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如何做?这本书告诉你方法!

 雨尘书屋 2019-12-07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 “双评价“(简称)中“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 两个重要评价内容之一。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指一定国土空间内,自然资源、环境容量和生态服务功能对人类活动的综合承载水平。

是判断一定区域内的资源利用、环境质量、生态基线、灾害风险四类要素,定量测度国土空间发展的综合潜力,人类活动的承载能力,建设规模的支撑能力,以及为人的经济、社会活动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能力。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本底相对客观的评价,目的在于全面摸清并分析国土空间本底条件,为统筹优化生态、农业、城镇空间布局提供支撑。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前提和基础。

为何高度重视?

(1)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 国家提出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作为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基础和重建工作的前提。此后,资源环境承载力在后来的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实施规划中都得到了应用, 而且被逐步被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所重视。

(2)2010年的国家“十一五” 规划纲要就明确提出“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 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 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3)国家“十二五” 规划纲要,提出“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部分城市化地区要优化开发, 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化地区要重点开发“等具体要求。

(4)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简称“双评价”)受到高度重视。

报告提出“ 要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控制开发强度, 调整空间结构, 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 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 给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5)2013年11月12日, 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将“ 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 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作为中央深化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列入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6)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指出,规划编制前应当进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以评价结果作为规划的基本依据。

(7)2016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明确要求开展两个评价,编制空间规划,要基于国土本底条件和评价先定格局,各类空间规划跟着大的格局落定。

(8)2017年3月,原国土资源部发布《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办法(试行)》要求,在系统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确定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科学合理编制空间规划。

(9)2017年5月27日,环境保护部、发改委联合发布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指南》更是明确了“在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的基础上,按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生态环境敏感性识别生态保护红线范围,并落实到国土空间,确保生态保护红线布局合理、落地准确、边界清晰。“的划定原则。

(10)2019年5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明确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主要内容,并强化国土空间规划的基础作用。

由此可见,国家一系列战略决策,凸显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工作之重视,以“双评价”为前提和基础,来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已成为基本共识。

近期,地质出版社出版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探索与实践》一书,以期能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内 容 提 要

本书是中国地质调查局“全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查评价”计划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集成了用于支撑《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编制的部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研究成果。本书在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根据全国国土规划纲要编制的需求,提出了一套适应我国国情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开展了单要素评价方法和综合集成评价方法研究,包括土地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海洋资源、地质环境、生态环境、水环境、气候环境等8类关键资源环境要素。

本书可供全国宏观性与区域性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与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等领域的各级部门、专业研究人员和工作人员参考。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是国土空间规划与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涉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相关领域的多个学科,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动态性、实用性和探索性。

2010年以来,李瑞敏博士及其研究团队在国家地质调查项目的支持下,持续开展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研究,在不断的探索和凝练的基础上取得了系统性成果。作为该成果的集中体现,他们的新著《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探索与实践》在若干方面具有特色:一是提出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典型类型区划分体系,重点针对资源型、生态型和城市(群)型等不同类型区的承载能力进行了深入研究;二是探索了单要素与多要素综合评价的内在关系,构建了多尺度、多层级、多要素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三是考虑了典型区域自然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资源等)的特点,开展了不同类型区资源-资源以及资源-环境复合承载能力评价与区划。这些进展显示了对我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认识高度的提升,同时也为我国新时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研究提供了范例。

2019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是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和基础。面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和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新任务,希望作者继续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为国土空间规划与管理提供扎实的科技支撑。

前   言

一、研究背景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工作是一项全新的、探索性工作,涉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融合,是国内外十分关注的、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科学前沿问题。

同时,面对新时代全面落实新发展理念、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和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新任务,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重要基础和刚性约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2010年9月《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0~2030年)》编制工作启动,要求“根据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国土自然条件”“综合考虑基本国情、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在深入开展基础地质环境与国土开发安全评价、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国土生态安全格局、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大力防治自然灾害的对策措施”,对国土开发、利用、保护和整治进行统筹谋划和综合部署,形成一部战略性、综合性、基础性的规划。

为支撑国土资源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共同牵头的《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0~2030年)》编制工作,中国地质调查局于2010年11月启动了“全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查评价”计划项目,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组织实施,到2015年11月历时5年,先后完成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区划、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技术与方法研究、地质环境安全综合评价方法研究、重要矿产资源保障能力综合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与区划、资源环境区域结构分析评价、国土资源重点开发区划、资源型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研究、生态型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研究、城市群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研究,以及西部重要经济区、长株潭城市群、中原城市群、黄河三角洲地区等不同类型典型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区划等23个工作项目。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区划工作项目(项目编码:1212011088011、1212011220089),作为“全国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查评价”计划项目的综合研究项目,由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承担。本项目主要完成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技术思路、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单要素评价方法、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完成了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数据库和信息平台搭建工作,还完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建议研究、“十三五”时期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主要任务研究、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与区划图集编制、国土资源优化配置对策建议研究等多项技术支撑工作,为国土资源环境管理提供了数据支持和技术支撑。

二、主要研究内容

本专著是在总结凝练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与区划工作项目(项目编码:1212011088011、1212011220089)部分成果的基础上撰写的。主要内容包括7章。

第1章在系统分析国内外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概要论述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研究起源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进展、评价方法研究进展,提出了支撑国土规划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第2章阐述了支撑全国国土规划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工作总体技术路线,讨论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并给出了评价指标体系,还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逐一给出了定义和计算方法。

第3章讨论了单要素承载能力评价方法,并以土地资源承载能力评价为例,介绍了单要素承载能力评价的工作过程、评价结果。通过对评价结果和情景的分析,提出了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建议。

第4章讨论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方法。从研究多种资源、环境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出发,构建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模型,通过快速评估技术的植入,形成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快速评价方法,并以中原经济区为例开展了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第5章讨论了基于资源环境禀赋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功能分类,并完成了全国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功能区划及功能定位分析,也为按功能区开展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奠定了基础。

第6章探索了不同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功能类型的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方法。在分别对全国城市(群)型地区、资源型地区、农业型地区和生态型地区等四类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的基础上,完成了基于承载对象和承载功能的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第7章为结论与建议。

三、编写分工及致谢

本专著共约30万字,总体框架和主体内容由李瑞敏拟定,并在李瑞敏、杨楠、李小磊、仝晓霞、殷志强等多次讨论基础上,分工编写完成。其中,前言由李瑞敏执笔;第1章由李瑞敏、殷志强、毛小苓、曹峰执笔,第2章由李瑞敏、杨楠、仝晓霞、孟晖、王红旗、李江风、殷志强、曹峰、王祎萍、江志红执笔,第3章由杨楠、韩鹏、李瑞敏、李小磊、仝晓霞、夏遥执笔,第4章由韩鹏、杨楠、李瑞敏、李小磊、夏遥执笔,第5章由李小磊、李瑞敏、王红旗、李江风、黄启、杨楠、夏遥执笔,第6章由杨楠、韩鹏、李小磊、夏遥、仝晓霞执笔,第7章由李瑞敏执笔。最后由杨楠、殷志强统稿、李瑞敏修改和审定。

本项成果及专著的出版,承蒙原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领导和专家的关注、关心和大力支持,特别是鞠建华博士、谢海霞博士、李文鹏博士、郝爱兵博士等领导专家的悉心指导;该项成果也凝聚着本计划项目的各工作项目承担单位领导、专家和百余名资源环境领域科学工作者的智慧、劳动和心血,特别是北京大学倪晋仁院士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 者        

2019年5月于北京

目   录

前 言

第1章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进展

 1.1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历史

 1.2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研究进展

 1.3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1.4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1.5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发展方向

第2章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2.1 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2.2 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2.3 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第3章 单要素评价方法及实例

 3.1 土地资源承载能力评价步骤

 3.2 评价结果与讨论

 3.3 情景预测和分析

 3.4 开发利用建议

第4章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快速评估方法及实例

 4.1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快速评估模型

 4.3 实例分析———以中原经济区为例

第5章 资源环境功能综合分区方法及划分方案

 5.1 概念与内涵

 5.2 分区原则与依据

 5.3 单一功能类型分区研究

 5.4 综合分区方法

 5.5 资源环境功能综合分区方案

 5.6 资源环境功能综合分区功能定位

第6章 全国不同类型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6.1 城市(群)型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6.2 资源型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6.3 农业型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6.4 生态型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6.5 全国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7.1 结论与认识

 7.2 建议

参考文献及资料

版 本 信 息

责任编辑:孙亚芸

字  数:298千字

版  次:2019年9月北京第1版

印  次:2019年9月北京第1次印刷

定  价:108.00元

书  号:ISBN 978711611622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