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房】尹小林家谱馆:汇聚于湘,转归京华(下)

 真友书屋 2018-04-24

巧合的是,尹小林告诉我的藏谱之地竟然距我的书库不足两公里。真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一种缘份,然而找到此地却费了些周折,我开车载上马骥先生在路上边走边打问,但还是走错了两条街。当我们找到他的藏谱之地时,两人同时感慨:“环境太漂亮了。”


院落简称


院中主楼


这是一个独立的院落,院落的占地面积很大,从外观看,这里的建造手法乃是典型的北方园林,其名称为“北京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其悬挂的大牌子上写着“北京国数”的简称,登记入院,眼前所见全是亭台楼阁,而正门的回廊全部用粗壮的圆木建造。马骥认为这样的建造手法不如江南园林,尤其不如苏州园林那样的秀美。而我则以江南小女与关东大汉如何比美来回击之。


用料粗壮


一楼还有这样的匾额


进入楼中,里面的装修手法则是后现代味道,这与楼体的外观形成了刻意的反差。而二楼最显耀的位置则是尹小林的公司所在。在门口给尹先生打电话,其未曾接听,恰好有工作人员进入,我与马兄想尾随,此人马上说:“你们是找尹总吧。”看来,到这里的陌生人都是冲着尹小林所来者。我们点头称是,而后进入其公司。


室内装修与外观的反差


并立着六个名称


在门口我注意到,这里悬挂着六块牌子,除了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外,排在正面的则是国学网,而后让我关注者当然是“元典方策围棋会馆”。看来,尹先生将其公司搬到了这里,而非我想象的那样:这里只是他的书库。


拆箱后的家谱


还未打开封条


我大约与尹小林有三年未曾见面,今日相见感觉其风貌依旧,只是脸上略显疲态。他告诉我说,公司在三年前就迁到了这里。我在这宽大的区域内,首先看到了摆在中厅的一排排敞开的书箱。尹小林说,这就是何光岳家谱的一部分,他们正在清点编目。


中式装修


新印的线装书


看到这些线装书,我马上有翻阅的欲望,尹小林则带着我先参观他的新公司。从面积上讲,我感觉这里比以前大出了十倍,而在装修上则更近于简约中式风。其办公室的正前方为该院落的正中位置,而其后方则是一处人工建造的假山。山上堆放着不少太湖山,还有一座仿古小亭,尹小林介绍称这里的建造手法乃是仿造隋唐风格。如此优美的办公环境,的确符合“国学”二字,我赞叹其公司此次搬迁可谓鸟枪换炮,而尹小林本人显然对这里也颇为满意。


后侧宽阔的露台


后花园冬景


寒风凛冽


他打开后门让我们站在宽大的露台上欣赏着这座美丽的后花园,这天是2018年1月27日,乃是真正的数九寒天。在这样的时段里后花园当然景色萧杀,这让我找不到言词来揶揄马骥兄。而一股股的西北风则很快把我们吹进了室内。


整修之中


另一个房间的精装书


国学公司每个房间都有整排的书架,尹先生带着我二人一一参观,而其中一间透明之屋则摆放着不少的线装书。尹小林说,这就是当年杨成凯先生指点他所买之物。而我对这些线装书的兴趣显然比家谱要大。于是仔细看这些线装书所写的侧签,可惜的是,这些侧签只写书名不写版本,我只能靠自己的经验来大致判断这些书是哪个版本。从书名上看,这些线装书有不少均为杨先生偏爱之物,还有一些书显然不能入杨先生之法眼。我指着几部书,跟尹小林说,这些书一定不是杨先生让你买的。尹小林笑了起来,他说这些书是自己的偏好,尽管杨先生认为版本价值不大,他还是将其买了回来。


箱内的家谱


举行仪式的横幅还在


而后接着参观了另外几个房间,每屋所藏之书各有特色。尤其影印本的《四库全书》整面墙的摆在那里,的确气势逼人。而更有意思者,这些房间的名称也全都是以《四库全书》七阁来命名,这也可见尹小林对书的挚爱到了何等之程度。


每个房间以四库七阁来命名


在参观的过程中,我看到有两个房间内几位工作人员正在整理从何光岳那里买回之书。尹小林告诉我,他买下者不仅是何光岳的家谱,同时包括每间房内所藏之物,而其中还包括数量不小的地契和告示,这也同样是第一手历史史料。


分类翻阅


地契


参观完毕后,尹小林带我二人来到了客厅,我当然急不可耐地想听他讲述他是如何将这批家谱拿到手者。显然尹先生比我有耐性,他让我二人坐在那里先吃水果喝茶,而后用投影的形式向我二人讲述得书的经过。而在这里我又看到了何光岳先生,虽然此时所见是照片,但他在漫天飞雪的家中照顾我取暖的情形又晃若是昨日刚刚发生者。


仔细整理


书口的字迹


尹小林说,他买这批家谱不是一时冲动,而是陆陆续续谈了近三年之久。他说早在何光岳在世的时候,就已经听闻到家谱要出让之事。这个消息的来源乃是得自尹先生的一位同学。当时那位同学透过关系到何光岳那里查自己家的家谱,因为查找的不容易,朋友感叹说,如果尹小林买下来,他再翻看起来就方便多了,而这句感慨让尹小林动了心。


何光岳去世后,尹小林跟着同学前往何家,在那里见到了何光岳的女儿,其女儿告诉他们说,何光岳的家谱数量大约是五万册。尹小林并未清点,他就与对方签了合同,因为那时尹小林的国学时代文化公司刚刚登上了新三板,那个时段股市很火,而国学公司的股价已经达到每股15元,故而尹小林觉得定向增发一批股票很容易筹到买家谱之钱,所以他完全没有跟对方讨价还价就签下了合同。没想到的是,签合同后的一个多月,也就是2015年6月26日中国股市发生了股灾,定向增发这件事无法再进行,故而买家谱之事只好停了下来。


不知是什么宝石


到了2016年,尹小林依然没有筹到钱,虽然他跟何光岳的女儿也有联系,但大家都未谈到这件事,显然何的女儿也了解股市的变化令尹先生筹钱很难。但因为尹小林所出买书之价最高,所以其他人即使与之接洽恐怕也难以谈成。这批家谱没有卖给他人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尹先生为首都师范大学国学传播研究院副院长,这样的身份让何的女儿更为信任。


然而到了2017年春节,何的女儿打电话给尹先生称,湖南省图书馆派人来评估这批家谱,其让尹先生确认到底买还是不买。面对此况,尹小林进行了仔细地思索,他觉得托了这么长的时间家谱仍在,这说明他跟此批家谱有缘,但公司的确拿不出这样一笔闲钱,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自己筹资以个人名义买下。



石印本的棋谱


原来这批家谱是尹小林个人所买,这是我未曾想到的事情,我以为他是动用上市公司之钱而购买者。他竟然独自买之,这样的举措以我看来,岂止是疯狂。但尹小林不这么看,他认为这是自己一生中难得的机会,虽然说何家女儿自称家谱有五万册之多,但后来进行清点,实际数量不足四万册,但即便如此,这个数量的一次性线装书交易也是近几十年未曾发生过的。所以尹小林觉得,无论多么困难也要想办法将其拿下。


因为之前所签合同写明数量是五万册,而实际清点与之有差距。经过商议,何光岳所藏的平装书以及书楼内的一些物品也一并包括在了合同之内,更为重要者,何的女儿对尹小林很信任,她同意分期付款。故尹先生只支付了部分定金,更为难得者,何家并没有让尹小林找尾款担保人,而直接打包装箱就将这批书运到了北京。


《四库全书》


既然是以个人名义买下了这批家谱,那为什么还放到公司来使用呢?尹小林说,这批家谱如果能够派上更多的用场,他也就不计较这些个人细节。他觉得要想以公司名义购买,必然要与董事会商议,而这样的商议旷日持久,即使能够通过,那批家谱早已不知到了何人之手。马骥也赞赏尹小林的果敢,而后他讲到了苏州书香轩所藏信札之事,当时这批信札也是要整体出让,但因为价钱大谁都不敢买,而真正散卖之后,其价格远远超过了当时的总价。


壮观


对于何光岳的藏书,尹小林也承认其中的家谱有不少是残本,但他特别能够理解何光岳的疯狂。他说通过整理书能够感觉到,何光岳研究某一个问题就会将相关著述一网打进。比如他有一度研究对联,仅对联方面的相关出版物,何光岳就买到了五架之多。何的女儿跟尹小林说,父亲想买什么东西就会不择手段。所以尹小林认为何光岳的这些藏书其价值正在这里。


此间屋也有堆放


对于这批书的搬运,当然是一个大工程。尹小林说,搬家公司总计来了六个人连干了三天。当时尹小林带去了四百张封条,没想到的是线装书都没封完就用完了,而何家为了运这批书仅定制包装箱就花了一万多。当时因为运输的车太大开不进院内,所以搬家公司是用小车倒到院外再二次装车,可见为了运这批书费了不少的气力。最终这批书装上了大车,总计有三十多吨。即便如此,还是有些书未曾装下,故剩余的部分通过物流公司运了回来。而何家人又特意压车将书送到了北京,并且在当晚在一些专家的见证下当场拆开了一号箱。当时就是请我去做这样的开箱见证,可惜我没能赶到。


会客室


尹小林认为,这批家谱数量之多应当是中国私藏第一,而后我提到了励双杰先生,但尹先生对励双杰所藏之谱并不了解。尹小林称,他在这批谱运到之前,也听到一些信息,因为有人告诉他,郑州建立了一家中国家谱博物馆,号称藏有家谱十万册。这件事让尹小林听到后彻夜难眠,因为有这么大数量的家谱收藏,那么他所买下的何光岳家谱就不再具有独特的价值,于是他转天就跑到郑州去看那家家谱博物馆。他看完后大感放心,因为这家博物馆仅藏有几十部线装古谱,这与何光岳所藏差得很远。


经过三年的努力,这批家谱终于运到了自己的公司。事情虽然做成了,但尹小林仍然说自己至今还有不真实感。因为在购买家谱的过程中,他已听说到有五六家不同的私人和公共图书馆都在跟何光岳后人商谈购买家谱之事,相比较而言,尹小林的实力最差,然而最终他却将这些人全部PK掉,这让他大感自豪。


又看到了何光岳


我仍然好奇于尹小林为什么下这么大决心将此批家谱买了下来,而尹小林则告诉我家谱是传统文化的DNA,通过家谱可与基因检测相结合,对历史文化传承有很大的作用。以往的历史记录下来者大多是名人,而家谱不同,无论有名没名都会记录下来,这对基因检测十分重要。而马骥也认为这样的检测有着巨大的需求量,他讲到了自己的家族,他说马姓的族谱已经断了一百多年,而今要做续谱就变得十分困难。而尹小林认为,家谱中还有着特别的文化现象,比如家规家训、阴宅风水等等,这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我则从收藏角度感慨于这批家谱的递传,如果该批家谱是被湖南省馆买下,那么这批家谱的流传故事就此会戛然而止。如今,此谱到了尹小林这里,最终这批家谱会流向哪里,可以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总之,这个故事又可以继续地讲下去了。马骥先生想着家族的续谱,而我则惦念着这个故事的后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