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绍光谈治理研究:应回归本源,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

 我的书摘0898 2018-04-25

王绍光。资料图

中国青年网北京4月25日电(记者陈琛)4月22日,由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公共管理学院、苏世民书院特聘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荣休讲座教授王绍光主讲的“治理研究:正本清源”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一层报告厅开讲。讲座由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胡鞍钢主持。王绍光在讲座中表示,近年来,“治理”一词被广泛运用,大家把源自英文“governance”的“治理”看作全球学术界比较新潮的东西,觉得“治理”这个名词和与它相关的种种理论仿佛不无道理。但如果细究起来就会发现,“治理”一词随处可见,但往往不知所云。今天,“治理”这一概念不应被完全抛弃,但是,我们应当回归本源,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

4月22日,王绍光在清华主讲“治理研究:正本清源”。中国青年网记者陈琛 摄

讲座中,王绍光梳理了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回溯了“治理”的词源,对其进行了谱系分析,并追问公共管理领域到底是否出现了所谓范式转换。最终得出结论:过去二三十年主流“治理”研究基本上是宣扬一种规范性主张,即新自由主义的主张,没有什么扎实的实证性根基,只是一个“空洞的能指”,其大行其道的秘密恰恰是因为基本概念含糊不清。

“治理”这一概念不应被完全抛弃,而是应当回归本源,形成自己的话语体系。王绍光认为,我们可以回到英文“governance”与中文“治理”原本的含义,它指的是公共管理(包括治国理政)的方式、方法、途径、能力,而不是指任何特定的公共管理(治国理政)的方式、方法与途径,不是指市场化、私有化,不是指“无需政府的治理”,不是指“多一些治理,少一些统治”。

王绍光说:“有些人有意或无意把党和国家所说的‘治理’拉入西方主流治理理论的话语体系,还说‘多一些治理,少一些统治’‘从统治走向治理,是人类政治发展的普遍趋势’,实在是本末倒置。”

王绍光在清华开讲“治理研究”。截至4月24日,讲座网上直播观看人次突破2万次。网页截图

据了解,该场讲座还通过新媒体手段实时进行了现场直播,截至4月24日,网上直播观看人次已达2万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