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道探索》简介

 lvzhifeng 2018-04-24

转发@“粵韵傳天下”的文稿:

(来自《民间中医复兴论坛》)

看了封老的医案分析,尤如见到了他对经典的诠释,至透至明,沁人肺腑。《医道探索》是封老积几拾年的心血所写成,所言至道。曹东义在今年初曾为这本份量深厚的书作序,也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现转载如下,与大家分享。

医术载道,救民疾苦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曹东义

2017年春节前夕,75岁的封志强先生送给我一本内部出版的医学著作《医道探索》。这是他几十年临床经验的积累,也是一部很有特色的医话医案汇编。他说,由于不甘心被编辑按照固定的格式修改,也担心被出版社套取了利益,因此,只好“遵古炮制”,按照古代医学家的老方法,自己先把这本心血之作,用这个形式印制出来,藉此可以交流学术,可以教育徒弟学生,也可以为将来出版打基础。

听了封先生的叙述,我这个出过不少书的人,为他坚持自己特色、不肯随波逐流的精神所感动。他所说的“医道”,以及他在论坛里、微信群经常说的“中医不是科学,科学也不科学”,引起我的深思。

为师之道,授业、解惑、传道,这本《医道探索》即将作为一个载体,广为流传。为此封先生高抬我,希望能写一篇序言,或者书评,以便有助于其更好地实现这个理想。

我虽然了解过一些道家、道教、道理、道术的有关知识,对于道医、医道的认识还不很深刻。因此,鸡年的春节期间,我查阅了有关资料,借此抒发一些感想。

道家思想原创于春秋时期的老子,其著作之中丰富的哲学思想,可以用来养生治身、怡情悦性,也可以用来治国安邦,实现人生理想。因此,自先秦时代开始,道家思想受到人们重视。孔夫子问道于老子,主张克己复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的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并且把道家思想用到《易经》的解释之中,还说“道不行吾将乘桴浮于海”。

在儒家与道家争鸣与交流的时候,扁鹊建立了四诊合参、集成创新的医学体系,司马迁称扁鹊是医学的宗师。

道家思想与医学的融合,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成书于汉代的《黄帝内经》,大量使用了“道”的概念,与“扁鹊言医罕言道”明显不同。

西汉初年,“黄老之学”,“无为而治”的思想受到窦太后等上层人士的重视,出现了与民休养生息的文景盛世。大儒董仲舒以阴阳五行的哲学理念,阐发天人合一思想,进一步把道家的思想融入儒家的体系,儒道交流,深入人心。

东汉末年,巨鹿张角创立太平道,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信众遍布海内,达到几十万人,后来发动“黄巾军起义”,成了推翻东汉王朝,开辟三国的政治势力。与此同时,入蜀沛人张陵在鹤鸣山创立天师道,传承几十年,他的孙子张鲁在汉中建立了政教合一的政权,长达20多年。

太平道、天师道共同的特点,都是一方面借用道家的经典说政治,一方面借用医学的知识,以及符咒方药治病救人。把老死不相往来、独善其身的道家思想,上升为救民于水火,治理天下,干预国家政治的群众运动。

医术载道,治病救人,受到民众的广泛欢迎,也受到统治者的残酷迫害。太平道的黄巾军,被称为“逆贼”,几十万信徒或被屠杀,或被诏安(如曹操的30万青州军);天师道被称为“米贼”,由于接受了曹操的招降,日后逐渐传道于北朝,成为北魏的“国教”。

老子《道德经》说:“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於郊。”

太平道、天师道创立的时期,也是华佗、张仲景生活的时代。连年征战,流民失所,“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的严酷现实,造成伤寒肆虐,疾病流行。

华佗兼通数经,游学各地,“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但是他没能逃离官府的迫害。按理说,他想做一个自由自在的民间医生的要求并不高,但是,由于他医术高明,不肯伺候权贵而被曹操杀害。

华佗有什么罪?都是欲加之罪。“匹夫何罪?怀璧其罪!”

张仲景在大堂上“坐堂行医”,也许是被迫无奈的“避嫌”措施。

因为,医术高明的医生,可以排忧解难,很多患病的群众前来就医,或者被患者接来送去,就像“会道门”传教的骨干。

一个好医生,居家之时,民众前来就医,相望于道路,络绎不绝。出门之时,多被请去会诊,机会难得,看诊者三五成群,都像是“宗教活动”。在那个“遍地黄巾军”的时代,在那个“老张家”出了很多宗教首领的东汉末年,张仲景“坐堂行医”的举动,的确是避免嫌疑最好的方法。

陶弘景《辅行决脏腑用药法要》说《汤液经》的六组方剂,“阳旦者,升阳之方,以黄芪为主;阴旦者,扶阴之方,柴胡为主;青龙者,宣发之方,麻黄为主;白虎者,收重之方,石膏为主;朱鸟者,清滋之方,鸡子黄为主;玄武者,温渗之方,附子为主。此六方者,为六合之正精,升降阴阳,交互金木,既济水火,乃神明之剂也。”

这是一套传承千年的经方,是“六合正精”,“神明之方”,但是“张机撰《伤寒论》,避道家之称,故其方皆非正名也,但以某药名之,以推主为识耳。”

陶弘景不身临其境,不知道东汉末年的道教,就好像现在的邪教一样被政府打击,远不如南朝的时候那样受欢迎。张仲景的难处,陶弘景不了解。

“往事越千年”,一晃到了今天。

封志强先生虽然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高级工程师,年逾古稀,但是他热爱传统文化,以古人为师,励志学道,济世救民,深入钻研经典,精究医术,妙用古方,学以致用,屡获良效。

毫无疑问,具有几千年辉煌历史的中医,在“西化”、“异化”十分严重的当代,其学术传承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乡以下民众“看中医必须进城”,城里的“中医院不姓中”。

为了弘扬中医,纠正时弊,传承学术,封志强先生从自身做起,验案传法,出书施教,立功当代,显名未来。

古人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封先生从医道入手,以法类证,用鲜活的临床医案,一点一滴,按照望闻问切的步骤,一案一讲,详细阐明诊治机理,用疗效反证中医理论的指导作用。道法理术,丝丝入扣,环环相接,循循善诱,让人读案明理,以效求道,举一反三,美不胜收。

读过封先生的《医道探索》,使我浮想联翩,因此抒发感慨如上。

河北省中医药科学院曹东义

2017年2月2日于求石得玉书屋

附:

承德王英州读者来信说:

从封大夫的书中,看到了仲景的影子,李东垣的影子,张锡纯的影子,显而易见的却是封大夫知识不杂。一个以脾胃为中心,一个以伤感为中心。方简力量大!该用啥用啥,一点不古板,以中气为中心的,补中益气,附子理中为主,以伤寒为中心的,桂枝汤类,四逆散,柴胡类。封大夫,活血化瘀的药,用的非常高明,用的也非常活,以药对的组合,拆开用。真希望封大夫有机会给讲一讲,他用的活血化瘀的用药经验!2017年4月

《医道探索》——当今中医第一书

当今中医第一书,病名模糊又恍惚,

“方病对应”少看见,把握病机是关键。

“病机”就在诊断中,诊断原由在“析”中,

“法”随“机”立“方”随法,如此医案才有灵。

四诊藏在“比类”中,诊脉之妙案中寻。

形影相随“气血痰”,“升降”归入八纲中。

汉方一两合十克,“水渍”“用酒”仿《伤寒》。

“生药”熟食忌“干锅”,两剂“探路”求稳妥。

针刺补泻有标註,古今医案谁见了?

据案说理理更明,当今中医第一书。

《医道探索》内容简介

在中医理念引领下成书。以理列案,据案说理。以90%的医案篇幅为10%的医理提供实证。病案描述尽量贴近实际,使读者如亲临病体,分享作者的治疗实践。提醒人们“医、患、境”同等重要,一切都在比类之中求解,重视自调,把握病机。诊断有据,据病机立法,依法处方,并解析用药理由。该书主要内容是“九论”“八说”。

一、九论:

1、三边论。医、患、境共同决定着病体演绎的方向,三者同等重要。

2、比类论。“不知比类,足以自乱。”诊断治疗,都在比类之中求解。

3、自调论。要正视人体自我调节能力。

4、痰湿论。气血湿如影相随,视三焦为“疏导之腑”,在五行属水。

5、病机论。病机十九条是纲领。实践中要“审查病机,无失气宜”。

6、升降论。升降易阴阳而八纲,把握升降与把握虚实寒热表里同等重要。

7、疏通轮。五脏以疏为要,六腑以通为用。

8、脐腹论。腹诊无可取代。棱莪桂枝汤消痃除癖,加减能治疗诸经疾患。

9、外治论。能外治,不服药。针灸快捷效宏,明补写,才能不妄用针。

二、八说:

1、散生说。中医应当散生民间为主。

2、探路说。初诊两三剂探路。

3、药量说。用药无量,唯病是从。

4、生药说。遵经用药,不过度炮制。一般丸散药应当熟食。

5、用酒说。酒是有机溶剂,可以引药入血分。

6、水渍说。仿仲师大黄泻心汤用法,水渍药物清上焦、免伤下焦。

7、经络说。经络是气之运行路线,气在即在,气消即消。

8、干锅说。疮疡病患者应当躲避干锅。干锅会使病情加重.

又曰:

脉诊有诀窍,腹诊有玄机。

立法常非常,方小疗效好。

封志强2017.1

《医道探索》一书北京某出版社曾经答应出版,订合同时对作者要求太苛刻,我的书也不符合当前西化的潮流,故,合同没有签成,自费印刷。目前,销售范围很广,粤、闽、黔、云、川、重庆、萼、豫、皖、浙、京、津、晋、辽、黑龙江,河北最多,其次广东。

微信付款,款到发书。售价:200元

为什么写《医道探索》一书

这个群里有不少同道购买了《医道探索》一书。说一说:我为什么要写《医道探索》这本书。

1、鸦片战争以后,外国列强文化侵略是其全面侵华的一部分,中医也不能幸免。国外医疗资本势力以“科学”之名,企图通过西化中医来消灭中医,在中国形成了一股西化中医的潮流,致使中医在世人的心目中失去了本来的面目和味道。为了给人留下一丝中医味道,“一丝中医味,浊涛一清流”,还能看看中医的真面目。尽管该书不尽人如意,我还是想告诉世人:中医没有死,中医不会亡。

2、主流医疗体系是西医,其防病、治病的能力与世人的期望相距越来越远,西化的假中医已经成为中医的“占位病变”,实质的西医。中医队伍极度萎缩,致使医院人满为患,患家在“医疗市场”苦苦熬煎,医患如仇人,刀刀见血,时有“医闹”发生,甚至出现患者“杀医”的悲剧。警察进医院保护西医,成为中国医疗历史上的空前奇闻。中医护佑中华民族数千年,现在以及将来也应当是如此,我欲用这部书的案例来证明之。

3、47年的积累,不愿意丢掉,愿意发挥其应有的一点作用。让读者少走弯路。本书“九论八说”是47年来的体验。案例如实表述,为此,在案例整理过程中加入了“考”、“体会”、“后记”、“按”等,以保持案例原貌。使读者如亲临病体,分享我47年的治病体验。

4、为后学提供四诊资料。本人是业余中医,笃信中医经典,但是对其学习、领会、运用还远远不够,水平有限,故而对某些四诊资料看不明白,分析不透,比如,“双股脉”、“苔孔”等。我愿意把这些资料提供给读者,供其参考研究。

5、书中还有一些我认为是(读者不一定认为是)独到的、宝贵的经验和体会供读者鉴赏、验证、应用。比如顺大脉、顺小脉,用药、方剂等。这需要读者细细阅读品味寻觅。

《医道探索》一书,北京某出版社曾经答应出版,寄来合同文本,我回复后,该出版社很不满意,其提出的条件我不能接受,拒绝签订合同。自费印刷,并获得著作权证书。

据刘世峰提供的信息,我需要改变观点,内容消减三分之一,才可能出版。

我看病原则上不要钱(我也不不买药),因为患者继续治疗需要钱;书,我收费,因为读此书有收益。

封志强2017年11月13日星期一

封志强医事特点

一、治疗患者多是家人、亲戚、朋友,熟人、慕名者。

二、遵经守道,反对西化。

三、重视切诊,尤重脉诊和腹诊。西医的理化检测资料作为四诊之补充。

三、处方简,多在8至15味之间。不卖药。

五、针、药、推拿并施。尽量外治,少吃药,不吃药。

六、针灸重视补泻。

七、善于用酒,常用水渍,长于生药。

八、重视患者的反馈。患者另请它医,支持,不嫌弃。

九、重视医疗笔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