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一个有温度的城市··· 她伴随着我们从青葱岁月到两鬓斑白 默默守护着每一位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 不知不觉间 已从“天子的渡口”摇身变成国际化大都市 还记得她第一次被称作“天津”时的模样吗? 今天小编带你重温天津的记忆 看看天津的“第一次”都献给了谁… 明建文二年(1400年),燕王朱棣因争夺皇位,在此渡过大运河南下。朱棣成为皇帝后,为纪念由此起兵“靖难之役”,在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将此地改名为天津,即天子的渡口。 天津成为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历经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 交通篇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曾是全球最大的“自行车王国”。日本人小岛和三郎在天津建起了“昌和工厂”,生产“铁锚”牌自行车,是中国最早建立的一个自行车整车厂,结束了国内只生产自行车配件的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命名为天津自行车厂。1950年,工人研制的自行车结实、轻快、漂亮,故命名为“飞鸽”,从此新中国第一个全部国产化的名牌自行车诞生了! 1906年,从天津西马路开出了第一辆带有白色标记的有轨电车,市民俗称“白牌电车围城转”,是全国最早拥有有轨电车的城市。 1949年天津解放后,开始自行研制无轨电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中国第一辆无轨电车于1950年11月,在天津研制成功。虽然有轨电车逐渐被更为方便的公交和地铁所代替,但它给我们留下的是属于那代人的印记。 1970年4月7日天津政府开始筹建地铁,称之为“7047工程”。1976年1月10日,新华路至海光寺段试通车,虽然路程很短,但天津成为了中国大陆地区第二个拥有地铁的城市。 同年,受到停缓建政策以及唐山大地震的影响被迫停建。1979年“7047工程”复工,继续延伸。直至今日,形成了遍布全市的发达的地铁运行系统,依旧在修建中。 1951年9月14日,根据抗美援朝的需要,天津汽车制配厂成功试制出第一辆吉普车,9月17日即被苏联大百科全书确认为新中国第一辆自己生产的汽车。 9月15日该车作为国庆献礼开往了北京,虽然未能实现量产,但它是真正意义上的新中国的第一辆汽车,为以后汽车的研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888年,天津火车站先建在海河东岸的旺道庄,车站运营之初的运转、货运和客运等部分设于老龙头货场内。1892年在该站西约500余米附近,又兴建了新设客运站,俗称“老龙头车站”(因地处海河东岸“老龙头”地区),奠定了天津作为重要铁路枢纽的地位。 老龙头车站曾见证过两次中国人民反击外国侵军的场面,1900年,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战火变成废墟,直至战后才重建,恢复如初。现如今就是大家俗称的“天津东站”。 天津张贵庄机场始建于1939年11月,1950年正式通航。1950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条民用航线在这里开通,因此被誉为“新中国民航的摇篮”。 1996年10月,天津机场被国务院升格为国际定期航班机场,后更名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 现在的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已经是拥有两座航站楼,两条机场跑道的一座千万级民用国际机场了。 美食篇 1994年那一年,天津滨江道迎来了第一家麦当劳,还记得父母带着孩子在外排队的盛况吗?第一次吃汉堡、薯条,难掩内心的小激动呢~ 上个世纪,三毛餐厅在天津赫赫有名,是第一家主题餐厅。由天津市妇联在1985年创办的,因其独特的创意和充满童趣的环境,广受好评。 餐厅主要提供西式简餐,各种小甜品和冰淇淋,甜腻了孩子们的心。如果能在这里吃上一顿,会跟其他小朋友兴奋的炫耀好几天~ “起士林”是天津乃至中国最早的西餐馆。在清末,1900年八国联军侵占天津以后,相传有一个随着德国侵略军来津的德国厨师,名叫起士林,在天津开了个小餐厅,正宗的德式西餐和精致的面包甜点俘获了无数客人的胃,成为天津餐饮业的一个传奇。 天津利顺德大饭店建于1863年,设施豪华,环境幽雅,背后就是美丽的海河,是一家星级涉外饭店。1996年重新装修,楼高七层,共有223间客房,采用欧陆风格的室内装饰及家具设计。 历经了100多年的沧桑巨变,它依然屹立于这个充满历史的地方,成为天津市租界风貌独具特色的代表性建筑。 生活篇 Victoria Park——一座以女王名字命名的英式花园1887年6月21日在海河沿岸正式对外开放,这是天津历史上第一座近代意义上的公园,也是外国人在天津修建的第一座带有殖民色彩与西方情调的花园。 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维多利亚花园可以称得上是一片“绿洲”,现在仍可见当时公园建筑的影子,并和“五大院”融为一体。 1880年,英国传教士马根济博士开设了天津的第一家西医医院。马根济医治好了李鸿章总督夫人,并且乐善好施,从此扬名天津。在马根济去世后,这所医院改名为马大夫纪念医院,旧址就是现在的天津口腔医院。 1906年12月8日,美国平安电影商人来到天津,租用法租界内的权仙茶园(今滨江道吉林路交口)放映电影。电影即成了该茶园的主要业务,不久它就更名为“权仙电戏园”,从此天津有了第一家电影院。 1912年,因为当年人们习惯称租界地为“下边”,华界为“上边 ”,故而影院改名为“上权仙影院”。解放后,上权仙影院于1952年收归国有,改名为'淮海影院',曾经是天津的特级影院。 文教篇 黄河白河博物馆,也称北疆博物院,是天津自然博物馆前身,现位于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117号天津外国语大学校内。由法国天主教耶稣会神甫、博物学家桑志华于1914年来华创建,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被誉为世界上“第一流的博物馆”。 天津大学是全国的知名院校之一,它的前身是中国近代的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始创于中日甲午海战之后,由光绪皇帝御笔钦准,成立天津北洋西学学堂,并由盛宣怀任首任督办,校址在天津北运河畔大营门博文书院旧址,一直秉承着“兴学救国”的创办宗旨。 天津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对教育历来很重视,优秀的学校数不胜数。邑绅高凌雯、王世芸先生商议,将坐落在城西铃铛阁大街上的稽古书院改为学堂,这是天津市近代第一所官立中学。 1901年3月9日正式创立初名官立中学堂,以后十易其名。1949年定名天津市第三中学,1960年迁至丁字沽。 1910年,中国第一家地理学术期刊《地学杂志》在天津创办。它的诞生具有重要意义,使中国的地理学从传统的经验描述,实现了探讨地理事物和现象因果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目标,奠定了中国近代地理学的研究基础。 ![]() 天津的过去诸多辉煌 现在仍在不断的前进 她的以前我们无法参与 就让我们伴她继续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