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打仗,一名骑兵2到3匹马换骑有什么作用吗?

 思明居士 2018-04-26

马一直在跑,可负重跑与轻装跑不是一个概念啊。

你想,一个骑兵战士怎么要100多斤,各种装备铠甲加起来也得几十斤。

战马背着这么重的负担,对体力消耗是很大的。

重要的是,战马不可能一直跑,要休息,要吃草料。

基本上一匹战马正常使用时间不超过8小时,剩下时间要休息与吃草料的。

三匹马的作用就是有替换与轻负荷状态。

你第一天骑A马,第二天骑B马,第三天骑C马。等到第四天再骑A马时,A马经过两天的轻负荷奔跑,体力已经恢复了,速度和力量都没问题了。或者A马生病了,只能骑B马,但B马有一天的轻负荷奔跑,状态肯定也比已经重负荷跑了一天的C马强。

可你要是就只有一匹马,每天都是它,战马的体力根本恢复不了,有个病有个灾,你根本没的替换……

比如每名蒙古骑兵都拥有几匹备用马,最少的也拥有两匹马,其中很大一部分骑兵拥有3-5匹马。这些马紧跟在部队的后面,在行军过程中,甚至在战斗进行时都可以随时用来更换。换马是按接力的方式进行的,这种极为有效率的方式,只要行军的线路中具备草场,就能保证了蒙古军队无以伦比的战略机动性。

比如在1241年,速不台指挥的蒙古军队只花了三天时间就从鲁斯卡山口越过喀尔巴阡山脉,来到多瑙河流域的格兰附近,行程180英里,路上大部分地区都有很深的积雪,而且这还是在敌人的国土上行军。这种机动性,即使是马匹充足的对手也无法做到,更别提诸多仍缺乏马匹的敌人。

蒙古名将哲别与速不台的第一次侵俄之战,是整个世界历史上最长距离的骑兵奔袭,三年中攻击距离长达8900公里。根据《蒙古族古代战争史》的统计,“(蒙古骑兵)从扬子江北岸至保加尔边境,部队集结都是在2至3个月完成的。这样部队每天平均行军速度达到90至95公里。它的突击:攻占北俄罗斯,只用了2个月零5天时间,每天的平均速度达到85至90公里;攻占南俄罗斯,只用了2个月零10天时间,每天进攻速度达到55到60公里;攻占匈亚利和波兰,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每天进攻速度达到58到62公里。”

无论是在古代中国还是在中世纪的欧洲,一名骑兵配备2到3匹马最直接的作用就是保证了高机动性以及奔袭的能力,毕竟一匹马负重奔跑与不负重还是有很大的区别。在备养更多的马匹以备不时之需这一点上,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帝国的骑兵可以说是最出名的。13世纪的时候,蒙古骑兵的所向披靡,不仅战斗力惊人,更让人震惊的是军队的长途奔袭能力,以及出名的“假撤退”战术。

蒙古骑兵的军队一般会在行军的时候携带数量极其庞大的马群一起行进,每个骑兵一般都有好几匹备用,两匹是最少了,大部分的蒙古骑兵能够达到一个骑兵有三到五匹马。这些战马一般也是紧跟在大部队的后方,不仅在行军过程中,甚至在战斗时都可以随时更换。其实这并不是蒙古人独创的,在中国也不是,早在公元七世纪的时候,唐朝军队中的精锐朔方军和河西军都是一个人两匹马的配备。宋朝时期,金朝的骑兵也曾经是一个人配两匹。不过蒙古骑兵资源更丰富。获得草场越多,马匹的资源就不断扩张,因此数量可以说是十分惊人了。此外,蒙古军队的机动性就在于他们换马是以接力的形式,所以战略机动性极高。

此外就是蒙古战术中著名的“假撤退”。指的是,在长途奔袭中假装撤退,在对方以为没有危险的时候再反过来利用有利的条件突然发动令对方无法预料的决战。这个战术听起来很容易,实际上又很大难度,一方面要求的就是马匹以及军队长途奔袭的能力。在这一点上,如前文所述,蒙古军队是个中翘楚。另一方面就是长期有序的“假撤退”需要的是极高的纪律性与配合度,这一点蒙古军队可以说是无人能及,有的时候能够连续数天都是“假撤退状态”。不得不说是相当可怕的纪律性了。

收藏了几天了,今天来回答这个问题。

游牧民族骑兵的马匹数,辽朝、金朝都有记录。但之前的匈奴和突厥,由于不是国家政权,而只是一个松散的政治联盟,汉文书籍有没有具体记录,因此不得而知。现在就来说说辽朝和金朝骑兵的马匹和装备情况。


辽朝骑兵马匹和装备情况:

辽朝:每1名士兵必须配备:3匹马(1匹为战马,2匹为行军马)、2个辅助(打草谷家丁1个、守营铺家丁1个)、护甲(人和马的护甲)、5种武器(4张弓、400枝箭、长短枪、铁骨朵、斧钺)、其他物资。

金朝:每1名士兵配备:2匹马(战马和行军马各一匹)、1个辅助人员(阿里喜)、武器(弓箭、刀、枪)、其他军需等。

说明:辽朝和金朝骑兵的马匹和物质,甚至辅助战斗人员都是自己准备的,不是国家发放的;而宋朝士兵的装备、马匹等都是国家提供的,因此宋朝军费很高,不得不增加税收项目,搞商业贸易,否则发不了军饷、士兵也没有装备上战场。


辽金的后勤保障

辽朝:无后期保障,出征途中派出打草谷家丁掠夺粮草来做保障。

宋朝:调发人马运输粮草,因此出战所需人员众多。

金朝:征伐前发放粮草给军队,军队自己带粮草,没有后援运送,战胜后掠夺当地保障军需。粮草不够就回师。


战斗打法

辽朝:以500或700骑兵为一列,10列组成一个方阵,在敌方阵列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轮番冲击敌阵,以达到打乱、击溃敌阵的目的,随后以骑兵远程射击敌方乱兵。

宋朝:3人一组,9人一队,50人一大队,组成一个基本方阵。

金朝:金军的阵势为:中央为铁浮屠(《三朝北盟汇编》中称呼为硬军或马军)布为圆阵(宋人的称呼),两侧部属轻骑兵(拐子马)作为迂回侧击。具体人数不明,攻城(险关)以3人一组。

关于铁浮屠的铠甲重量,金国没有记载。但南宋学习金军的铁浮屠时,宋军的铠甲重量:最轻的37宋斤(现在的44斤),最重的58宋斤(现在的69斤)。

除了铠甲,每个铁浮屠还需要携带:刀、长枪、弓各一和100枝箭左右。即一个铁浮屠所携带的重量:65—90斤左右。

展开全部
4 赞 1评论
分享
举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