努力学习的一种需要。它是一种外部的动机。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最为突出。
|
|
来自: 百眼通 > 《03兽(陆生)--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