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我的一生,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

 茂林之家 2018-04-26
苏轼:我的一生,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

《红楼梦》中贾宝玉是一个杜撰的高手。

他这样说,除四书外,杜撰的也太多了,偏只有我杜撰的不成。

袭人也转述过宝玉的话。只除了什么‘明明德’外就没书了,都是前人自己混编纂出来的。

所以贾宝玉也经常会杜撰出诸如《古今人物通考》之类的书籍出来。

他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这个杜撰,足有乱真之妙。

苏轼:我的一生,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

不过,毕竟贾宝玉只是小说中的一个虚拟人物。

要说现实中,真有这样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

居然敢于把自己杜撰的典故写在国考的试卷里,

并且骗过了大名鼎鼎的主考官欧阳修。这个人就是苏轼。

嘉祐二年是一个值得让历史铭记的日子。

因为这一年有一场被称为“天下第一榜”的会试。

大家所熟知的“唐宋八大家”中宋朝占其六,那么在这一榜中,

欧阳修是主考官,苏轼、苏辙、曾巩都在此榜之列。

当然,还有苏洵,作为家长,也亲自把二苏送到考场上,自己在考场外等候。

就在这一场考试中,苏轼杜撰了这样一个典故。

“当尧之时,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日杀之,三。尧曰宥之,三。……”

欧阳修看了这份试卷,认为应点状元。可是他觉得这很可能是自己得意门生曾巩的作品,为了避嫌,就给点了榜眼。

自此之后,苏轼算是走进了仕途。不过,他的仕途可一直都不顺利。

从乌台诗案开始,苏轼的生活好似进入了一个“升迁、被贬”的怪圈。

不过,这倒也成全了他一件事。

他在许多地方都任过职,也结识了许多人,更重要的是留下了许多传世的诗词。

苏轼的诗词非常飘逸,最让人喜欢的应该是这首《和子由渑池怀旧》 :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知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苏轼:我的一生,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

这是苏轼为他弟弟苏辙写的一首诗。

这首诗还给后世留下了两个成语,飞鸿踏雪,鸿飞爪在。

无论在哪里,苏轼都不缺少朋友。就比如在凤翔的时候,他跟董传是好朋友。

后来苏轼准备从凤翔回长安了,于是给董传留下了一首诗《和董传留别》: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其中“腹有诗书气自华”成为千古名句。

其实整首诗连贯起来读的意境更好。

特别是“寻春马”用的很传神。

说起马,苏轼还有一首诗就用得更好了。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刚从大狱中出来,被任命为黄州团练副使。他写道:

平生文字为吾累,此去声名不厌低。

塞上纵归他日马,城东不斗少年鸡。

从文字中就能看得出来,苏轼丝毫没有因为入狱而变得颓废,反倒是又增加了几分傲骨。

这意思是说,老夫就是一个疆场归来的战士,

虽然他日的战马放归南山了,但老夫也不跟你们这帮游手好闲的家伙一起去城东玩斗鸡!

苏轼:我的一生,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

苏轼在黄州的这段时间,还真是韬光养晦,开始冷静思考人生了。

在这里,他写过这样一首词《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寂寞沙洲冷成为名句。

当然,苏轼在黄州最有名的作品当属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的《黄州寒食帖》。

前两名分别是王羲之的《兰亭序》和颜真卿的《祭侄文稿》。

后来,苏轼从黄州被调任汝州上任,经过庐山。

在这里,他写下了大家都熟知的《题西林壁》。

其实,苏轼在庐山逗留时间不短,除了这首《题西林壁》,另外还有一首偈子,是题东林寺的,境界玄妙。

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静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

之后,苏轼又写了一首对于庐山感悟的偈子: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原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静静对比一下,就会发现,从前一首偈子的汹涌澎湃,到了后一首偈子,已经是净叶不沉了。

事实上,苏轼还没有来得及到任汝州,神宗皇帝就驾崩了。

新皇登基,安石派被打压,传统派重新登上历史舞台。苏轼也被重新启用被调回京。

可是,苏轼特立独行的个性,他不愿意跟任何人拉帮结派,结果两派都排挤他。

没有办法,他主动申请外放。

于是,他被外派到了杭州。

到杭州以后,他开始清理西湖的淤泥,并修建了现在著名的苏堤。

苏轼写西湖的诗词很多,最著名的当然非《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莫属。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首诗为什么写的这么好呢?因为在西湖,他结识了传奇才女王朝云。

之后,朝廷的宰相像走马灯一样的更替。

每换一次,就会有人想起,苏轼是个人才呀,于是苏轼就又进京了。进京之后,又得罪了人,于是再被贬出京城。

就这样,苏轼先后出任了颍州、扬州、定州等地的知州。后来又被贬至广东惠州。

苏东坡是一个实干家,无论在哪里,他都会为当地百姓做出贡献。

在定州的时候,他把家乡湄洲的水稻引进来,实现了“南稻北移”,将定州变为了富庶之地。

人们在稻田里边插秧边唱歌,这就是民间定州大秧歌的由来。

苏轼:我的一生,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

到了晚年,他被贬到海南儋州。因为这个时候,是他的同学章惇做了宰相。

关于章惇,了解的人可能不多。不过,别看这个人在历史上名不见经传,但心气相当的重。

刚才我们说,苏轼是嘉祐二年那一榜的榜眼,那么状元是谁呢?状元就是章墩的侄子章衡。

按理说,自己侄子得了状元,做叔叔的应该高兴才是。

可是章墩觉得脸上特没有面子。

大家同场比试,侄子是状元,叔叔只是一个普通进士,情何以堪呢?

于是他一气之下,回去复习重考。结果在来年,他终于获得头榜甲等第五名。

章墩开始时候跟苏轼关系还是不错的。

因为那时候大家都是同科之谊。有一次,章墩跟苏轼一起游玩,

山崖间有一个独木桥,苏轼吓得不敢过去。

章墩非常从容的过去了,并且在对面写上:章惇、苏轼到此一游。

经过这件事之后,苏轼觉得,此人善于冒这种无谓之险,将来一旦掌权,必定大杀四方。自此苏轼不敢再与章墩走近。

果不其然,章墩当了宰相之后,党同伐异、犁庭扫穴,对于政敌如秋风扫落叶一般,一个也不放过。

当然,苏轼也成了他无情扫除的对象。他把苏轼贬到了儋州。

儋州太过偏远了,苏轼这时候年事已高。身边只有西湖才女王朝云跟随着他。

后来朝云死了,苏轼为她做挽联一副:不合时宜,惟有朝云能识我;独弹古调,每逢暮雨倍思卿。

苏轼:我的一生,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

而这个“不合时宜”,既是苏轼的自评,也是朝云对他的评价。

纵观苏轼一生,虽然不合时宜,但他一生始终对生活充满激情。

在黄州他发明了东坡肉,在杭州发明了东坡槐,在定州发明了大秧歌……只要他经过的地方,都留下让人怀念的足迹。

他在给苏辙的《沁园春·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中说得好:用舍由人,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

苏轼一生妻妾侍女不少,但最后跟随他去儋州的唯有朝云一人。

我们既然以《红楼梦》开头,依然要以《红楼梦》结尾。

在第二回,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贾雨村说,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馀者皆无大异。

大仁者应运而生,大恶者应劫而生。

还有一类人,上则不能为仁人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千万人之中,

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千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千万人之下。

其中例举人物颇多,在卓文君、红拂、薛涛、崔莺之后的最后一人,即是在西湖二人一见倾心、自此终身对苏轼不离不弃的王朝云。

作者:风林秀,鱼羊秘史签约作者。

特此声明:本文由「鱼羊秘史」制作出品,未经授权,不得匿名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