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理白子施怀基和大理荣誉村民封新城要一起搞事情了!

 颐源书屋 2018-04-24

“抢救乡村记忆,这让我回想起这样一个画面。多年前,大理龙龛村的一位女孩要到北京上大学,临行前,母亲递给她一包老屋后的泥土,并告诉她,到了北京水土不服可以用一小撮家乡的土泡水喝就好了。四年大学,这位女孩一直把这包土放在枕下。所以我觉得每一个爱大理的人都会对这里的泥土心存眷恋和敬畏。”



几天前,在大理古城,这段话拉开了《抢救乡村记忆·大理古村落田野调查》公益性学术项目启动仪式的序幕。《新周刊》前总编封新城、白族作家施怀基、广东南方电视台前台长区念中,还有一大群的教授、专家聚集在一起,参与到项目的启动仪式中。



大家各自述说着保护古村落的必要性以及下一步要做出的努力。



这些对乡村心怀眷恋和敬畏的人,俯下身来,抢救乡村记忆。

 

白族人施怀基的故乡记忆

《抢救乡村记忆·大理古村落田野调查》公益性学术项目的主执行人施怀基曾经是云南法制报丽江记者站的站长,是一个人气作家,还曾获得榕树下第五届文学大赛最佳人气奖,是榕树下2011年十佳作品得主。他看上去文质彬彬,戴一副眼镜,眼神略带忧郁,像是一个诗人。


施怀基接受专访


2012年施怀基回到家乡大理,在三塔边找了一个小院子作工作室,成为了一个自由自在的自媒体人。


施怀基探访白族大本曲传承人杨森家


“大理白子,滇西蛮人,说出皇帝没穿衣服的孩子”是施怀基在微博上对自己的评价。以微博和公众号作为发声平台,他积极关注着家乡交通、事政、民生、环保等方方面面的信息。用最敏锐的洞察力捕捉最及时的新闻,他编发的大部分微博,都能引起博友、媒体以及有关部门的关注,有很多甚至得到了有关部门的批示和媒体的追踪报道。



虽然关注的领域较多,但施怀基最感兴趣的还是大理当地的民俗文化研究。



常年在大理各地走访,采集素材,到过很多传统乡镇村落,越是深入探访传统文化,施怀基就越感到失落。特别是今年过年回老家的一次经历,更是让他感慨万千。



 

“戏没人唱了,关于这个村落的记忆又少了”  

施怀基的老家灵地村是大理州鹤庆县一个有三百多户白族人家聚居的古村落。村里民风淳朴,每年过年,农民们都会放下锄头穿上戏服上台唱戏。


白族大本曲传承人杨森


“如果没有这个戏,好像这个年就没完整。在我的小时候,村里没什么娱乐,一到过年,全村人就挤到戏台下面,非常热闹。后来电视普及了,互联网也普及了,看戏的人就越来越少,但每年过年还是要唱戏。”在施怀基的印象里,唱戏已经成了一个雷打不动的年俗活动。



今年过年,施怀基受到村里的几位老乡之托,去拍些村里唱戏的照片。然而,他发现,这一切变得有些不太一样了。



“初二我赶到了现场,戏唱的是滇剧《借亲配》、《大斩子》,几乎都是一些老人在戏台上,小时候的一些熟面孔已经不见了,锣鼓二胡伴奏的人也少了,过去敲锣和打鼓需要两个人,但今年由一个老人兼顾,因为另一个会敲锣的老人已经去世了。”



看着戏台上的老人们,施怀基感的内心产生了一种难以言表的感受。这个自以为熟悉的村庄正在以飞一般的速度变化着:小时候每天晚上听故事的火塘已经被淘汰了,如今连每年过年时带来无限欢乐的戏台,也在逐渐消失在历史舞台。



“乡亲们请我去拍点照片,一方面是纪念,另一方面是想发到网络上。老人们不会表达,但都知道,可能过几年,等他们逝世,村里这戏就没人唱了。戏没人唱了,关于这个村落的记忆又少了。”  

 

施怀基和封新城的遇见

施怀基意识到,如今村落越变越新,记忆却越来越少,乡愁也越来越淡,这不仅是家乡村庄的现状,也逐渐成为了所有乡村面临的现状。



在大理,以前多样性的白族古村落正在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实现建筑外形上的整齐划一,风俗习惯上的整齐划一,语言文字上的整齐划一;乡村都在变成青瓦白墙水泥地,村民都开始用汉语或者普通话交流,着装也已经跟上了都市新款的流行速度。



关于乡村的记忆越来越模糊,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置否的事实。



作为乡村走出来的知识分子,施怀基一直谋划着要为乡村做点什么。直到去年年底,施怀基遇到了《新周刊》的前总编封新城先生。

封新城这几年隐居在洱源一个叫凤羽的白族古村落里,致力于生态农业,以及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



此前,施怀基对“外来人”一直都是抱着警惕的心理,甚至当年得知凤羽授予封新城先生荣誉村民一事,也不以为然,觉得“他到凤羽,无非也是和其他投资人一样,拿地、搞房地产、搞酒店,不会有其他花样”。但见面交流之后,施怀基才发现,封新城对凤羽的热爱,对白族乡村的热爱,并不亚于本地土生土长的白族人。


抢救乡村记忆

让后人了解自己生存的家园

两人谈及这些年乡村的变化和民族风俗的整齐划一,都感到非常惋惜。他们想尽自己的力量为保护乡村做一些事情。封新城便提出了要与施怀基一起做“施怀基大理古村落田野调查”的设想。二人达成共识,“施怀基大理古村落田野调查”项目应运而生——深入大理的古村落,并尽最大的努力去抢救还没有完全消逝的那些乡村记忆。



整个项目将通过查阅地方史志、相关书籍,采访本地的乡村干部、乡贤、医生、老师等村民,实地调查宗祠、寺观、庙宇、亭台、楼阁、院落、桥梁、碑记等文物古迹和建筑,对古村落进行地理山川、人口民族、历史源流、民风民俗、宗教文艺、古迹遗址、风物特产等相关内容的全方位调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将为每个古村落撰写一部书(村志),最终形成《乡村记忆丛书:大理卷》。为每一个古村落拍摄一部纪录片,为乡村留下视频记忆。



施怀基说,“由我带队,我们将用两至三年的时间,对大理30-50个古村落(主要是白族古村落)进行田野调查。文字与影像同时跟进,客观地记录这些少数民族古村落的概况、历史、民俗、语言、生活习惯等。我们希望将来年轻人能通过查阅这些文献,真正了解自己生存的家园。”


顺荡古盐井


五月份,就要深入到村子里去。目前,施怀基正在进行招募志愿者的工作。“可以是高校学生,也可以是对这方面感兴趣的人。我相信这将会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也是很有意义的工作。”



本文为大观周刊原创文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