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提高自己的说话水平?

 乾訸书苑 2021-02-22

上一节我们讲了《易经》中怎样与人交流的原则。解释了怎样才能有效的修饰自己的语言,让别人更加容易接受。其中有一点是“通过修饰自己的语言来增强说话的感染力”。说到“感染力”,很多人都会想到那些“口若悬河、出口成章”的人。觉得感染力应该属于那些口才好的人。其实这是一种误区。一句话说的好,不在于辞藻是否华丽,也不在于话的多少,而是在于是否合适。只要说的话“恰到好处”,就是最好的。那怎样才能做到最合适呢?下面我们继续解释《易经》中的原则:

一、最高明的语言是白话。

原文:贲如,皤如。

很多人都会陷入一个语言误区。有的人为了显示自己的聪明,说话喜欢拐弯抹角;有的人为了展示自己的口才,喜欢高谈阔论,追求妙语如珠;更有的人故作高深,说话都是说一半藏一半;还有的为了展示自己的才华,话语间还刻意掺杂外文和之乎者也的。其实这些都不是语言表达的最高境界。《易经》认为:语言修饰的最高境界是大白话,叫做“白贲”,也叫作“贲如,皤如”。这里的“皤”就是白色的意思。其实这是很好理解的,与人说话,主要的目的是为了交流,能把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阐述清楚了是最重要的。让人最好理解的是白话。所谓“白话”,就是选择通俗易懂的词汇,用简单明了的语句把事情交代清楚。如果夹杂外文;掺杂之乎者也;或者是动辄专用名词一大堆的,不但影响了表述的效果,而且还会引起别人的反感。效果上是得不偿失的。

二、语言最好的文采是情感。

原文:白马翰如,匪寇,婚媾。

在《易经》中,白为金之色,乾为马,乾代表着圆满,所以“白马翰如”,可以直接理解成最圆满最有力的文采。“匪寇”意为不是敌人,“婚媾”则代表着情感交织。整句话的意思是:与人交流最有力的语言不是敌视,最完美的文采是情感沟通。这就为我们纠正了两个方面的误区,一个是怎样使自己说出去的话有份量;另一个是如何让说出去的话有文采。有的人认为:想要说话有份量,就要态度严肃、多用命令式口吻,口气上选择不容置疑的方式;也有人为了强调自己的立场,处处和人抬杠;也有的与人交流就像打架一样。其实这些都是不高明的说话方式。最高明的说话方式是善于和别人进行情感交流。这就牵扯到第二个问题,《易经》认为:最好听的话,是充满感情的。这里说的感情交流就像谈恋爱一样。心中想着对方,才会说出思念的话;心中爱着对方,才会说出关心的话;一心为对方着想,才会说出善解人意的话。所以呢,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态度真诚,语言贴心,能为对方着想”是最重要的。

三、关心对方的困难和生活,加以适当的恭维。

原文:贲于丘园,束帛戋戋。吝,终吉。

平时与人交流之中,什么最能打动别人呢?《易经》为我们列举了两个方面:丘、园,丘在《易经》中代表的是困难,园则是代表着与生活相关的方方面面。也就是说,最能打动别人的是“关心他遇到的困难”。没有困难怎么办呢?那就聊他的生活。关心他所关心的事,是快速取得对方信任,拉近双方距离的最佳方式。同时在谈话中需要添加一些适量的恭维。每个人都喜欢被肯定,要想取得别人的喜欢,必要的恭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恭维话宜淡不宜浓,恭维多了、恭维过了都会让人觉得虚伪。在掌握这个度上,《易经》提倡:“束帛戋戋”,这里的“戋戋”就是很少很淡的意思。最起码也要做到不与人对立,不和人抬杠,适当地肯定对方。这样的话即使最初不被人认可,最终还是会为自己带来吉祥的。

有句俗话叫:“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无论我们怎样去努力,都会遇到爱情渐离、友谊淡化、事业衰败等情况出现。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时,我们该怎么处理呢?请继续关注我们的下期内容——抽丝剥茧。


乾訸书苑          每日不同

周一    易经      周二    儒家

      周三    道家      周四    儿童蒙学

周五    诗词天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