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容易情绪化,该怎样处理?

 Richard_X 2018-04-26





A妈妈决定利用这个假期理性平等地与孩子相处,孩子有情绪时,家人便采用漠视的态度,不予理会,更不会满足他的任何要求,让孩子学会自己为自己的情绪负责。等到孩子平静下来,愿意找家长谈的时候,家长再给出建议。


经过这些铺垫,在孩子参加暑期帮扶营时,家长会在旁边细心地观察孩子与伙伴相处的过程有没有出现上述的情况,如果有,会适时的提醒他,帮助孩子随时觉知到自己的情绪,进而采用理性的态度来面对和解决。家长也要求孩子在学堂的晚课前十分钟来反思和总结自己一天的行为,并在通话时反馈给家长。通过孩子最近在学堂的表现,家长的做法还是比较有效果的。


B妈妈的分享:假期孩子在外面做分享活动的时候,通过老师和家长们的反映也是出现了遇事起情绪、发脾气的表现。回到家里后,B家长认为与孩子讲太多的道理,他未必能听的懂,还不如让孩子通过多做事来磨练心性,心性变得沉稳之后,情绪的问题也许就会迎刃而解。所以每天安排了很多的家务活给他做,同时让他去爸爸的工厂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换回一日三餐。另外也安排了大量的运动时间让他挑战以前从没有做到的运动。


通过这样的安排,B家长也觉得效果还是有一些的。比如,从近段时间来看,孩子与我们的关系更亲密,偶尔因为事情起了点情绪,也会跟我们坦诚地说出内心的想法和感受,不再像之前那样生闷气,在学堂与伙伴们相处也很好。


C妈妈的分享:孩子也有情绪的问题,会顺着自己的情绪来做事。C家长经过思考觉得孩子的情绪一定是在平时有过负面能量的积累,所以在遇到事情时才会爆发出来。那么找到产生情绪问题的根源就显得极为重要。这个假期家长利用与孩子相处的不到一周的时间里,与孩子进行了深入沟通,逐渐了解到是因为父亲平时对孩子管教偏严厉,而让孩子内心产生了压力,没有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想法,这种情绪就被积压了下来。


找到根源之后,接下来就要开始疏导,父母找了一个机会让孩子与父亲彼此之间坦诚地沟通交流,说出各自心里的想法,当孩子的想法被接纳被认可之后,负面的情绪也随之消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