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个被列为重点培养对象的人居然被开了,下一个会是你吗?

 村上龙 2018-04-24


这是木沐的第170篇原创文章


01


在企业工作多年,很多人会变得非常麻木或者被眼前蒙蔽,天真地以为可以就这样一直干到退休,过着田园般生活。


这种想法的可怕之处在于,当变化和危险正在靠近你时,你完全无感,甚至觉得自己是个局外人,只负责嗑瓜子看别人的笑话,却从未想过,那磨刀霍霍的对象就是你自己。


更何况有些人不仅不是公司中拖后腿或掉队人员,反而在重点培养人才清单上,他们就更加没有危机意识,想当然的认为“开谁也不可能开我,我可是重点人才!”


然而严峻的事实会无情地告诉我们:


在企业这部运转的大机器中,每个人都不过是一个螺丝钉,需要更换维修时,你就会毫无犹豫地被拆走报废。


02


我的朋友Tim就亲历了这样的过程,在加入公司6年后,发生了一件让他始料未及,终生难忘的事情。


上一周他还在公司Talent Pool (高潜力人才库),被当做重点培养对象,下一周竟被通知解除合同,立刻离开公司。


被解雇后的Tim不能接受一直脱岗的状态,但因为时间仓促,短时间内没有北京本地的工作机会,他毅然决定接受上海一家公司的Offer,远赴上海工作,那时他的孩子才出生几个月。


一切都发生的如此突然,既让留在公司的同事一时错愕,搞不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也让Tim周围的朋友不明就里,震惊气愤。


Tim平时为人随和,从不与人发生冲突,更谈不上得罪了谁,下此狠手看来不是一朝一夕,临时起意,而是筹划已久。


只是Tim早已麻痹大意,忘了“变化无处不在”的道理,没有嗅到暴风雨来临的气息,最终导致被动地仓皇而逃。


03


后来有机会和Tim回顾这段经历,他才慢慢梳理出整件事的脉络。


在公司工作超过5年以上的员工,对公司组织架构的调整和变化,比如三年一大调,一年一小调早已习以为常,很多时候他们错误地认为这种调整和自己关系不大。


尤其是Tim,被领导提名进入公司的Talent Pool (高潜力人才库),作为公司储备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在他看来,组织架构调整只是让他提升得更快而已。


当时公司正酝酿架构的调整,而Tim负责的一部分工作和财务部的一部分新职能有所交叉。


大家私下里还经常拿这个开玩笑,说未来这两部分应该合并才对,但闲聊归闲聊,谁也没真的当回事。


财务部的新职能建立在Tim负责的职能之后,但财务部老大和总经理的关系远比Tim部门老大和总经理的关系要紧密。


所以到底是否应该合并,合并后这个职能最终会留在哪个部门,政治敏感度稍微高点的人,根据当时的情形完全可以提前做预判。


没多久,公司宣布这个职能完全转移到财务部,财务部全权接管,Tim不再负责。


而公司也没安排Tim填补其他空缺职位,给予他一定的赔偿金,就此解除双方劳动关系。


纵然Tim有多么不满,多么不解,多么委屈,都已经无力回天。


这些人事安排都是公司从顶层设计和未来策略的角度出发而做出的决策。就算Tim当时在人才库,公司也不会为了一个人,而影响整体布局和规划。


无法感知和体会职场生态环境发生的变化,不能看懂和读懂公司发展的大势,缺乏对周遭情势判断的敏感度,当变化和危机来临时,只能落得我为鱼肉和坐以待毙的下场。


04


Tim说,现在想起来,合并部门的事大领导之前应该早就有此打算。


他说领导曾经找他谈过话,言辞比较委婉,想让他看看公司内部是否有其他合适的机会转岗。


他倒也问了问,没什么合适的,就回复领导愿意在现任岗位继续发展。


Tim当时也没多想,想着自己在公司重点人才库,不会有什么问题,因此没产生任何怀疑。


当然更没有采取应对措施,比如开始和猎头联系,接触外面的工作机会。


说实话,Tim自从加入公司后,就很少和猎头接触联络,因为他觉得在这干的很舒心,想长期发展,没有动要换工作的念头,因此觉得没必要和猎头保持联系。


因此当他接到解聘通知,需要重新求职的那一刻,自己就显得相当被动。


他早就忘了之前那些猎头的联系方式,要几番周折把搁置多年的关系重新拾起来,还需要花上一些时间。


因此无奈中,他连选择留在北京求职的自由都没有,只能远赴上海,离开襁褓中的孩子,总让人感觉多少有点悲壮。


反过来看,如果Tim不仅具有敏锐的危机意识,还一直和外部关系网比如猎头顾问保持良好而定期的联络,当风险即将降临时,就可以提前未雨绸缪,变被动为主动,先发制人,给自己赢得时间和主动权,结局就会大大不同。


05


《左传》中的“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正是我从Tim故事中得到的启发。


很多公司老员工的危机意识,会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而变得淡薄,甚至觉得只要自己与世无争,公司就不会对自己怎样。


这种想法其实就是典型的“温水煮青蛙”思维。殊不知,在公司大变动的背景下,没有某个人是可以明哲保身,全身而退的。


公司在进行变革时,每个人都应该引起警觉,时刻保持警惕,这些变化,变动是否会牵连到自己,自己是否准备好了预案和应对策略。


另一方面,不管我们暂时是否有换工作的打算,也要和猎头顾问保持一定频率的互动。


尤其在公司变革调整期间,更要加强和老同学,老朋友以及外部猎头的沟通和交流,甚至开始接触外部合适的机会,这都不失为保护自己,变被动为主动的良好策略。


让我们一起来温习海尔总裁张瑞敏那句名言,共勉:


“永远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