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住建部印发的《“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建科[2017]77号)中将“培育产业队伍作为重点任和阶段主要目标,并且要依托相关的院校、骨干企业、职业培训机构和公共实训基地,设置装配式建筑相关课程,建立若干装配式建筑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在建筑行业相关人才培养和继续教育中增加装配式建筑相关内容。推动装配式建筑企业开展企校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建筑技术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装配式建筑产学研基地总面积约15000平方米,主要建有典型装配式建筑展示区、装配式构件生产区、装配式现场安装实训区及装配式建筑研发中心。
建筑产业工人——构件装配工实训教学 1 总体要求 坚持素养训练和技能训练并重,坚持团队教学,坚持实物教学、实操教学、实习教学,坚持情景体验式教学;使学员具有建筑产业技术工人应当具备的职业素养与操作技能,能够成长为建筑产业工人队伍中的师傅、骨干和班组长。 2 建筑产业工人培训目标 目标将建设类职业院校、技工学校毕业生,或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素质较好、有装配式构件吊装工基本操作技能的建筑农民工培训为建筑产业技术工人中的构件装配工。 具有新时期产业工人企业劳动纪律观念、团队协作精神、工匠精神以及作为建筑施工从业人员特有的施工常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绿色施工意识,产生职业使命感,形成不同于建筑农民工的特质。 具备《JGJ/T 314-2016 建筑工程施工职业技能标准》(以下简称《施工标准》)四级或以上级别操作技能水平,达到该标准五级、四级、三级操作技能、安全生产知识和理论知识主要要求 能够通过四级或以上级别建设职业培训考核(或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级或以上级别鉴定),在施工现场能够独立(或者在辅工的协助下)完成该工种常规作业任务。 3 实训内容 实训内容分职业素养课和工种技能课。课程内容如下: 分为职业认同感、纪律观念、团队协作、工匠精神、施工常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和绿色施工意识8个模块。职业素养课旨在提升学员素质,激发学员学习的内在动力,为工种技能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职业素养课——职业认同感 职业素养课——工匠精神 队列队形训练 进行构件装配工基础知识学习,具备该工种基本知识。 就7个典型工作任务(装配外墙板、装配内墙板、装配凸窗、装配叠合板、装配叠合梁、装配阳台板、装配楼梯板) 进行7个方面(成品检查、构件堆放要求、吊装准备、构件吊装实操、安全管理、质量检验、资料编制)的训练; 进行估工估料和班组管理方面的训练。专业课旨在培养学员构件装配操作技能,与公共课相辅相成,深化公共课有关要求。 预制墙板的吊装 组装模具 4 课程实施 将构件装配工实训班分成若干实训班组,参照建筑工地上构件装配工班组人员结构组建实训班组,原则上每组6人。每个班配备1名主教练、1名助理教练、1名辅导员、1名职业素养教练、1名队列教练。 主教练对教学工作负总责。职业素养课要围绕工种技能课进行,工作技能课要深化职业素养课有关要求;工种技能课中认知课和操作课要交叉进行,避免学习疲劳情绪的长时间累积。 教练授课 教练授课 |
|
来自: fjlhl >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