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徐国权1jhb1pf9 2018-04-25


2017年初,国务院印发了《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以下简称《纲要》),这是我国首个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的战略性、综合性、基础性规划。而《纲要》的贯彻实施,资源环境承载力是刚性约束,因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评价在国土资源开发和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基本原则

科学性原则。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确立的指标必须是能够通过观察、测试、评议等方式得出明确结论的定性或定量指标。

系统性原则。指标体系要综合地反映区域资源环境系统中各子系统、各要素相互作用的方式、强度和方向等方面的内容。

综合性原则。应综合平衡各要素,要考虑周全、统筹兼顾,通过多参数、多标准、多尺度分析、衡量,从整体的联系出发,注重多因素的综合性分析。

层次性原则。评价体系也应具有层次性,能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反映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实际情况。

区域性原则。不同区域之间资源环境承载力在不同空间、时间上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应因地因时地反映出评价目标的动态性特点。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基本原则

依据研究目标和指标体系结构,评价指标体系大致可分为:单一性指标,侧重于描述一系列因素的基本情况;专题性指标,即选择有代表性专题领域,制定出相应的指标;系统化指标,是一种信息集合度最高的指标。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应衡量以下两种需求的差量关系:现有的资源供给量与社会经济对资源的需求量及现有环境质量与当前人们所需求的环境质量。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定量化筛选是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的关键步骤。目前,不少研究者都创立了指标定量化筛选方法,如: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相关分析法、变异分析法等。笔者认为,国土规划中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现的是按照一定标准对要素客体的价值所做出的判断。首先要对自然资源和环境要素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空间评价,在此基础上对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环境的需求进行承载力分析,并对区域发展规划进行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定量化筛选——以环渤海的津唐秦为例

研究区概述。该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海路兼备,区位条件良好,人口密集,工农业发达,经济处于全国前列。但由于海岸带是环渤海地区重点的开发区位和共同的排污末端,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环境保护压力,资源环境承载力正从相对富余状态向快速透支状态转变。

评价方法。研究选择了自然背景要素、水土资源要素、人口交通要素三方面的指标,指标权重采用专家打分法确定,并以此为基准探讨高、中、低3种情景方案(保护耕地和生态空间、按现状趋势、促进经济和交通发展)下的适建空间容量。

基于国土资源环境有效空间容量评价结果。从人均粮食生产能力、人均标准生态面积和人均水资源量等综合承载力指标分析来看,天津市为综合承载力高度超载型,唐山—秦皇岛为中度超载型。

津唐秦地区国土规划空间管制策略。根据国土资源承载力评价结果,权衡不同开发和保护水平下的空间管制方案情景分析。以精明增长的思维进行土地和资源管理,在规划期限内设置“区域增长边界”及弹性的调控区域,控制开发规模和节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