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绫罗绸缎和那些你不认识的丝织品生僻字

 传统服饰 2020-11-26

(“原创”不易,请勿抄袭、洗稿,授权请微博私信@春梅狐狸)

把本文分享到朋友圈,或以链接形式分享无须授权

一掷梭心一缕丝,连连织就九张机,从来巧思知多少,苦恨春风久不归。

“绫罗绸缎”

我们惯用“绫罗绸缎”来形容那些光鲜奢华的丝织品,然而对于这四个字其实反而不求甚解。

检索“绫”的定义,百度会告诉你那是一种斜纹织物,然而历史上其实是有平纹提花的绫的。阿斯塔那(中国新疆)出土过黄地联珠龙纹绫,正仓院(日本)也有一件有,日本人称为“平地绫”。“绫”令人眼花缭乱之处在于,我们所熟悉的三原组织(平纹、斜纹、缎纹)在历史的不同阶段里都曾被包含在这个名字里。

尽管现在的“绫”使用范围很小,大约只用于书画装裱。然而在唐代“绫”非常兴盛,尽管文献中提到的各种类“绫”纷纷以产地、纹样、工艺命名,五花八门,但是它们都是先织后染,未染色的绫有“地铺白烟花簇雪”的效果,因反光而折射不同的花纹效果。唐代官员服装也以“绫”为面料,可见当时“绫”的高贵。宋元时期“绫”依然常见,那时才形成我们百度告诉你的斜纹为主的织物。明清时期人们喜欢光洁致密的“缎”,甚至用缎纹织造“绫”,“绫”的地位才渐渐下降。

(大歌绿绫袍 日本正仓院藏)

(湖色寿山福海暗花绫袷衬衣,清嘉庆 故宫旧藏)

“罗”不仅这个字很奇怪,因为不是纟部(尽管繁体字中有),并且现在我们周围几乎没有它存在的痕迹,甚至很难举出与它相类似的织物来。如果说除了针织以外,我们对于梭织的理解就是经线互相平行然后和纬线交织的话,那么“罗”就是那个异类,因为它是很多人听都没听过的“绞经织物”。

简单说来,每两根或以上的经线为一组,相绞,再与纬线交织,这就是“罗”。“罗”很古老,河南荥阳新石器遗址里就发现了公元前3500年左右的绞经织物,后来无论是先秦还是西汉,南宋还是明代,甚至是清宫旧藏里,都有“罗”的存在。绞经令它拥有稳定而细密的空隙,所以古人才说“薄罗衫子透肌肤”,欲说还羞。

(四经绞罗结构图)

(南宋罗衫)

我们现在所接触的“纱”多为平纹而有孔眼的织物,其实一种简单的绞经织物也被称为“纱”,外观相似但是孔眼结构更为稳定,可以织绣以花纹,制成夏衣清凉舒适。

(桃红纱地彩绣花鸟纹披风 孔府旧藏)

(云鹤纹妆花纱)

这个字古时候写作“䌷”,“紬,大絲繒也”。这个“缯”就是“帛”,“帛”是早期对普通丝织物的总称,所以中国丝绸博物馆的LOGO也是一个“帛”字。后来“今繒帛通呼爲紬,不必大絲也”,这时的“䌷”后来就成为了普通丝织品的通称。可以说“绸”一直享受着统称丝织品的待遇,所以今天的我们才用“丝绸”去称呼丝织品。

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表示特定丝织品的“绸”,尤其在明代出现了许多冠以地名的品种,如“宁绸”,质地紧密,花地分明;又如“潞绸”,质地细腻,花纹清秀。此外还有清代的“春绸”,细软轻薄,常用上贡。而“茧绸”则是用野蚕茧织成,粗犷而浑身疙瘩。虽都有“绸”名却大相径庭,难以一一举例。

(蓝色宁绸紧身,清康熙 清宫旧藏)

(明黄色暗葫芦花春绸草上霜皮马褂,嘉庆 清宫旧藏)

“缎”是最年轻的,年轻到许多古装剧里根本不可能出现它,目前没有可以早于宋代的缎织物。然而横空出世一样可以风靡于世,所以我们看到明清时期“缎”的大量使用,它甚至成为高级丝织品的代名词。“缎”的特点是浮线很长,所以它看起来是如此光洁而厚实。

可以说素织的“缎”已经足以贵气逼人了,更何况明清时期织造工艺已经如此成熟了,所以织金、织银、织孔雀羽,彩织妆花,于是“缎”拥有了前辈们所没有缤纷多姿。如今化学纤维多种多样,似乎也是忘不了“缎”带给我们的丝滑世界,于是“缎面”一词几乎可以代替“奢华”。

(元代 杂宝云纹缎衣 局部)

(清早期 黄色织金缎彩云金龙纹夹朝服 局部)

丝织品生僻字解说

缣 jiān

一种采用双丝线纺织的丝织品,丝线数量的增多令面料更为细密,这也是“兼”字的来源。考古发现中最早的“缣”是殷墟妇好墓中,可见其久远。

縠 hú

常与“纱”并举,轻薄而有孔眼,只是表面会有细微的皱纹,就如同现在常说的“绉”。尽管工艺复杂,然而商周时期的考古发现中告诉我们当时的技术已然非常成熟。

缟 gǎo

与“绡”一样,是一种生丝织品。蚕丝表面有天然的胶,被丝胶包裹的蚕丝质感硬而半透明,被成为“生丝”,需要脱胶后才能成为我们印象中柔滑光洁的丝织品,脱胶后则称为“熟丝”。

纂 zuǎn

屈原在《招魂》中写道的“纂组绮缟”,其实每一个字都是一种丝织品,“纂”和“组”是属于与本文中都不同的另外一个大类编织物,也许是早在织机出现之前最古老的纺织手法了。

缂丝 kè sī

说简单,它不过是一种最基础的平纹织物;说复杂,它的纬线并不通走全部宽度,而是根据图案需要在局部挖梭织成。所以“缂丝”也称“通经断纬”,起初用于毛织物,唐代起用于丝织物。“缂丝”织制极耗人工,北宋《鸡肋编》里说“妇人一衣,终岁可就”,但是它的特点是不需要大型织机,花型也随心所欲,要知道代表中国古代织造工艺最高成就的“大花楼织机”可是高达4米,长近6米,不仅要事先对花型进行编程,织造时更须两人协同操作啊!

(缂丝白泽补)

(缂丝仕女 明 法国吉美博物馆藏)

⿰纟间 jiàn

乃是使用不同颜色的经线进行排列变化,让织物效果有条纹感,也称“纟间锦”、“晕纟间锦”等,织物结构相对简单,但是色彩效果迷幻,若能再有提花工艺,便可为“锦上添花”了。

(晕纟间提花锦)

(条纹锦)

⿰纟并 kasuri

此字虽为中文,却是日本名词,不同于“纟间”是排列不同颜色的经线,“纟并”则是将经线分区染色,最后织成的面料仿佛被动感模糊一般,具有浓烈的艺术变形。现在新疆地区的艾德莱斯绸便是用此种方式纺织的

(德莱斯绸)

缬 xié

与其说它是一种染色工艺,不如说它其实是一种防染工艺更为准确。无论是“绞缬”、“夹缬”、“蜡缬”还是“灰缬”,都是用各种方式让进入染料的面料部分不上染,从而达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红色绞缬绢 北朝)

(夹缬)

 注  业余打理,无暇校对,若有错字,还请见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