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百眼通 2018-04-24

关于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耶克斯(R. M. Yerkers)与多德森(J.D.Dodson)于1908年就提出了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学习动机

如图所示,其要旨:学习效率先随学习动机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到达峰值后学习效率又随学习动机水平的升高而降低,说明中等的学习动机水平学习效率最高。但这种中等的学习动机水平又随学习的复杂程度而变化。对于简单学习,达到最高学习效率的学习动机水平应适中偏高;对于高度复杂学习,达到最高学习效率的学习动机水平应适中偏低。

例如,对初中生来说,测量反应时属于简单学习,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复杂些,解困难的代数属于高度复杂学习。关于学习的简单和复杂程度,应从学习材料的难度和学习者的能力两个角度考虑。即使是最简单的算术问题,对有的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也是较难的。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耶克斯-多得森定律,要灵活地随教学内容和学习者的水平而定。 人们一般认为学习动机越强学习效果越好。但对于高度复杂学习,达到最高学习效率的学习动机水平应适中偏低。其原因是,学习动机越强烈引起的情绪的紧张度越高,这样对解决高度复杂问题就有干扰作用,从而使学习效率下降。而中等偏低的学习动机引起适度的紧张,维持思维的积极性,故学习效率最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