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自森林兔子】思维导图——看完就忘?抓不住重点?你需要提高阅读的思维能力!

 qinggress 2018-04-24

前段时间初步写了一篇关于用思维导图做笔记的文章,但还是有很多妈妈觉得上手困难,做出来的导图字数依旧很多,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来详细聊聊怎么上手做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先思维再导图。

先来说思维。

之所以用思维导图做笔记,是因为它的概括性、逻辑性、记忆性很强。如果做出来的导图字数很多,失去了概括性,也不方便记忆。所以我们首先要提升概括能力。

✏️主题

一本书概括性最强的是书名,一篇文章概括性最强的是标题,它们都是最核心的思想内容。有时候也会出现看书名或者标题也不太清楚内容到底是什么,这时候我们可以大致翻翻副标题、序言、摘要、目录、引用文献等等。以此我们大概就能知道作者要写的是什么,然后思考这些内容与我有关系么?我知道多少?我不知道什么?

通过这样的思考过程,可以迅速聚焦到你的兴趣点和价值点,有目的进行阅读,让大脑摆脱被动接受,而是主动搜寻和运转,为之后的阅读过程中快速理解并记忆提供的基础

拿我最爱的《指环王》来说,书名来看,大体上讲的就是一枚很厉害的戒指——戒指之王,统领其他众多戒指的故事,相当于国民们的国王。具体围绕这枚神奇的戒指讲了什么,开始翻开书吧。写到这我想起了一幅很有意思的画,发给你们看看体会一下。

✏️框架

先粗读一遍文章,遇到不懂或者有问题的地方先略过,这一步的目的是让我们大体了解作者是怎么围绕主题进行展开论述的,做到心中有底。

通常意义来讲,一本书的目录、一篇文章的小标题可以涵盖内容的框架。由于我们要做框架的是方便自己理解和总结,所以目录和小标题先用来参考,适不适合做框架等读完第一遍就知道了。

一篇文章的结构通常包含从以下其中的一点或几点:

  • 作者要解决什么问题?
  • 怎么解决的?
  • 为什么这样做?做好处?不做坏处?
  • 后果或者结论是什么?

以大J的文章《我们给不了孩子幸福,希望TA幸福,先补上这一课》为例。

标题来看

讲什么?讲述的是家长如何引导孩子获取幸福力。

与我的关系?我希望的是孩子不仅孩童时光能幸福,更希望他在未来的生活,包括之后他成家立业也能有幸福感,像阳光一样充满他的内心世界。

我知道什么?我知道拥有幸福感的重要性。仅仅是富裕的生活不足以让一个人的内心有幸福感,更多的是如何去看待自己,去感知生活,去爱自己,爱家人,爱身处的这个不完美的世界。

在电影《时间规划局》里,一个富人从他的富人区逃离到穷人区,把所有的时间给了一个穷人,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去享受顶级奢侈的生活,但是他很不快乐,找不到自己活着的意义所在,逃避、沦陷、放弃生命……好像扯太多电影了,咱们还是回归正题吧……

我不知道什么?我不知道如何让孩子能拥有获得幸福感的能力,需要看看大J是如何做的。

框架

如何获得感知幸福的能力,首先得知道它是什么?

不是什么?也就是我们通常的误区。

知道是什么了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做?

最后阐述了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的好处和重要性。

思维导图如下:

这个时候,我们就掌握了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和大体框架,在宏观上对文章有了把控,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有针对性的细读了,具体方法见下一篇文章,未完待续……

原文地址: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47288849831967&luicode=20000061&lfid=4047984130437923&retcode=6102



如何精简思维导图

去年写了一篇如何粗读的文章,还是会收到很多反馈,说做出来的思维导图不够精炼。上一篇文章主要讲的是如何提取文章的框架,整篇文章的思维逻辑,前因后果。这篇其实去年就写出来,一直没有整理出来,主要内容是关于如何精炼地提取关键词句,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为什么很多人思维导图做出来会字数很多,通篇下来密密麻麻。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没有经过输入这个过程,没有动脑筋思考,文字未经过大脑,只是用眼睛扫过去,把原文原封不动的照搬到导图上而已。那么应该怎么去动脑筋呢?

我们要想知道每一段的要点,必须学会提取关键词句,也就是论文里常说的论点。

什么是论点?论点就是总结性的语句,它具有很强的概括性。论点通常是这段话的结论,大多数都是这一段的第一句,或者最后一句。有下列这些词汇的通常就是论点:总之、总的来说、综上所述、最后、所以……

如何把句子进一步精炼成一个词语呢?即把论点浓缩成关键词。一句话可以精简成几个词,那么这几个词就是一个关键词,一般情况下,关健词是一个句子中的动词或名词。在提取关键词的时候,注意尽量少用形容词和副词。

当然论点放在中间的也有,这更需要我们用心去看去思考。当你实在找不出论点,找不到关键词,试着用自己的话复述一遍这一段。不要小看这种方法,当你能表达出来的时候,也就知道了作者写这一段的重点在哪里了。这也是从输入到内化到输出的一个过程。

上学时有的老师会把知识点拆解,让每个同学负责一部分,然后课下做ppt,下次上课自己上台讲课。当时还觉得“哎呀,这老师真会偷懒,课也不用讲”。但当你真正投入到要备课的过程中,才发现老师的真正用意。要让其他同学理解知识点,首先要自己理解内容,嚼烂内容,然后组织语言输出,这就是所谓的从输入到内化到输出的过程。你会发现,自己讲的这部分内容是掌握最牢固的。

制作思维导图,要求精炼,原文或者自己概括,目的一目了然。前提是你能理解导图中的文字以及之间的关系,先阅读,再思考,最后输出。导图无所谓好与坏,只要能呈现文章内容,自己能看懂就是好的思维导图。

原文地址: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12302416401650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