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志浩辨证治疗精神障碍的临床经验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18-04-24

      张志浩早年毕业于北京国医学院,曾拜师于孔伯华、瞿文楼、焦会元等名医门下,受益匪浅。从医近六十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治疗精神意识障碍之类的疾病,造诣颇深。现将其经验加以整理,介绍于下,以飨同道。 

    1病因病机 

    张老认为,人的精神意识,包括思维活动,总是要受到自身禀赋及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中医所说的“天人合一”,自然也包括精神情志的变化在内。中医把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归结于精气血津液,而将其动力与主宰,同五脏六腑的功能活动相联系。譬如:心藏神,肺藏魄、脾藏意、肝藏魂、肾藏志。其中,主要与心肝两脏的关系最为密切。心为君主之官,主神志,能够调节人的思维与记忆;而精神活动引起的七情变化,则在于肝脏的调节。肝主疏泄条达以及肝藏血的功能,使得肝脏在精神障碍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的过程,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张老强调指出,七情过极所致的精神障碍性病证时,无论何时都不能疏忽肝主疏泄功能的重要性。

     2辨证要点 

    2.1思虑过度引起的胆怯心悸 

    证见:时常自觉心悸,惊惕不宁,易惊善恐而不能自制,夜寐不佳,时有惊梦而醒。舌质淡,脉虚弦。这类患者大多由于心思过重,琐事缠扰所致。久不能自解,暗耗气血,伤于本神,神不守舍,故而以惊怯不宁为主要临床表现。治疗当以补养心气,安神镇惊为主。方药选择:归脾汤加琥珀、柏子仁、合欢皮、夜交藤、龙齿。夜不寐者,酌加朱砂;口干心烦,舌暗红或舌红无苔,加女贞子、沙苑子、麦冬。 

    2.2肝气郁结引起的忧郁不解 

    证见:素性内向,忧愁而不能以言词外泄,常常多愁善感,或悲泣不已,或烦闷自语,胸中满痞。舌淡或淡红,脉弦。患此证者以女性为多数。多因情绪低沉压抑,气结于心胸而不能上通下达,脏腑机能缺乏活泼条达的原动力,反过来,又促使气塞更甚,壅滞于内。总之,以气结郁塞为病机要点。治当以疏利气机为主。方药选择:越鞠丸或柴胡疏肝散为主,加用郁金、枳壳、青皮。若伴有咽如物阻的梅核气,可选逍遥散合四七气汤;若久郁化热,口苦胁肋胀疼,可加川楝子、延胡;前胸疼者,加木香、郁金、薤白。 

    2.3心肝火胜引起的暴怒胁胀 

    证见:素性躁烈,每遇不和而动怒,或时时自相烦扰,面赤口苦,胸胁撑胀,心烦不寐,溲黄便燥,舌红或舌尖鲜红,脉象弦数或弦大。中医认为,气有余便是火,肝气妄动,气逆上行,常可引动心肝君相之火,以致火胜伤阴耗气,故虽初期大多为实证,但久不愈者则必伴有阴血不足之象。治疗应以平肝理气与滋敛肝阴为主。方药选择:丹栀逍遥散合导赤散。口苦甚加金钱草;胀痞嗳气加枳实、青皮;伴有头胀痛目赤生翳,加生石决明、菊花、夏枯草。

     2.4痰浊蒙窍引起的昏愦自语 

    证见:精神呆滞,喃喃自语,神识恍惚,或语无伦次,喜怒无常,头重胸闷,恶心少食,嗜寐。舌苔白腻,脉濡或滑。其病多为宿积气郁,痰湿内停,偶因七情所伤,引动痰浊随气而动,上蒙清窍,以致神识不明,多属正气虚而邪气实。治当温化痰湿,清心开窍。方药选择:天麻白术半夏汤或温胆汤,加琥珀、天竺黄。若肥胖或嗜酒,痰浊湿盛者,可酌加葶苈子、竹沥、白矾;涎多少食者,加白蔻、藿香;多寐嗜睡,加黄芪、葛根。 

    2.5痰火上扰引起的狂妄躁动 

    证见:躁动不宁,赤足蓬头,骂詈嚎叫,不避亲疏,不惧水火,面红目赤,毁物殴人,甚则登高而歌,弃衣而行。舌红苔燥或厚,脉滑数。病多缘于内有宿积,郁久化热,或素体肥盛少动,或嗜酒过度,湿热内蕴,久成痰结,适因气极生化,引动痰浊,以致痰火相结蒸上,扰乱心神,神明蒙蔽,精神内乱。此为邪实之证,体壮者多见。治疗原则为清利痰火。方药物选择:涤痰汤加竹沥、黄连、朱砂、胆南星。大便燥结者,酌加承气汤类;若狂躁渐缓,舌红少津或无苔者,加麦冬、玄参。

    3病例介绍 

    王×,女,27岁。初诊时间:1998年9月5日。患者于四月前因痛失其子而悲伤过度。近来时觉头昏胸闷,精神呆滞,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明显下降,时喃喃自语,或悲或泣,不欲寐,不思饮食,时有离家出走的念头。舌淡尖红,苔白滑,脉弦稍滑。中医四诊合参,认为肝郁痰阻,肝气郁结,气机不畅,脾失健运,聚湿成痰,痰气互结,蒙蔽清阳,心神被扰,加之素体虚弱,故而正虚而邪实。治疗当以开郁化痰,疏肝健脾为主。药物组成:陈皮15g,制半夏15g,茯苓20g,白术20g,党参20g,菖蒲15g,天竺黄15g,黄连5g,琥珀10g,香附25g,珍珠母25g,生龙齿25g。6剂,水煎日2次晚分服。

     二诊:自述头晕见乏力,饮食无味。舌淡红苔白腻,脉濡缓。家属代述,精神状态好转,时欲与人言,生活规律基本复元。效不更方,仍以上方加白蔻15g,藿香15g。继服6剂,服法同前。

     三诊:面色见有红润,精神状态较前大有改观。自述心情较前愉悦,现已恢复正常工作,但仍食寐欠佳。舌淡红苔白薄,脉濡。病已近愈,但正气仍待于恢复。治疗当易为扶助正气,开郁化痰为主,方选六君子汤与柴胡疏肝散化载:党参20g,白术20g,陈皮15g,制半夏15g,茯苓20g,柴胡10g,川芎10g,香附25g,白芍20g。砂仁10g,白蔻15g。甘草10g。服6剂后可停药,注意劳逸适度。嗣后随访3月示见复发。

    4结语 

    由于对事物认识不同,七情过极往往会导致许多类似于精神障碍的疾病发生。本着“治病必求于本”的原则,张老将其病因归结脏腑功能调节的失衡,而主要责之于心肝两脏;辨证上则主张要准确把握病机要点,着眼于临床主证;治疗上要分清轻重缓急,时时注意痰气火的清解,尤其对虚实夹杂的情况,更应辨清孰轻孰重,兼顾虚实,抑或先扶正后祛邪,抑或先祛邪后扶正,不可顾此失彼。同时,要做好必要的心理开导,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

    【转载】吸烟与大肠癌 17篇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转载】吸烟与大肠癌 17篇 - 子孙满堂 - zheng101052c子孙满堂的博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